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诗人且互相欣赏

访问人:毛泽东和叶剑英的关系确实比较好,我们觉得与他们都是诗人, 诗人的心容易沟通也有关系。

范硕:可以这样认为。当然他们的关系亲密,不仅仅是因为是诗人,有其他许多因素。前面说过了。但,从他们在诗歌方面,尤其从古典诗词的交流、欣赏、爱好来看,这两位政治家兼诗人确有共同之处,彼此间的呼吸是相通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嘛!首先来讲,叶剑英对毛泽东的诗很推崇、很热爱,延安时期,他对毛泽东的诗口吟笔记,背诵如流,建国后 1957 年《诗刊》第一次公开发表毛泽东 18 首诗词,叶帅读后极为兴奋,如获至宝。他不仅自己反复背诵,而且给孩子讲,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诗词里的典故。叶帅不仅爱毛诗,而且写诗来沤歌毛主席。除了前面提到的韶山一首外,1958 年他随毛主席、周总理在十三陵水库劳动,还写过“万众欢呼毛主席,普通劳者出堤旁”的诗句。1965 年 9 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20 周年之际,重读毛泽东《论持久战》,以此为题写了一首七律,歌颂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百万倭奴压海陬,神州沉陆使人愁。内行内战资强虏,敌后敌前费运筹。唱罢凯歌来灞上,集中全力破石头。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叶帅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也借鉴毛泽东的诗词,从中汲取营养。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诗呢?也很关注,很喜欢,时常吟诵的。1964 年岁终,他的儿子、儿媳毛岸青和邵华去祝贺他 71 岁寿辰,他当场就手书叶剑英的《远望》相赠,嘱咐他们向叶伯伯学习,好好于革命。这个手书是不简单的。据后来毛岸青夫妇对叶剑英说,父亲对伯伯是很尊敬的,对伯伯的诗也是十分喜爱的。不仅把诗中句句都入脑海,而且连什么时候,刊登在哪家报纸上都记得。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还将原诗题目《望远》改为《远望》,并加“在大连,棒捶岛” 几个字。可见毛泽东对这首叶诗的写作背景和内容之熟悉了。毛主席如此看重叶诗,证明叶帅的诗词确有水平了,所以陈毅写信要毛泽东改诗,毛泽东回信说,我不懂律诗,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要向他们请教。1975 年 5

月 3 日,中央政治局开会,毛泽东从外地刚回北京,谈到“长沙水”“武昌鱼”和孙权搬家南京的典故,突然想起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那首词,问叶帅你还记得那首词吗?叶帅当场念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毛泽东很满意,

当着大家的面说,此人有文化。然后改读辛词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当今惜无孙仲谋。”他指着叶剑英,继续说:“他看不起吴法宪。黄吴李邱不是曹刘,刘是刘震,曹是曹里怀,就是吴法宪不行。”这里,毛主席不仅赞赏叶帅的诗才,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扬他与林彪、“四人帮”斗争的坚定性。毛泽东到了垂暮之年,有一次与当其侍讲古典文学的北大教师芦获谈话中还谈到,叶帅的诗酣醇劲爽,形象亲切,律对精严。可见毛泽东对叶帅的诗词一直很推崇的。

访问人:回顾毛泽东和叶剑英的关系,的确不一般,他们既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又是诗友,叶剑英对毛泽东心悦诚服,始终尊其为导师、领袖, 毛泽东对叶剑英也是很信任,很尊重,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您给我们谈了很多,谢谢!

范硕:你们太客气了。得谢谢你们给我这个题目,逼着我研究和思考。毛泽东和叶剑英的关系,可以说是一门很高深的“关系学”,我谈到的只是“沧海的一粟”,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