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变迁与宗教观的变化
西周国家宗教之鼎盛在于周天子的最高地位和严格的宗法血缘制度,但自西周灭亡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中经约 500 余年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封建制度相继确立,西周宗法奴隶制的国家宗教也随之动摇。诸子百家纷纷批判旧宗教,提出了新的宗教观。
春秋战国时期之初,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地位已一落千丈,王室直接控制的土地较西周缩小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周天子的至高地位已有名无实。随着铁器与牛耕的普遍使用,农业的生产力的提高,工商业亦随之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大量开恳“私田”,土地逐渐增多,“王室”、“公室”土地日益缩小,不仅诸侯通过兼并、开垦掌握大量土地,而且卿大夫亦以新的生产方式扩大私田,卿大夫以下的“士”和一般自由民亦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 “士食田”(《国语·晋语四》)便是证明。土地所有权逐渐下移,周天子的最高土地所有权已不复存在,分封制与宗法制日趋瓦解。由此而产生的宗法血缘制度也日益破坏,原来地位较高的大家嫡子有些趋于没落,而有些小家庶子、卿大夫乃至士则发家致富,地位逐渐上升。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为了在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皆广泛招贤纳士, 士为文官、武将的候补者,他们学有专长,在“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崩溃后,他们便私人办学,来学者通过此作为进入“士”的途径。
至战国时期,从公元前 481 年齐国地主阶级的代表田氏夺取政权,到秦
国的商鞅变法,约 150 年中,各国封建主均通过不同形式建立了封建地方性
① 参见肖登福《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67—69 页。
政权,中国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随着土地权的下移,政权亦下移,礼乐征伐天子出,变换为自诸侯出,以至于自卿、大夫出。
奴隶制的瓦解,宗法制度的逐渐解体,使得原有的国家宗教遭致破坏与动摇,从内容到形式均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具体表现在:
①对“天”的批判。《诗经》记录了较多此类思想,《小雅·正月》说: “民今方殆,视天梦梦(当今民众已觉醒,把天视为糊涂虫),”又如提出了天无德的思想,“浩浩吴天,不骏其德”。这些对天不满意言论,尚承认天之存在,只是对天的怨恨与谩骂。而一些思想家则从理论上加以批判,认为神道与人道没有必然的联系,如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迩” 意为近,《左传·昭公十八年》)。在此基础上,春秋时期进一步产生了轻神重民的思想。叔兴曾说“吉凶由人”,鲁国的穆叔强调民要怎么办,天必顺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他们尽管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天”的存在,但对西周敬天保民的思想,改造为人重于天的思想,这对西周天命至上的思想是一次极大的冲击。这些均说明西周宗教从根本信仰上发生了动摇。
②宗教礼仪的变革。随着土地权、政权的下移,周代的宗教礼仪旧制亦遭破坏。周礼规定祭天与封禅是天子的特权,一切诸侯均无此殊荣。但至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并欲往泰山封禅,甚至鲁国大夫季氏亦擅用周天子的舞乐,孔子对此不满,攻击季氏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并认为当时已礼崩乐坏。周代国家宗教礼仪的破坏,说明了神权已随政权之下移而下移,王室独掌最高神权的特权已经发生了变革。
③神职人员地位的下移。周代的宗教神职人员卜、祝、宗、史曾垄断宗教礼仪与文化。春秋以后王室与公室相继衰落,无力供养他们,这一批以神职为业的士人逐渐流入民间,有的为贵族行宗教婚丧礼节,有的隐居深山, 寻求长生不老术,产生了神仙方术的宗教思想,更有一批在民间开私人办学之创举,广招弟子,传授知识,以讲学为生,为活跃学术、百家争鸣提供了社会基础。
周代国家宗教的最高神“天”被批判,礼崩乐破,神职人员流向民间, 说明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宗教信仰的动摇。在动乱的年代,诸子百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主张,当然也包括诸多新的宗教观与对国家宗教的批判,为后世的宗教发展与新宗教的产生提供了思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