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思品考试办法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湖北省罗田县白庙河中心小学吴亚珍
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搞好知行统一也是该学科由应式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焦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中,知是行的内在动机,行是知的目的或结果。学生没有正确的理性认识——知,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但是,就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在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 即使能够产生正确的行为,也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这是由少年儿童的特征决定的。如何克服青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不称定性,促进知行统一,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就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近两年来,我们在整体改革的前提下,对五(1)班思品学科的学生成绩评定办法进行了初步的改革,较好地促进了知与行的统一。
鉴于以往单凭试卷分数来衡量学生品德优劣的做法极不科学,不能真正、全面、准确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品德操行实际的弊端,我们在县教研室指导下,将思想品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从知识、能力、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考查。具体安排如下表:
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判断、处理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的素质。对所学知识当然应该掌握、理解,但落脚点还在于应用。诚然,知识与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知识的不断丰富是促进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 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丰富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以往把考卷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品德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完全忽视了学生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结果对知识的掌握、巩固也极为不利。学生的能力不光表现在平时答问和完成书面作业方面,更重要的是看他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平时作业,既是巩固知识,也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但在以前评定学生品德优劣时却没有席位,因而导致一部分学生把作业不当一回事。现在, 我们把平时作业列入考查内容之一,计算办法是用学生平时作业总分除以作业次数得出平均分,再按比例算出该项考查分。结果引起了同学们对作业的普遍重视,书写和答题质量普遍提高。少数因请假而缺课的学生主动要求补课,主动补做作业。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品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学生平时的表现占 40%。平时行为表现的考查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班主任结合各科任老师的意见写出总评;二是听取村组干部、街道干部、校外辅导员的意见;三是根据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得出结果;四是学生互评;五是学生自评。
这样的考查在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在期末总评中,期中成绩只占 30
%,而后一段占 70%。这是考虑到看待学生重在发展,鼓励进步。
在重视行为与能力训练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了掌握知识的欲望。如开展“小法官断案”活动,看谁断案又快又谁,同学们在近两个星期的准备中,如饥似渴地复习学过的有关法制常识,争着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加宽了以往所学知识, 又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该班学生成绩在全乡抽查中一直居领先地位。
两年来的初步实践说明:改革考试办法,确实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和谐发展,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变进步。改革考试办法一年以后,该班财产完好率由原来的 70%直线上升到 100%,成为全校 17 个班中唯一达到 100%的班级;骂人、打架的也由原来每学期 51 人次下降到现在的 3 人次;全班品德良好整体水平由 67%上升到 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