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1】“125+125+125+12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四个加数相同,都是 125,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125+125+125+125=125×4=500.

【2】“四年级甲班有 6 个小组,每个小组 8 人,一共有多少人?”应用乘法意义说明此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全班分成 6 个小组,每个小组 8 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 6 个 8 的和,所以用乘法计算,即 8×6=48(人)。(解略)

【3】判断正误:两个数的乘积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在某种条件下,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大于这两个数的和,如 3×4=12, 而 3+4=7,则 12>7。但这并不具普遍性,有时候两数相乘的积小于这两数的和,如 2×1=2,而 2+1=3,则 2<3;有时候两数相乘的积又等于两数的和,

如 2×2=4,而 2+2=4,则 4=4。题目笼统地说,两个数的乘积大于这两个数的和,显然是不妥当的,所以本题应判为错误。(解略)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8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4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 5 倍,这时它们的积是多少?

一个因数扩大 3 倍,积就扩大 3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 5 倍,积就扩

大 5 倍。这样,积先扩大 3 倍,接着又扩大 5 倍,一共扩大了 15 倍。

80×(3×5)=1200。

答:它们的积是 1200。

【5】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8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4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 8 倍,这时它们的积是多少?

一个因数扩大 4 倍,积就扩大 4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 8 倍,积就缩

小 8 倍。这样,积先扩大 4 倍,接着又缩小 8 倍,实际积缩小了 8÷4=2(倍)。

80÷(8÷4)=40。

答:它们的积是 40。

【6】一个数分别同 8 与 5 相乘,把两个积加起来,和等于 325,这个数是多少?

由乘法分配律可知,一个数分别同 8 与 5 相乘,它们的积加起来应等于这个数与(8+5)的积。由此可求出这个数。

325÷(8+5)=25。

答:这个数是 25。

【7】125×17×8=?

因为 125 与 8 相乘积是一个整百数,所以运用乘法交换律调换 17

与 8 的位置,可使计算简便。

125×17×8=125×8×17=1000×17=17000.

【8】25×125×4×8=?

25 与 4 相乘积是 100,125 与 8 相乘积是 1000,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它们分别先乘,可使计算简便。

25×125×4×8=(25×4)×(125×8)

=100×1000=100000.

【9】125×75×64=?

75=25×3,64=8×4×2,用“25×3”与“8×4×2”替代 75 与 64,

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使计算简便。

125×75×64=125×(25×3)×(8×4×2)

=(125×8)×(25×4)×(3×2)

=1000×100×6=600000.

【10】(222+37)×3=?

根据乘法分配律,先把 222 和 37 分别与 3 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计算较为简便。

(222+37)×3=222×3+37×3=666+111=777.

【11】98×26+98×74=?

乘法分配律的一般形式是(a+b)×c=a×c+b×c,据此进行逆向思考可得 a×c+b×c=(a+b)×c。用这种方法计算本题要简便些。

98×26+98×74=98×(26+74)=98×100=9800。

【12】 102×45=?

102=100+2,用“100+2”替代 1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要简便些。

102×45=(100+2)×45=100×45+2×45=4500+90=4590

【13】 1001×1001-1001=?

此式可看作是 1001 个 1001 减去 1 个 1001,得 1000 个 1001。

1001 × 1001-1001=1001 × 1001-1 × 1001=1001 × (1001-1)=1001 ×

1000=1001000.

【14】 98766×98768-98765×98769=?

乘法中的几个因数很接近,运用乘法分配律将“98766×98768”改写成(98765+1)×98768,“98765×98769”改写成 98765×(98768+1),再进

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98766 × 98768-98765 × 98769=(98765+1) × 98768-98765 ×

(98768+1)=98765×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98768-98765=3.

【15】 1991×19901990-1990×19911991=?

将“19901990”改写成 1990×(10000+1),“19911991”改写或 1991

×(10000+1),然后再计算要简便些。

1991×19901990-1990×19911991=1991×1990×(10000+1)-1990× 1991×(10000+1)=1991×1990×10001-1990×1991×10001=0。

【16】 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A=987654321×123456789,B=987654322×123456788

根 据 乘 法 分 配 律 得 : A=987654321×(123456788+1)=987654321×123456788+987654321 B=(987654321+1)×123456788=987654321×123456788+123456788

在 A、B 两式中,因为 987654321>123456788,所以 A>B。(解略)

【17】 育红小学学生做广播操,他们排成 32 行,每行人数同样多。小华排在第 8 行,从前数是第 9 人,从后数是第 12 人。做广播操的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出做广播操的共多少人,先要知道每行有多少人。由题知,小华排在第 8 行,从前数是第 9 人,说明小华前面有 8 人;从后数是第 12 人, 说明小华后面有 11 人。那么,这一行就有 8+11+1=20(人)。

(9-1)+(12-1)+1=20(人) 20×32=640(人)

答:做广播操的一共有 640 人。

【18】 一个儿童服装店一天卖出同样的童装 50 套。上午卖出 28 套,每套 45 元。照这样计算,上午比下午多卖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要求上午比下午多卖多少元,可先分别求出上午卖多少元,下午卖多少元,再把它们相减。也可以这样想:先求出上午比下午多卖多少套,进而求出上午比下午多卖多少元。

一 45×28=1260(元) 50-28=22(套)

45×22=990(元)

1260-990=270(元) 二 50-28=22(套) 28-22=6(套)

45×6=270(元)

答:上午比下午多卖 270 元。

【19】 一个学生做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上的“4”看作“1”, 积得 525,实际积是 600。这两个因数原来各是多少?

学生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上的“4”看作“1”时,则这个因数减少了 3。如果设一个因数为 a,另一个因数为 b,则它们的积是 a×b,根据乘法的一个运算性质(即乘法分配律的推广)可得:(a-3)×b=a×b-3×b。这就是说,当一个因数减少 3 时,则它们的积就减少另一个因数的 3 倍。由题知, 实际积是 600,学生把“4”看作“1”后积是 525,则 600-525=75,这个 75 就是另一个因数的 3 倍,由此可求出这个因数。

600-525=75,75÷3=25,600÷25=24。

答:原来两个因数分别是 25 和 24。

【20】 △、□、○代表三个数,并且

△=□+□;

□+□=○+○+○+○

△+□+○=350.

求:△=?□=?○=?

由□+□=○+○+○+○可知,□=○+○;又△=□+□,则△=○+○+

○+○;根据△+□+○=350 得:○+○+○+○+○+○+○=350,这样可求出○ 是多少,进而可求得△、□各是多少。

○=350÷7=50;△=50×4=200;□=5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