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
原始佛教于公元前 4 世纪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佛教文献对其分裂的原因与时间的记载有所不同。
据南传佛教锡兰的《岛史》与《大史》记载,印度毗舍离的伐耆族的比丘对佛教戒律提出十条新见解,对戒律进行改革,称为“十事”或“十净”。其重点是给予比丘在日常生活与修道方式上以较多的自由。这十项新规定是:①角盐净,多余的盐可存贮于角器中以备食用;②二指净,下午太阳偏西二指长时仍允许进食;③他聚落间净,即在一处就食后,仍可到他处就食;
④住处净,指同一处之比丘可在不同地方举行佛事;⑤赞同净,即开会人数不足,决议亦有效;⑥所习净,允许按先例行事,不认为是违律;⑦攒摇净, 可饮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⑧饮阇楼疑净,可食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
⑨无缘坐具净,指可坐在无拘大小而无贴边的坐具上;⑩金银净,可接受并蓄存信徒施舍的金银财物等。此“十事”受到长老比丘耶舍的反对,认为他们主张可存蓄金银的作法,严重违犯教规。耶舍继而到各地游说,反对“十事”,并邀请资深长老 700 人参加结集,判定“十事”非法。此次结集纯为纠正戒律,主持与参加会议者均为资深长老,属保守派,故此派称为上座部。此后,坚持改革戒律的比丘召集徒众万人,另行结集,此派遂得名大众部。
另据北传佛教《异部宗轮论》等文献记载,此次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对教义的不同见解。原始佛教主张,人人均可经过修道,得到解脱,达涅槃,但仅释迦牟尼可称为佛陀,其它世人在得到解脱后,仅称为阿罗汉,是为修行的最高标准。此时,摩竭陀国一著名比丘大天认为原始佛教把阿罗汉作为修道的最高品位不正确,因为阿罗汉仍存在局限性,内容是:①“余利诱”, 即虽脱离一切烦恼,但仍有人的生理机能与情欲;②“无知”,虽已继绝了产生烦恼的“无明”,但仍有无知之处;③“犹豫”,对修道解脱虽无任何疑虑,但对世俗某些事物仍存疑惑;④“他令入”,虽已证知罗汉品位,但必须经他人指点:⑤“道因生起故”,即必须不断发出悲苦的叹声,至诚称苦,始符合教义。这些主张遭上座资深长老们的反对,被斥为“五事妄言”。由此附合大天“五事”的僧侣逐渐演化为大众部,上座长老则成为上座部。
关于两部分裂的原因,南传与北传佛教文献记载虽有不同,但是其原因既有教义的分歧,也有戒律要求差异。实际上,这些差别早在佛陀在世时就已存在,其弟子中已有重戒律者与重教理者之异,佛陀之言多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进行说教,故逐渐产生了对教义理解的差异。有的尊内容, 重自由,有的则重形式、尚保守。且在佛陀逝世百余年后,在佛教流传过程中,师承有异,时代有变,各地区语言风俗亦不尽一致,凡此种种,均造成分裂之加剧,而导致最终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