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堂讨论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学习好、能力强的同学能自觉集中精神,认真阅读,不清楚的自己小声议论;而个别差生自觉性差,不懂得如何自学,对此类差生要加强监督,并辅以指导,教授自学之法。师生共同讨论就是师生对知识点的题目,按不同层次(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等)探讨研究。

课堂讨论,我认为是政治课中最难攻破的一关,而又是必须攻克的一关。中共中央在关于思想政治课改革中曾指出: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必须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讨论就要发言,而大量的教学实践又表明:初

中生较好动,课堂发言较容易,而高中生上课发言却较初中生难,学生不爱讨论。我个人认为:这是反常的,是教学的败笔,是一些人只教书,不育人, 只追求死知识,而忽视活生生的人才的培育的舍本取末的作法的结果。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谐需要交流,而交流需要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也是一个素质较高的普通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中学培养的初中生愿意讲话,高中生应会讲话,能讲话,这才是正道。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过:“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博览群书,相信只有知识才是获得名利的不二法门。然而,真正在社会上成功的,个性和说话的能力远比死知识和第一流大学的文凭更重要得多。”这句话,对于处理好知识能力的关系,我想还可算是真知灼见。

受卡耐基成人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自信”的启示,我在课堂讨论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说话的能力。刚开始,有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不习惯于在许多同学面前讲话,断然拒答者有之,一言不发呆站者有之, 结结巴巴、脸红耳赤、答不出来者有之,甚至有叫到名字却不站起来者。对这些同学,我都是耐心地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地向同学说明讨论的必要性,会说话的重要性,力争使同学们能理解、支持。经过一学年的努力,现在政治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基本上能流利地表达出自己思想,师生间能自然地、和谐地探讨研究问题。讨论中,我不单是注意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课堂讨论气氛的和谐,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索的精神的进步情况。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主体,但并不排斥教师讲解这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学生经过讨论,仍不能深刻理解的, 教师一定要清楚、通俗地讲解。教学有法又无定法,模式只是一个标准,一种基础,我们在面对教材的不同章节的具体情况时,应做灵活的处理。实际教学中,可有一节课大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讨论的,也可整节课由教师讲解的,还有 45 分钟由四个环节大体均分的,这只能由具体的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水平而定,不能一概论之。

教师在讲解中,应注意增加课堂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切忌只单调枯燥地讲述课本内容。如:基本观点讲完后,可运用社会的重大事件,人们谈论的热点,电影,日常生活的闪光点、成语、寓言、故事、学生学过的文理科知识等作典范分析,既生动形象、活跃课堂气氛,又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