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阁让党外人士做大官

待方针确定、气氛造成后,周恩来开始组阁了。

他把“内阁”成员细细过了一遍,锐利的眼睛瞄住傅作义、黄炎培、李书城三个名字。

对傅作义的工作安排,毛泽东在西柏坡曾有过许诺。中央决定成立国防委员会,程潜、张治中、龙云、傅作义都是委员。但毛泽东、周恩来考虑到傅作义将军对和平解放北平有着特殊贡献,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部长职位。周恩来便提名他当水利部长,并安排当时的北京市委副书记李葆华到水利部当副部长、党组书记,协助傅作义工作。在酝酿配备水利部班子时,他请傅作义推荐人选,并对李葆华说:“凡是傅作义提的人我们都要用。”

结果,傅作义向周恩来推荐了两位民主人士,一位是张含英,曾是国民党黄河治理委员会负责的技术专家;一位是刘瑶章,曾任国民党河北省党部秘书长。不久,张含英被任命为水利部副部长,刘瑶章被任命为水利部办公厅主任。

而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虽然几十年活跃于社会舞台,却一直不愿做官,不做官成为他的人生信条之一。他不肯从政,一方面是对当时的当政者失望;另一方面也出自于他对高高在上不务实际的官僚的反感,而立志要一生务实,做实事。他几次回绝国民党政府给他的教育总长、省长等官职。

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宴会上,毛泽东端着酒杯走到他面前攀谈。毛泽东问他:“南京政权有一个时期要你去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

毛泽东这个问题问得很实在。黄炎培扼要回答后,回到家里犹觉意兴未尽,躺在床上难以入眠,便起身提笔疾书,给毛泽东写信:“我是受过孙中山先生初期领导革命时的洗礼的——1905 年,同盟会成立那年,人会誓词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没有完全实践⋯⋯一般国民党员更是鱼龙混杂了。我认为不是光明所在,始终没有加入国民党⋯⋯不看清真理,决不盲从的。⋯⋯但使我认为可能是真理所在,就是 1945 年的延安之行⋯⋯”

9 月,黄炎培在全国政协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周恩来还要请他再上台阶。10 月 11 日,周恩来驱车到黄炎培寓所,向他通报和商议政府

组成人选,恳谈两个小时。周说,在由他担任的政务院总理之下准备设四个副总理,有陈云、邓小平、郭沫若,另一名就是黄炎培,同时兼轻工业部部长。

这一安排使黄炎培十分意外,不但要他做官,还要他做大官。他激动得老泪纵横,但却并没有立刻答应。

在 1946 年春,旧政协协商组织联合政府,内定要民盟的七个人担任国府要员,一人任部长,一人担任不管部的政务委员。大家请黄炎培考虑任职, 他却表态说:“1.须绝对光明磊落,如果真正由民众选出,我决不推辞;2. 有一班支持我的好友,须尊重这班友好的意见,这是我向来的作风;3.如今还有两个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是年纪渐渐老了;一是我还有各种经手的事情还未了结,需要善始善终地处理好。”实际上,他是婉言推托。

1948 年,苏渊雷教授曾写信询问他,为何还抱有不做官的宗旨,他在复信中说:“承齿及弟数度不为官,此事不能不加以剖明。民六、民十、民十一,当时实因职教社初成立,若干事业甫经展开,弟对职教确信为能解决人类种种问题的最扼要办法,一迄今犹信。若一行作吏,势须抛弃半途,实违宿愿。其间尤为民十、民十一中华职业学院正陷入最艰苦时期,经济濒于绝境,一经抛弃,立即破产,炎将永远为职业教育罪人,故宁舍彼就此。弟认做官亦是正当职业,如好人不做官,做官者都是坏人,如何得了,故薄官不做,在野鸣高,弟以为不是直理,不可为训,先生以为如何,率臆候教。”如今,他所钦佩的周恩来亲自上门恳请他做官,他不得不认真考虑了,

但他最初的反应还是不做大官。他说,1946 年他才 68 岁,就觉得年纪老了, 做不动官了。如今已 72 岁了,还能做官吗?

周恩来说:“这不同于旧社会的做官,现在是人民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由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共同纲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自己编了剧本,自己怎么能不上台唱呢?”

第二天一早,黄炎培请了几位好友来长谈。大家深明大义,一致建议他接受此项任命。周恩来也不断催促,并再次亲自上府,黄炎培终于痛快地答应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时,黄炎培即兴赋诗,诗中说:“红场三十万众,赤旗象征赤心,赤心保卫祖国,赤心爱护人民。”10 月 19 日下午, 在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通过了政务院副总理和各部部长的任命。21 日举行了就职典礼。

11 月 1 日,黄炎培在轻工业部开始办公,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自民国三年(1914 年)2 月辞官以来,35 年,不衰老而复为此,但我不认为是做官。”

周恩来亲自提名辛亥老宿李书城当农业部长,大出人们意料之外。

但周恩来有更深远的考虑,他觉得李书城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辛亥革命首义后在武汉当过黄兴的参谋长,以后又投身讨袁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起过重要作用。中共“一大”也是在他家召开的,他的弟弟李汉俊是一大代表,早期在中共党内有过贡献。

周恩来派薄一波找李书城谈话,并对薄说:“他有这么一个历史,要照顾这个历史,你去跟他谈谈,说要提他为农业部长。”李书城老先生便这佯出任了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部长。

在周恩来的细心安排下,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袖或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差不多都安排了相当职位。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的负责人中,各党派民主人士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占了相当比重,4 个副总理中共产党占 2 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2 人;21 个政务委员中,共产党员 10 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

人士 11 人;政务院下属 30 个机构的负责人 93 人中,共产党员 51 人,民主

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42 人。民主人士对此十分感动,称赞道:“周总理真不愧为‘周’总理啊!”

除周恩来外,其他共产党领袖人物也非常注意开国之初的统战工作。进北平开会的陈毅给傅作义让房,又送傅作义小汽车,很会做统战。他得知党内代表们有情绪时,便两次召集二野、三野的代表开会,十分严厉地说:“我们有些同志就是不懂统战工作,周副主席作了几次报告,对这个精神还是不理解。外边有个说法: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这是牢骚话!是很错误的。”他又以傅作义、程潜为例,肯定了他们起义壮举,说他们为和平解放大城市,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立了大功。“如果不这样,敌人伤亡一千,我们伤亡八百,有什么好处?”

为了确保政府人选的通过,参加政协一届会议的共产党建立了统一的党组,由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党组秘书长是童小鹏,他负责与党员联系,登记编组,过组织生活。

临时党组是由统战部和组织部共同组织的一个班子,主要任务是协助党做工作。

政协正式大会开始前,党组召开了一次党员大会,强调了开会时共产党员应注意的事项。党组要求党员代表服从组织,服从大家制定的共同纲领, 党员要保证对非党员的投票选举。党组告诫政协党员代表,非党员参加政协、政府是经过各方面协商的,党员要拥护共同纲领,不要投反对票。党员代表还被告知,政协会上的发言,不能把党员排在前面。会议代表的住宿也作了精心安排,党员非党员交叉着住,便于党内外人士交流沟通,消除隔阂。

当局恩来得知有些党内代表不愿与党外人士尤其是起义将领共桌吃饭时,严肃地告诫党员代表说:“要广交朋友,要和他们同吃住、同学习、同开会。与他们搞好关系,加强团结,这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

由于采取了组织措施,强调了组织纪律,政府人选得以顺利通过。但一些党员代表只是组织上服从了,思想上并没想通,情绪还很大。针对这种情绪,刘少奇、周恩来、陈毅在中南海给全体党员代表作了统一战线的专题报告,使代表们大开眼界。

10 月 5 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出席会议的原国民党部队的起义有功人员。他客气地对起义有功人员说:“开会期间很忙,没有同大家单独见面。会议结束了,你们也快回去了,今天请大家吃顿便饭。”

他端着酒杯,到各桌同每个人亲切碰杯,一再说:“感谢大家。”他的态度谦恭,诚挚,平易,随和,饭后还执意要出门送大家,使起义有功人员感佩不已,同时也使广大党员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