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导致土壤侵蚀、洪涝灾害
林地有深厚的地被物,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
降雨,树木被砍伐后,倾泻无阻的雨水便会把最肥沃的表土冲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夫。据统计,世界约 1/ 5 的土地正在失去一层肥沃的表土。在西非地区进行的调查表明,种植地区的雨水流失量比热带森林覆盖的地区大 5—
10 倍。在亚马逊河流域,1 公顷森林地每年只流失 1 公斤表土;而同一流域
已砍伐了森林的地区,每公顷土地每年流失的表土量可达 34 吨。中国的长江,过去清澈透明,如今也变得混浊起来。长江上游的四川省、云南省是仅次于东北地区的森林地带,近几年来,由于森林的迅速减少,长江流域
- 8 亿公顷土地中的 20%发生了水土流失。绿色植被遭破坏后,随着土壤的流夫, 岩石出露,成为不毛之地。现在,长江流域各地的沙漠化和土壤侵蚀正在扩大。
1981 年夏天,长江上游发生的特大洪水,是四川省等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洪水。支流上不断出现堤坝决口,使铁路和公路遭到破坏,造成了人畜伤亡,房屋、建筑物损坏,淹没农田,损失惨重。造成这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森林的滥伐。
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每年也有 5 亿人口受到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洪水之害,其中印度最为典型。在印度,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使易受侵蚀和发生洪涝灾害的土地面积从 1971 年的 2000 万公顷增加到 1980
年的 4000 万公顷,在 1978 年的雨季,由于恒河流域洪水暴涨,淹没 65 712
个村庄,死亡 2000 多人,冲走耕牛 4 万多头。印度因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而
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有 12.6 亿卢布。
据一项报告表明:在 70 年代,世界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水、旱等自然灾害
达 75 起,比 60 年代增加 50%。这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死亡比 60 年代增
加 4 倍,即死亡人数每年增加 11.4 万人,另有 4400 万人的正常生活遭到了
破坏,至于财物损失则更难估计。进入 80 年代以后,这些数字又有所增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进入 70 年代以来发生的全球规模的自然破坏,受到创伤的大自然招致了灾害的发生,变得脆弱的大自然又加大了受灾的规模。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持续加剧的植被破坏,土壤保水功能的下降, 使得以前不会带来什么灾害的暴风雨或干旱,也往往造成许多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