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合作的必然
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是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之集合,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实体,世界任何一个地区环境的破坏很快会波及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是完全超越国界的。即: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形式同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实质应当是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关系,它是不受任何人为疆界的限制和阻隔的。地球生物圈有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生态系统,它们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虽然各有其运行的渠道和路线,然而它们又不可改变地汇合成为地球生物圈总体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 形成了宏大而又精致的地球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水域都是相通的;大气
环流作用又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空气污染都不可能滞留在一隅之地; 水、土壤、空气的相互渗透作用又使发生在任何国家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都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全球性质与后果。
目前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身上的不合理经济秩序,造成贫困与环境恶化;发达国家迫于国内环境压力,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污染转嫁危机,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推到承受环境灾难的最前线。然而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不受时空局限的。例如,目前热带森林的大量砍伐,其后果不只是一个地区土地资源退化和气候变化,它打破了绿色植被对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平衡作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温室效应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成为全人类的忧患。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危及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遇水形成的酸雨被喻为游荡在“天空中的死神”,从而使各国人民忧心忡忡。即环境污染具有扩散性、连锁性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高度概括了全人类前途、命运休戚与共的同一性,向人们进一步昭示这个世界正在缩小,各国人民之间日益靠近。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任何国家(不论其经济实力有多雄厚,技术水平有多先进)企图将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转嫁出去的想法都不可能真正得逞,被输送出去的污染(不论空间上多么遥远)仍然存在于大家共同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里,最终还是要随同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循环而殃及输出国自身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①
迄今为止,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各种国际组织,其结构都是被设计来考虑、处理地区性和方面性的问题,而不是全局性和总体性问题的。人类社会的机构、体制、规范都是按纵向设计的,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不受人为界线阻拦的生态危机和灾难等种种棘手问题却是横向蔓延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离不开对方,牺牲对方的环境和经济利益, 必将损害自己的环境和利益,并危及生存与发展。因此,国际间采取共同行动和配合协作以解决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理所当然的。正如施里达斯·拉夫尔爵士所说:“环境问题,无论它是以全球性的环境或国家的现象表现出来,归根结底是国际性问题,无法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解决。”所以,这种形势,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民族人民在真正平等相待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拿出总体战略性的解决方案,并协调地、不可延宕地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