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司关系与心理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健康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生理健康,另一部分是心理健康。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缺一不可。实现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主要条件,除了必须具备的先天条件外,前者主要是做到饮食起居合理,防止意外侵害;后者主要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工作环境内与上司的关系。生理健康主要是医学的研究范围,在此我们不去探讨。而心理健康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尤其是工作环境内与上司的关系,故我们必须进行较深入的论述。

与上司的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其中“自尊”和“自我实现”是较高层次的需要。行为科学的激励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二者基础之上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由于善于处理与上司的关系,能够从上司那里实现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使自己的心理呈现一种健康状态。有的人由于不善于处理与上司的关系,不能从上司那里获得精神满足,因而, 其心理呈现出一种非常态或病态。

病态心理(或叫非常态心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由于与上司的关系不佳导致的病态心理在如下几点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一)心理特点与年龄不符合

心理特点是年龄的影子。在人的一生中,它往往在不同的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有着与不同年龄相适应的刻度。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然而,有的人由于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却改变了这种刻度。例如,本来年轻人应该活泼好动、富有朝气、无忧无虑才符合年龄刻度,有的人却因与上司的关系不睦,变得寡言寡语,暮气沉沉,忧心忡忡,年纪轻轻却变得老气横秋。

(二)人格不完整。

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心理健康的人格表现。有的人由于与上司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总觉得有一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心理变得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由于与上司的关系同自己的利害息息相关,表面上不得不服从和应付上司,甚至违心地去阿谀奉承上司;另一方面,在私下里, 在工作中,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为某种程度的消极、对抗,甚至有意地诋毁。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把自己所想的、说的和做的统一起来,从而成为“两面人”,或叫两面三刀。并把这种两面三刀行为上升为指导自己活动的人生哲学,运用到处理其他人际关系中去。

(三)不能自尊自爱。

自尊自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正确地评价和对待自己。这是心理健康的人不可缺少的东西。有的人因为与上司关系不好而感到前途渺茫,没有出路。他们忧郁颓废,自暴自弃,逆来顺受,听其自然。凡事不再有主见,而是盲目追随别人,唯别人的马首是瞻。

(四)心理变态。

一是多疑。总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而被人歧视,似乎包括上司在内的一切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冲着自己来的。这种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的心理是对人际关系不适应的表现。它往往会导致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敌意,有戒心。二是易怒。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本来不值得计较。然而,

有的人却由于与上司的关系紧张而作出强烈反应,并长久地耿耿于怀,记在心上。一遇到不称心的事,便把往事又重新抖出来,算不完的豆腐帐,扯不完的铃铛皮。三是人格畸形。与上司关系的失调导致了有的人人格畸形:情绪极不稳定,对人缺乏感情,认识与生活脱节,目的与动机不明确,行为高度冲动,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五)心理疾病。

与上司的关系不好而又不能解决,使得有些人心理长期处于冲突状态,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失眠、健忘、头痛、脑胀等神经衰弱症状, 学习和工作都受到严重影响。有的人甚至因此引起感觉与运动机能障碍、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与精神异常。更有甚者,由于与上司的关系恶化而心理难以承受,有的人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总之,与上司的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它既可能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危及人的心理健康,我们必须给予充分重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说过:“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些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因此,我们每个人,包括患有心理变态和病态的人,要防止和克服心理病态, 就必须首先注意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同包括上司在内的周围所有的人改善关系,创造出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