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探索与好的前景

访问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青上山下乡的情况怎样呢?

张化: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搞活经济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在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的情况下,试图通过知青上山下乡来解决城镇青年就业问题的作法是不成功的。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改革。因此,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所有制,广开就业门路,使我国

长期存在的就业难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缓解。从 1979 至 1981 年全国共安排

了 2600 多万人就业。这样,全国范围内的知青上山下乡就逐步结束了。

在改革开放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可喜现象是,随着农业改革的成功,乡镇企业的兴起,正在吸引着不少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些地方的农民们把欢迎知识分子称为“请财神”。这种自发的流向完全不同于旧体制下采用的行政手段。

访问人:这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到南方去过的同志都说,在一些地方城乡、工农差别在逐步缩小。

张化:变化是很大的。仔细观察一下,现在志愿到农村、边疆去工作的, 已经不仅是有知识的青年,还有老年。一些教授、工程师退休后接受乡镇企业的招聘,把工作岗位转向农村、边疆的事例并不少见。农村、边疆的发展为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用武的广阔天地。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走向农村和边疆,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是更高层次上的“结合”。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地吸纳着农业劳动力,我国农业人口的一部分正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像我们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重要途径。这一切都将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毛泽东曾经设想的,但是没有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愿望正在逐步实现。这是可以告慰于他老人家的。对于我们国家正在出现的变化和已经取得的发展,我想,不论是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们,或者是一直留在上山下乡地方的老知青,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访问人:通过知青上山下乡这一段历史,可以感到我国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

张化:这是一段比较复杂的历史,几经变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最好把它放到 50 年代中期党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过程中去认识,而不是依据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来下结论。更不要因为一些时期表面形式的相同而忽视了内在性质的变化。1986 年我那篇论文发表后,有的人找到我,问:对于知青上山下乡,到底应该肯定,还是否定?我很抱歉,实在无法用非黑即白的方式作回答。对于这段历史的再认识,对于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乡的关系,自然是我的同龄人——在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一代人都会关心的问题。我想, 如果我们历史地、客观地回顾这段历史,既不苛求前人,又不一概而论,那么,对于这段历史中哪些应该肯定,哪些应该否定,哪些应该坚持发扬,也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了。

访问人:谢谢您给我们谈了这些有启发的话。1993 年 9 月 12 日于颐和园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