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韶山的馈给

访问人:韶山既然对毛泽东有这么大的恩赐,那么毛泽东对韶山有何反馈?

高菊村:说到反馈,我想讲三点:一是毛泽东把自己的整个精力和全家6 位亲人的宝贵生命,献给了包括父老乡亲在内的全国人民;二是对韶山和韶山人民感情深厚;三是对亲属、亲戚、同宗、同学、同乡关怀备至,要求严格。三者概括起来: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培养了“韶山精神”。

关于第一点,众所周知;关于第二点,表现有三:

其一,多次回韶山。1910 年秋到 1918 年夏,毛泽东在外地求学期间回去的次数很多,之后也不少,最主要有: 1921 年春回来教育全家亲人干革

命, 1925 年 2—8 月在韶山领导开展农民运动, 1927 年初考察韶山农运,

还有解放后 1959 年和 1966 年两次回韶山。

其二,书信频传。迄今为止,我们发现和掌握的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给韶山和有关人士的信件达 80 余封,其中有不少封已被收入《毛泽东书信选集》;

随书信或托人向亲人、老师、同学、朋友赠款的不下 30 次。

其三,邀人上京。在解放后,毛泽东邀集或同意去北京见面的乡亲达 60 人次,他把他们请到自己的住处,同席共餐,连夜叙旧,调查了解情况,临别时还要赠送些生活用品。毛泽东所赠送的这些钱物,都是从自己稿费中开支的。

访问人:韶山是否有人凭借与毛泽东的关系享受特权的?

高菊村:韶山毛泽东的亲属、亲戚等因毛泽东的关系,被引导参加革命并作出牺牲的有,而且不少;但凭借毛泽东的关系捞到特殊权益者一个也没有。毛泽东对亲人、乡亲的关怀、爱护是深沉的,也是全面的,但主要是政治思想上的关心爱护,对他们的要求极为严格。他曾在致文表兄的信中写道: “我为全社会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祖父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眷念我外祖父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在给当地组织的信中又写道:我外祖父家的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任何人都“不应特殊”。“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正“因为我爱他们,我希望他们进步”,“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

访问人:难道韶山在物质上,也没有因为毛泽东而得什么特别的好处吗? 高菊村:这种特别的好处,不能说没有。例如:因为是毛泽东的家乡,

上面在经费、物资分配上适当照顾点,外地支援和优待点,这是有的。尤其是在“文革”期间,这里送拖拉机,那里送卡车,还由红卫兵倡议,经中央批准,修建了一段(22 公里长)通往韶山的铁路。

访问人:当时毛泽东知道同意吗?

高菊村:毛泽东在 1966 年冬开始修筑时是不知道的,是由周恩来批准同

意的; 1967 年通车前夕才知道,并不同意选在他生日那天(12 月 26 日) 举行通车典礼。你们提问这个事使我联想到另几件事,即公路、故居和“自力更生”指示问题。50—60 年代,湖南和湘潭党政组织决定修路,将湘潭—

—韶山公路改直加宽,毛泽东知道后,不同意这样做,直到去年至今年才完全实现。解放初,省市决定给毛泽东重建旧居,一切准备就绪,毛泽东知道了,勒令停工,不准兴建; 1959 年回来时,又有人请示他要不要把旧居修理一下,他回答:不要花钱,最好让地方上的人去住,房子无人住容易坏。现在,故居红匾为小平同志题写,基本上保持了原貌。“自力更生”指示事, 发生在 70 年代初。当时有人请求国家直接资助韶山·生产建设,毛泽东知道后指示:韶山应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应由国家直接拨款。

访问人:我们还是回到精神方面来。你前面提到“韶山精神”,请问: 什么叫“韶山精神”?它与毛泽东有何关系?

高菊村: 1991 年 3 月 11 日至 12 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韶山。他在参

观过程中,曾 3 次高声背诵 1959 年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当他诵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句时,情绪尤为激昂。指出:这就是“韶山精神”。韶山精神就是“奋斗,牺牲,奉献,进取”。并挥笔题词:“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至于它与毛泽东的关系, 可以说,韶山精神是韶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韶山 148 位烈士用鲜血凝成的,也是毛泽东的直接作用和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半个多世纪以来,韶山党政组织和人民,坚持、发扬韶山精神,为中国的革命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建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近 10 余年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使韶山精神得到了大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