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系社会实际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能懂、信、用。其中“懂” 是基础,“信”是关键,“用”是归宿。由懂到用可能一致,也可能脱节, 其中关键在于信与不信,否则即使在理论上懂了,如果感情上并不接受,在思想深处不以为然,就不可能产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动力和意志。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联系实际去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呢?做法应该是:

(一)课堂教学联系课外活动。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最优化,既要立足于课内,又要向课外发展,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联系起来。例如讲初中政治课《社会发展简史》第二十一课《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前进》一课后, 笔者指导一位教师带领他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到二郎庙乡酒店村去调查。通过实际调查,同学们对“改革成果”有了真切的感受,从而坚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信念。再如,高中经济常识中对外开放一课,引进外资有一系列问题较为复杂又需清理,诸如“多一份外资就多一份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 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等问题实现性强,可中学生感性知识少,教学要另辟蹊径。教师应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我带领学生考察了本地的三资企业,活生生的事实给学生上了一堂难忘的课。由于学生有了感性知识,再加上教师简明精要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并有了真切的体会。还如讲高中政治课的“选举制度”时,逢乡人大换届选举,我们组织学生分赴几个选区进行采访,又邀请乡领导、人大代表、政快委员、厂长、经理等来校做专题报告,使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且学习兴趣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二)政治教材与时事教育相联系。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时事政策教育融汇于思想政治教学之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促使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例如,1995 年 9 月 19 日是第 50 届联合国大会开幕的日子,笔者便在当天指导政治教师给同学们讲述联合国的知识,教给他们每届联大开幕日的计算方法,并组织同学们收看当晚的“新闻联播”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再如每一年 3 月份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我都间接或直接组织学生及时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有关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收看“两会”报道,受到学生欢迎。

(三)基本理论联系学生“热点”问题。所谓“热点”,是指学生群体较为关心和注意的某一事物或一问题。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少,辩

证思维能力差,思想方法简单,对一些“热点”往往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因此,解析与教学内容有关而又属学生敏感的热点问题,既有助于同学们正确理解基本理论,又能澄清其头脑中的疑问。如讲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教师要联系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加以引导,通过疏导,同学们对党的感情加深了,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实践证明,只要肯下功夫,就能从实践生活中挖掘出大量教育材料,把这些材料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就能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受到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