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贫困对环境的威胁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贫穷只不过对生物圈有局部的影响。但是这种情况现在变了,贫穷状况把他们逼到了绝境,他们以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为代价,靠毁林垦田、出卖资源来维持生计。现在所走的路只会走向更加凄凉的境地,从而更加迫害生物圈,损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穷人古老的生存策略就是在他们原来占的土地不再长出粮食或寸草的时候搬迁到土地比较肥沃的地方去。但是,包括贫困在内的各种因素而导致的土壤退化正在堵住穷人的这条逃生之路。在非洲,赤道以北的牧区土地有1/10 由于水的侵蚀而退化,有 1/5 由于风蚀而退化;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亚一些地方,每年有大约 10 万公顷农田丧失肥沃的土壤。萨赫勒地区、中东、巴基斯但和印度西北部的一些地区,沙漠化的速度正在增加,使得穷人处于无肥沃土地可耕种的境地。在占世界人口 6/10 的亚洲大陆,它的农业大部分已相当集约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压力将会更大。目前亚洲土壤中至少缺少氮、磷、钾、硫和锌等农业生产关键的养分,而贫穷的农民又没有能力给土壤补充上述所有被作物吸收掉的养分。没有物资和具体措施来保持土壤的质量,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土地将成为无用之地。在这种无地和少地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贫穷的农民别无选择, 只有靠砍代原始森林来种粮食,这必将对环境产主直接的严重影响。

据资料介绍:目前世界上大约有 2 亿公顷森林被用作烧荒垦田,大约有

3 亿人以从事掠夺性农耕和放牧维持生活。例如菲律宾的森林地带,有 100

多万个当地称为“游垦民”的家庭靠烧荒垦田维持生活,其开垦的对象是 300 万公顷国有林地。这些住在森林深处,靠传统的烧荒垦田维持生活的部族, 每次开垦的面积较小,迁移的频率却很高,所以,森林有得以恢复的余地,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问题较大的是那些被平原农村和城市贫民区挤赶出来,进入森林地带或采伐地带的没有土地的人们。在这个少数大地主占有 1/3

农田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没有土地的农民会逐年增多,仅这些农民就对森林造成一个很大的压力。住在山岳地带进行季节性移动耕作的部落,平均每个家庭一年损坏的森林面积为 0.05 公顷。其中进行经常性移动耕作的部

落,每个家庭毁林 0.2 公顷。而且,那些来自平原的无地农民大都从事固定性农耕和放牧,这样的家庭每年破坏森林面积达 1 公顷。据资料估计,70 年代后期就有 45%的林地面积被开垦用来种植作物,在热带非洲,这个比例竟高达 7O%。

砍伐森林来种庄稼只能为穷人提供短期的救济。非洲和东南亚流离失所的农民采用刀耕火种耕作方法是一种破坏森林资源,毁坏森林土壤的原始的农耕方式。他们毁掉森林,种植水稻、大豆和薯类等植物或作为牧场,开始一二年还可以收获粮食,到了第三年,由于没有物资和措施来保持土壤质量, 那里的土壤养分很快被耗尽,他们只得再迁移,砍伐更多的树木,树木被砍伐的山地土壤迅速遭到侵蚀,没有树木覆盖,水很快流失,把土层带到低洼地带从而也威胁那儿的农业。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的侵蚀力量是风而不是水。当草地发生干旱的时候,森林仍然郁郁葱葱,一旦树木被砍伐就不再使牲畜免于饥饿,森林也不再能像非洲某些地区那样为人们提供食物,因为在那些地区大约 70%的动物性蛋白质来自鸟和啮齿动物之类的森林野味; 森林也不再能够提供占发展中国家所用的能源 1/6 的薪柴和木炭。贫穷的人们知道,一旦树木消失,粮食、饲料以及燃料的重要来源也就消失;干旱可能愈来愈频繁、愈严重,水会更加稀少。他们的行为不是出于无知或下顾后果,而只是为生存所迫作出的反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无情地加剧了环境灾难,只能使穷人进一步贫困化。这就是贫困导致环境破坏,环境又导致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的一个实例。目前发展中国家约有 3.7 亿人生活在农业潜力低下的地区。拉丁美洲有 80%最穷的人,亚洲有 60%,非洲有50%,生活在土地贫瘠或易遭侵蚀、常有洪水或其他生态灾害的地方。所以普遍的情况是,占地较多而且富裕的农民生活在比较肥沃的土地上,迫使穷人迁到边缘地带——那里的山坡过于陡峭,土地过于贫瘠,许多地方几乎从不下雨,土质很差的土地很快变成荒漠。在没有资金投入,使用非常原始的工具,有时甚至缺少保持土地生产力所需人力的情况下,穷人们发现自己处于环境、生活日益下降的恶性循环之中。农村贫困是导致世界性环境恶化的又一原因。

处在贫困中的穷人对环境恶化负有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影响又如何呢?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偿还债务,不得不大量出口热带木材来换取外汇,这种“卖血为生”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同时也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热带雨林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全球热带雨林几乎都分布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由于贫穷所迫很难为了保护自然而放弃经济收入。对一些热带国家来说,木材出口是重要的外汇来源。发展中国家每年从森林产品中大约赚得 70 亿美元,相当于他们农业出口收入的 9%。这样做的结果是发达国家的森林资源呈上升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资源却不断下降。日本的木材消费量居世界第 6 位,但它很少砍伐本国的森林,却大量从东南亚各国进口木材,每年高达几千万到 1 亿立方米。目前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70%。可是东南亚各国的森林却在以每年几百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像智利大加宣扬的经济奇迹也是建筑在短期的权宜之计和长期的资源耗竭的基础上的。智利

两项最大的出口新产品是海产品和木制品,目前智利是世界最大鱼粉(饲料) 出口国,海产品的收入从 1973 年的 2200 万美元增至 1989 年的 9 亿美元。但是目前各种捕捞量已减少,由于过量捕捞,鳕鱼和沙丁鱼等品种已从某些地区绝迹。如果不是贫穷所迫,他们能采取这种耗竭本国生态资源以求得发展的“自杀”行为吗?如果不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穷国和穷人将不得不继续过度开发他们的土地、森林以及其他一切自然资源。正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和环境问题委员会的报告《我们自己的议事日程》所指出的:“只要几乎近半数的人依然处于赤贫,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就不会有持续的发展。从生态角度讲,我们的战略如果行得通,就必须以人的发展作为基石,我们就必须把这一点与合理使用我们的资源相结合当作我们战略的中心,任何其他的考虑必须从属于这个中心。”贫穷的人们只有摆脱了经济停滞,他们才能进行投资以保护自己的自然财富,净化污染的水体和河流,以及采用对环境有利的技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说,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与环境恶性循环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在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经济与环境的协调。

发展中国家要解决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问题,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而且取决于国际经济的支持与合作。但是,从目前看来,现存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不仅没有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反而加剧了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