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派与白衣派
在大雄时代及其逝世后,耆那教内部,由于对裸体与着衣的看法各异, 以及对大雄七谛说的具体理解不同,逐渐发生了分裂,先后经历了约 600 年,
直到 1 世纪,始有经典与文献说明,耆那教最终分裂为两大派,天衣派与白衣派。
实际上,这一分裂早在大雄时代,即存在着分歧。大雄在世时曾以裸体行乞为生,但有些僧团认为裸露全身是不道德的,而加以非难,并且提出, 耆那教的第 23 代教祖巴湿伐那陀允许其信徒穿一条下裙和一件上衣。所以很可能在大雄在世时即存在两派。大雄去世后,其第二代弟子贾姆布即不实行裸体行乞之规定,改穿白衣,由此出现天衣派与白衣派的迹象。此后数百年间,由于地区、传承之不同,对戒律理解的分歧,最终导致了分裂。白衣派对大雄的戒律在执行中较为灵活,允许僧人穿衣,可保存 14 种生活必需品, 不歧视低种姓及妇女,在宗教上人人平等,不出家的世俗人也能得拯救等。而天衣派对此均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雄主张“不存私财”的含意是一切物品,包括衣服在内都不应持有,应以天为衣,以地为床。但在其它教义方面,两派仍保存一致。目前多数的天衣派僧侣亦穿普通服装,仅少数苦行者仍裸体,但在外出时,也以一大块布包住身体。
耆那教除有教派之不同外,尚有僧人与世俗信徒之区别,以上戒律主要是对僧人的要求,至于一般信徒并不要求全部遵守,对他们的要求是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第 4 戒不奸淫改为不邪淫,第 5 戒不存私财改为不贪婪, 可以有私有财产。但在职业上不允许从事农业,因为务农就会杀死虫蚁,所以后世的耆那教徒均从事工商业活动,家资富有。
耆那教在大雄时代及其去世后流行于摩揭陀国,但信徒远不及佛教徒众多,也未被视为正统宗教。不过它同样受到了国家政权的保护,阿育王铭文中说明,要求宗教监督官要关心耆那教徒,以后的国王亦有此类铭文,说明他们在古印度社会中可能受到排斥,不然何以国王屡次下令“关心”与“保
护”。约于公元前 4 世纪由于北印度发生严重旱灾,耆那教的一个教团前往南印度,传播于泰米尔地区,至公元前传入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