毛张合作克服了党的三次危机

访问人:毛张合作的重要作用是否仅限于遵义会议呢?

张培森:不。从遵义会议召开前到六届六中全会前我们党实际上遇到了三次大的危机,一次是王明博古“左”倾路线导致的军事失败,一次是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再一次是 1937 年王明从国际回来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而这三次危机过程中应该说毛张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对克服危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就在此过程中从确立走向了巩固。

访问人:在第一次大危机中毛泽东、张闻天等合作反掉了王明博古。第二次、第三次又怎么说呢?

张培森:有的外国学者把张国焘看得比王明、博古还严重,不管怎么说, 这应该算做一次大的危机。因为论资历张国焘是党内数得上的老资格,加上当时他仗着四方面军人多,所以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根本不把中央放在眼里。

访问人:据我们了解,同张国焘的斗争,中央领导人的意见是一致的, 包括博古在内都是站在毛泽东一边的。

张培森:但张闻天的位置很重要。因为张闻天遵义会议后已经被推举为党内负总责,而一个党的总负责人的张闻天是否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当时就非常重要。须知会师之后张国焘对遵义会议后军事方针也是否定的,散布流言说是违反五中全会的进攻路线。对此毛泽东在沙窝会议上作了巧妙的回

答,肯定我们在政治上是进攻的,但革命战争则要根据情况决定防御和退守。而张闻天则是在这次会议结论中作了同毛一致的说明,并以负总责的身分提出遵义会议决议“应在四方面军党的支部讨论”。可见张闻天对毛泽东讲话支持的重要。

第三次危机是 1937 年 12 月王明从莫斯科回来,指责中央的一套抗战方针,鼓吹他的一套右倾投降主义。他这一搅和使很多人一时弄懵了。尤其他当时是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加上当时是民族斗争环境,国民党也抗战了, 所以就迷惑了一些人。这种情况下,党内首先顶住的就是毛泽东。同时毛自然也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时毛泽东又一次得到了张闻天的合作和支持。现在找到 1937 年 12 月 22 日张闻天在中央一次会议上所作的一个“总的结论”,从讲话的口气来看实际是不指名地软顶王明的,而且明确指出统一战线中不能放弃基本原则,对八路军与新四军不仅要扩大,而且要保存党的领导。“我们必须扩大三五十万党能直接领导的军队,统一战线才能更有力些。”这话实际上就是坚持了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原则。而毛泽东在当时困难处境中向华北发出的许多发展根据地和游击战争的指示就是以“毛洛”联署形式发出的。所以,毛泽东在“九大”时还没有忘记张在这关键时刻的立场, 他说:王明回国以后张闻天没有站在王明一边,是站在我一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