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时刻

重新别上代表证的毛泽东望着还未走完的台阶,禁不住思绪万千。

李自成甚至更远的陈胜、吴广,出现在他的眼前,中国农民起义,由轰轰烈烈到烟消云散。毛泽东一向认为,陈胜、吴广的失败,一是功成忘本, 二是任用坏人,偏听偏信。

他又想到了曾取得成功的农民起义领袖刘邦。在西柏坡时,他曾向高级干部讲过刘邦得天下的典故。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席问叫诸将坦率直言,说说他为什么能得天下。大臣高起、王陵便说:“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则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未取天下之由也。”刘邦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夫不如子房(张良);理国家,扶百姓,给晌馈,不绝粮道,夫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夫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擒)也。”“善用人者得天下”,毛泽东当然知道这一点。

毛泽东思虑重重地拾级而上,脚步很慢,也很沉重。古老的台阶已到了尽头,天安门广场的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他微微一笑,迈上了最后一级台阶。

可以乘坐电梯的毛泽东一步一步走上了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升国旗的仪式就要开始了,主持大会的林伯渠

大声宣布:

“请毛主席升旗。”这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小声提醒着他。 “请毛主席升国旗。”林伯渠又大声宣布了一次,增补了一个“国”字。接着,活筒里传出焦急的问话:“升旗的机关在哪里?在哪里?你说

呢?”

天安门城楼上的人们不知道他们的自言自语通过转播电台扩散到空中, 然后从全中国第一台打开的收音机里播放出来。中共领导人第一次在大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庆典,还没有经验。

如果他们知道在他们西侧的露天转播台上,那灵敏的钢丝录音带会捕捉到他们小声的只言片语,他们一定会缄口不言。

终于到了那一个庄严的时刻。毛泽东用力地按动了电钮。

巨大的国旗缓缓地升上天空,定格在 22 米高的白色铁杆上。

国旗顺利升上天空,大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唐水建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因为用电钮升旗的点子,是他想出来的。

在计划毛主席升旗问题的时候人们就想过,毛泽东不可能从天安门上走下来,一下一下地拉动绳子升旗;如由工作人员代升,又失去意义,第一面五垦红旗应由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毛泽东亲手升起来。

可使用电钮升旗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开国大典前一天夜里,寂静的天安门广场上,工作人员正在预演升旗。国旗慢慢地走到中途就不动了。那天晚上有点小风,但是任凭小风拍打,巨大的红旗仍飘扬不起来。

时间似乎凝固了。

猛然,有人醒悟起来。几个小时前,国旗的正南方,毛泽东主席铲下了第一锨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这面有灵气的国旗在它第一次升起时, 自动在半旗位置上向先烈半旗致哀。

为防万一,举行开国大典之时,旗杆下站着几名工作人员,他们预备着: 如果电钮失灵,就用人工把旗子送上去。

然而,国旗准确地到达了预定位置。

1949 年 10 月 2 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上,登载着新华社记者李普采写的报道开国大典的文章。见报前,分管新华社的胡乔木审查了一遍,对李普说:“电钮升旗的那句,要加上一根电线连着的细节,否则虽然你懂我也憧, 但有些读者可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人们从《人民日报》上看到:“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这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那天 22 米的高空有些许微风。中央电影局的摄影师罗光达站在天安门中间的门洞处,连续拍摄了许多升旗的镜头。

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时整,丁一岚站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露天播音台前,用响亮的声音对着人民解说:

“参加大会的 30 万人民一齐肃立致敬,目视着人民祖国的庄严美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部队带队指挥员行举手礼,在队列中间的干部战士以及执行勤务的人员都肃然立正。”

诗一般的解说词,激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之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收到无数的听众来信,没机会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来信抱怨括音员讲得太少了。

他们不知道,大部分播音稿是新华社记者当场写成的。当时的国家出版局副局长梅益坐在城楼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一张一张地看稿子,认为没有问题的就当场送交播音员。有三两张稿子梅益请示了胡乔木,做了修改。观礼台上不少人也打开收音机,一边听解说一边看行进的队伍,解说错了怎么行。

现写现播,因此梅益尽管在天安门城楼上,但他连一限也没看游行队伍。40 年后记者去采访他时,他说只记得不停地忙。

而播音员丁一岚对 40 年前的那一刻却记得很清楚。

离正式转播还有一小时,丁一岚与齐越就在麦克风前等候。那时没有录音棚,条件很简陋,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站了 7 个小时。

周总理很早就来了,他询问了每一个岗位上的准备情况。 “你们怎么样?”周总理问。 “总理放心,全准备好了。”丁一岚信心百倍。当时她参加播音已 4 年

了。

丁一岚当播音员也是机遇。

在日本投降的前夕,晋察冀日报社接到朱德总司令下达反攻命令的新闻电讯稿。当时还没有广播电台,报社连夜组织宣传队去附近领导机关宣读。那天晚上,没有星星,人们把秫秸点燃,举在手中,围着站在高脚架上

的丁一岚。

“我的普通话不错,将来进城到广播电台工作吧。”丁一岚读完电稿, 同志们跟她打趣,丁一岚便笑着说。

张家口解放后,丁一岚真的成了播音员,从那时到离休,她整整干了 40 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火矩”节目采制了一盘建国 34 周年升旗主题会的录音带。齐越和丁一岚都在升旗仪式上讲了话。

关于开国大典的解说,当时的文字稿一份也没留下,只有现场录音带保留了下来。

“大会全体人员,不要喊!注意!注意!注意!

今天是首都全体各界民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现在准备开会。请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同志宣布开会。”

40 年后的丁一岚,认为这段开场白很像聂帅的声音,但无把握。

为了对历史负责,丁一岚把这盘磁带捎给了聂帅办公室秘书周均伦,请他鉴别。周秘书在聂帅身边工作了儿十年,他只听了一遍,就肯定地说:“这段话是老总说的。”

周秘书还特意给丁一岚写了一封短信。

丁一岚同志:

感谢您赠送的邓拓同志墨宝,开国大典录音带的开头的一段话是聂帅讲的,肯定无疑。

敬祝冬安!

聂帅秘书周均伦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五日

开国大典那天下午 2 点,丁一岚就见到了聂荣臻。丁一岚与邓拓结婚也是聂司令员批准的。邓拓在报告里说,自己长期参加革命,在生活中遇见丁一岚,相信我们能彼此支持,更好地为党工作。邓拓的结婚报告很生动,丁一岚一直精心保存着,却不想“文革”中邓拓第一个被揪出来,她只得把那张纸烧了。

邓拓自杀后,丁一岚并未丧失信心。他们全家被赶到一间平房里。当飞行员的儿子停飞,女儿也失学,一家人忧愤难当。

1978 年底,“文革”中著名的“六十一人叛徒案”酝酿平反,丁一岚找到邓拓的老单位人民日报社,送交了申诉材料。

人民日报社把丁一岚的申诉材料登在内参上,中央政治局人手一份。政治局责成北京市委复查。在即将平反前夕,《人民日报》刊登了丁一岚回忆邓拓的文章。

40 年的风风雨雨,使丁一岚非常珍视开国大典时她亲口播出的一段话: “国旗已上升到旗杆的顶点,开始在人民首都的上空迎风招展。她象征

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

开国大典是一个新生国家迈出的第一步,当然要热烈隆重。为此,鸣放礼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礼炮群坐落在前门一侧的南城墙根上,背向天安门。炮手们早就把炮搬来,并固定好了位置。

开国大典礼炮队是从华北军区炮兵中选出来的。毛泽东说:“开国大典的礼炮要放 28 响。”

政协会上有人提出质疑。

毛泽东便叫大会筹委会的唐水建起草个说明,但毛泽东没具体说,唐永建也没多问。

唐永建觉得 28 响就是 28 响,没有问为什么。而毛泽东说鸣 28 响是有深

刻含义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至今,刚满 28 岁。

28 响礼炮是对 28 年党支的礼赞。报告送上去,毛泽东二话没说,签上他的大名,材料下发了。

开国大典礼炮队共由 108 门山炮组成,分为两组。所以习惯上说 54 门礼炮。

礼炮队的训练是很苦的,每位炮手和装填手都进行了强化训练。

鸣礼炮时,站在观礼台上的华北军区文工团团长刘佳与身边的几位代表兴致勃勃地数着礼炮。40 年后他说,不够 28 响,有时两发之间的距离很远, 有漏响的。

但负责组织礼炮工作的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说,不可能漏响。瞎炮肯定有,但不可能 54 发炮弹一起哑巴。

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听到了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