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国人口发展的差别

人类历史上有过世界各国人口增长都比较缓慢的时期,在 1750 年到1850 年之间,日本及欧洲、北美洲发达国家等的人口增长率平均为每年 0.6%;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增长率为 0.4%。一个世纪之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都有提高,发达国家为 0.9%,发展中国家为 0.6%,这是1950 年人口增长率发生急剧变化之前的状况。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增长情况就发生了急剧变化,不仅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发展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别。

在本世纪 50 年代和 70 年代之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一直稳步地同全球人口保持有比例的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1978 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为2%—2.2%,为发达国家 0.7%的 3 倍左右。从 1950 年到 1975 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了 73%,而发达国家只增长了 32%,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从 1950 年的 60%增加到 1975 年的 72%。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人口却不断上升,彼此间增长率差距越来越大。50 年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率分别为 2.1%和1.3%,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 1.6 倍,60 年代,分别为 2.3%和 1.1%,前者为后者的 2.2 倍;到了 70 年代,分别为 2.4%和 0.9%,前者为后者的 2.7

倍。而在 1970—1990 年这个时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增长率方面的差别更引人注目。20 年中,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了 15%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了近 55%,从 26.5 亿增至 41 亿。在 1990 年的全球 53 亿人口中,

发展中国家人口有 41 亿,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从 1970 年的 71.6%上升到 1990 年的 77.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人口生育率在本世纪八九十年代约保持在 2 胎或 2 胎以下, 下降到了低于每位母亲 2.1 胎的水平,人口每年增长率不到 1%,少数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为零或负增长。像前联邦德国于 1969 年人口就停止增长,前民主

德国,人口在 1972 年停止增长。此后 10 年间又有几个国家,如意大利、瑞

士和挪威,也成为人口无增长的国家。到 1983 年欧洲有 12 个国家人口增长率为零。尤其是德国和匈牙利现在还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目前还有几个欧洲国家,像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也进入了人口无增长的行列。

日本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从 1975—1980 年间的 0.93%下降到 1985—1990 年的

0.43%,前苏联和美国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从 80 年代以来基本没有变化,两国平均人口增长率在 1985—1990 年间分别为 0.78%和 0.81%。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整体的人口出生率都很高,最明显的是非洲地区,许多国家的生育率是一名妇女有 6 个以上的子女。在 90 年代初非洲

人口还不到 6.5 亿,到了 90 年代末,人口已达到 9 亿,是以 3%的速度增长, 这是全世纪最高的增长率。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 年,共有人口 1.085 亿,人口增长率目前还处在 3%以上的高水平,据估计,即使人口出生率得以稳步下降,到 21 世纪末尼日利亚将拥有 5 亿人口。肯尼亚在计划

生育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现在每个妇女平均仍有 6.5 个子女,人口增长率仍保持在每年 3.7%上下,难怪肯尼亚总统丹尼尔·莫伊有一次十分悲叹地说,他被人们描绘成世界上人口繁殖力最高国家的领袖之一。因此,非洲人口形势迄今仍十分严峻,人口出生率自 50 年代以来始终居高不下,几个“世界第一”全都集中在这里:出生率世界第一,婴儿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总和生育率居世界第一。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除了非洲,其他地区人口增长率均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像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和一些岛国(古巴、毛里求斯、波多黎各)等发展中国家已经步入生育率低于替代率的工业化国家的行列。韩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已从 1975—1980 年的 1.55%下降到 1985—1990 年的

0.95%,总出生率已从 1970—1975 年间的 4.1 胎下降到 1990 年的 1.7 胎,已

经低于 2.1 胎的替代水平。又如,毛里求斯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已从1975—1980 年间 1.59%下降到 1985—1990 年间的 1.17%,总出生率已从 1970—1975 年间的 3.3 下降到 1990 年的 1.9 胎,也低于 2.1 胎的替代水平。泰国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从 1975—1980 年间的 2.44%下降到 1985—1990 年的 1.53%。中国由于实行强有力的人口控制计划,70 年代以来,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1970 年还高达 2.6%,到 1975 年已降至 1.58%,1979 年降到 1.17%,80 年代略有回升, 即 1985—1990 年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 1.45%。泰国和中国已经把生育率降到 2.2 胎,比所要求实现人口零增长率的水平稍高一些。

还有些发展中国家已把生育率降到 3 胎或低于 3 胎的水平。像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加勒比国家和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等拉丁美洲国家,已把生育率降到 2.3 胎和 3 胎之间。拉丁美洲的两个

最大的国家巴西和墨西哥同印度尼西亚一样,生育率降到 3 胎。斯里兰卡这

个岛国,已把生育率降到 2.5 胎。无疑这些国家的人口在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增长,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妇女处于育龄期,因此还拥有人们所称的“人口势头”。例如,巴西已经在 1990 年把生育率降到 3.2 胎,1990 年人口已达

1.5 亿,但到 2025 年差不多也要增加 1 亿人口。像仅次于中国的印度,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埃及和摩洛哥等国,已把生育率降到 3.5—4.5 胎,人口增长率也降到 2.1%—2.4%之间。这些国家还没有达到安全水平,但已经朝着这个方向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