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希望把校级以上军官接出北平

因要等傅作义回电,14 日下午的会谈中断了。

当夜,北平中南海居仁堂内的博作义彻夜未眠。他给周北峰的回电仍是那句话:“请和邓先生相商,酌情办理。”

战报不断传来。刘亚楼指挥下的四野部队,只用 40 分钟就突破了国民党军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城防,战斗很快发展到市区。到傍晚时分,天津守军被截成数段,彼此不能相顾,陈长捷不断告急,天津已守不住了,而傅作义仍处在矛盾中。

傅作义的矛盾在于,他想和,却又想为他自己、为追随他多年的部属争取一个更好的出路,为此他要迫使共产党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大的让步。

历史的悲剧,往往在于一念之差。天津。14 日深夜。

陈长捷见大势已去,把林伟俦、刘云瀚、杜建时几位高级军官召集到警备司令部地下室,做最后会商。四个人一致同意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在这最后一刻,陈长捷还没有忘记向上峰请示,他要通了北平总部的电话,向参谋长李世杰询问“和谈”的情况,但李世杰一无所知,仍旧说:“再坚持两天就有办法。”陈长捷气得脸色铁青。两天?哪还有两天?他把电话摔在桌上,骂道:“让我们牺牲,作他们讨价还价的资本!”

杜建时说:“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们自己发表个‘和平宣言’吧?” 其余三人默默无语。杜建时于深夜邀请天津工业界名士李烛尘、参议会

议长杨亦周,商议写了份放下武器的“和平宣言”,由杨亦周在电台广播。当这个“和平宣言”在战火纷飞的城市上空响起时,已是 15 日凌晨。解

放军正在扫荡残敌,战斗接近尾声。

深藏在警备司令部地下室里的陈长捷忐忑不安,他的“和平宣言”还没有向傅总司令报告。

  1. 日清晨,在他的指挥部外边响着激烈的枪声的时候,陈长捷再次要通北平总部的电话。这次接电话的是傅作义,陈长捷报告了战况和夜间会商和平的情况。傅作义在电话中略为沉吟,答道:“那就接洽和平吧。”语气无可奈何。

陈长捷手捏着话筒还想说什么,解放军战士已冲进地下室,几支枪口同时逼住他:“不许动!”

陈长捷对着话筒本能地喊了一声:“他们来啦⋯⋯”

但他已经不可能再多说什么了,一位解放军战士劈手夺下了他的话筒。“他们来啦⋯⋯”这是陈长捷作为军人,向他的长官报告的最后军情。电话的另一端,傅作义像被雷击倒的大树,跌坐在沙发里,话筒掉在地

板上。他痛苦地闭上眼睛,眼角渗出两粒泪珠⋯⋯

当海河两岸的枪炮声渐渐止息的时候,后来在历史上著名的“通县谈判” 正式开始了。

  1. 日上午 9 时,几辆吉普车停在邓宝珊、周北峰的下榻处。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以及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作战处处长苏静、华北军区作战处处长唐永健鱼贯而入。邓宝珊、周北峰与中共将领一一握手。周北峰等人注意到,挂在中共将领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少了,会议室的气氛比往日凝重了许多。

邓宝珊、周北峰已知道天津被解放的消息。邓宝珊强作镇静,谈笑依旧, 周北峰的限里却蒙上一层阴影。天津失陷,傅作义手中的资本更少了。

上午的谈判,双方进行意向性的发言。林彪复述了中共对和平解放北平的各项政策,但措辞较以前严厉:“我们希望傅作义先生真正拿出和平的诚意。可以坦率地讲,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邓宝珊依然吸着香烟,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他发言说:“我相信傅先生是有和平诚意的,否则就不会派我们出城了。但也希望贵军能谅解他的苦衷。现在北平城内大部分是国民党嫡系部队,傅先生自己的部队不多,一旦稳不住局面,就会出大问题。其次,有一个情况你们可能不了解,故宫城墙里藏了几万吨黄色炸药,国民党特务又多,要搞个爆炸,全城都完了。这些情况,傅先生不可不虑。时间拖得是长了些,情有可原嘛。”

中共将领们详细询问了城内情况。

聂荣臻最后发言说:“我们双方立场基本一致,下午可以开始进行实质性谈判了。”

双方没有异议。

下午继续谈判,就对傅部军队的改编原则与具体办法,以及“华北剿总” 和部队中团级以上人员的安排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一直进行到深夜,整理归纳出 10 项条款。周北峰认为,这些条款傅作义是能够接受的,原先他还担心中共会因天津战役而抬高要价,看来他多心了。一块石头落地,他变得轻松起来。

谁知会谈就要结束时,双方发生了激烈争执:何时正式公布《和平协定》?林彪浓眉紧锁,语调中透出不可动摇的威严,他说:“我认为,协定签

署后,应在三天之内公开发表,北平城内形势很复杂,以免夜长梦多!”他的意见得到罗荣桓、聂荣臻的支持。

但邓宝珊却坚持一周后发表。他说:“正因北平城内形势复杂,所以应给傅先生多留一些时间做好准备。你们应该相信傅先生,他有能力控制局势, 但你们不要对他逼得太急!”

争论的结果,双方谁也说不服谁。最后邓宝珊提议,把两种意见一齐电报中共中央,请毛泽东主席定夺。

  1. 日上午无事,等待中共中央的回电。下午,中共将领来到邓、周住处。一见面,林彪便满面笑容地说:“邓先生,毛主席复电,指示我们尊重

你的意见。那么,我们之间的分歧便圆满解决了。”

邓宝珊笑得很开心,附和道:“对,现在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

聂荣臻又对邓宝珊说:“关于绥远问题,党中央指示留待以后解决。如果北平的和平解放能够顺利完成,绥远的问题就好解决了。毛主席的指示是, 将采取一切更缓和的方式解决。”

聂荣臻的话给会议室带来欢乐的气氛。会谈至此告一段落,随即双方代表签署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定。最后决定由邓宝珊陪同解放军苏静处长

进城,与傅作义做进一步会商,周北峰则留在通县联络。

当夜,聂荣臻设宴为邓宝珊饯行。中共将领中除了林、罗两位首长外, 还有刘亚楼、陶铸出席作陪。刘亚楼的露面,使聂荣臻的客人感到一些小小的不舒服。对一位凯旋的将军,本应献上赞美之词,可是这种话无论是邓宝珊还是周北峰都难以启齿,他们极有分寸又合乎礼仪地与刘亚楼寒暄几句。刘亚楼当时只有 38 岁,英姿勃发,热情奔放,虽然战功赫赫,却不曾有丝毫骄矜傲慢之态。他的彬彬有礼,使邓宝珊、周北峰暗暗钦佩,深感中共人才济济,战胜国民党绝非偶然。

南京政府和美国一直注视着平津方面的动向,国民党的特务更是注视着傅作义的一举一动。

解放军和傅作义的代表在和谈期间,国民党南京政府及美国政府先后 4 次派人来到北平,对傅作义进行劝说,希望他从速率部南撤。

第一次是 1948 年 12 月 15 日,蒋介石派他的军令部长、原晋绥军高级将领徐永昌飞到北平,劝老朋友傅作义部队分两路南撤:一路是海路,由塘沽新港撤到青岛;一路是陆路,由天津、河北,经山东半岛的胶东到青岛,而后待命南撤。

傅作义盘算着,率领“中央军”和自己苦心经营了 20 多年的晋察绥嫡系部队南撤,走海路比较安全,走陆路要通过解放军层层包围,沿途伤亡将会很大,而且北方官兵到南方去,生活不习惯,何况自己又非蒋介石嫡系,把军队送给他以后,将来的状况很难预卜。

傅作义不能不想到卫立煌。东北是由蒋介石自己瞎指挥,断送给共产党的。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追随老蒋多年,已是他的嫡系高级将领,最后还是成为老蒋的替罪羊,被撤职查办,软禁在南京。而傅作义是被视为杂牌队伍的,去年到了万不得已时,蒋介石才把指挥华北几十万军队的大权交给他,南撤必无好结果。

于是,傅作义对徐永昌说,从今天实际情况看,已不可能冲出共军的包围,只有像苦守涿州那样固守平、津、察、绥了。

徐永昌对于傅作义的婉言回绝,没有办法,只有从天坛临时机场起飞, 回南京复命。

第二次是 1948 年 12 月 23 日,即徐永昌回南京后的一个星期。蒋介石催促傅作义南撤之心未死,又派其子蒋纬国带着他的亲笔信飞北平。信的内容为:“双十二事变”上了中国共产党的当,第二次国共合作,是生平的一大教训。现在,你因处境又主张和共产党合作,我要借此一劝,特派次子纬国前来面陈,请亲自检查面陈之事项。

蒋纬国当面陈述了蒋介石的意见:只要傅作义由海陆两路撤至青岛,就可由美军援助南撤。蒋介石表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定正式任命傅作义为东南军政长官,统帅所有国民党军队。

傅作义先表示感谢“委座一番好意”,然后无可奈何地叹道:“现在已是四面楚歌,南下不可能了,只有与古城共存亡,以报委座厚爱。”

蒋纬国无奈地空着双手,飞回南京。

第三次是 1949 年 1 月 6 日,蒋介石又派了他的国防部次长、军统特务头子郑介民飞北平。郑介民除重弹徐永昌、蒋纬国的老调外,又补充说明,在北平的军统人员可密切配合南撤行动,并保证所属的军统人员,绝对服从傅总司令的指挥,就像服从蒋委员长的指挥一样。但傅作义仍以南撤已不可能,

惟有固守北平古城相答。

第四次是由美国亲自出面。就在国民党军队难保平津之际,美国派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古尔匆匆飞到北平,做傅作义的工作。白吉尔向傅保证:“我们美国今后将绕开蒋介石,直接支持阁下。美国海军还将在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沿岸,直接帮助您的部队南撤。”

值此解放军大兵压境之际,美国援助已难解燃眉之急。傅作义微笑着说: “我是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地方军政长官,怎好直接接受贵国援助?”

白吉尔意识到,对这位华北“剿总”总司令已不能再抱什么希望了,只好哀叹美国行将失去其在平津及华北的利益。

就在山穷水尽、无计可施的时候,蒋介石于 1 月 17 日晚给傅作义发来电报,内容大致如下:

你我相处多年,彼此相知甚深。你现在厄于形势,自有主张,无可奈何。现只求一事,即于 18 日起派机至平,接李文、石觉部少校以上军官和必要之武器,约需一周时间,望念多年契好,务予协助,并希即复。

傅作义拟了给蒋介石的复电后,立即找来王克俊商量对策。王灵机一动, 拟了个致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电报,告知蒋介石电报的内容,希望围城部队的炮兵,能阻止飞机着陆。

傅作义也觉得此法很妙,但为了保密起见,他要王克俊先发电给周北峰, 再让周转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3 位将军。

1 月 18 日,南京派来的飞机飞临北平上空时,北平城外的解放军炮兵严密封锁了天坛机场的空域,使飞机无法着陆。蒋介石企图空运嫡系部队将校级军官及部分装备的计划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