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居室——建筑与起居

《诗经》“大雅·緜”记载古公亶父甫到达周原时的情形,是“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据郑笺,所谓“陶穴”是“凿地曰穴,皆如陶然”。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古代的居住遗址,处处有半地下式的窟穴,当即郑玄所谓“凿地为穴”的居室。殷墟半地下居室,及客省庄二期的居室(图版 29), 也甚多例证。

沣西张家坡发现的十五座西周早期居室,都是这种挖在地面下的土穴(图版 30、31)。土穴有深浅二类。浅穴为长方形,只残存一间。房间的大小是

2.2 公尺×4.1 公尺,坑壁即室墙,最高处为 1.4 公尺,高及人肩。墙根及地面都用火烧硬。房中偏东有一圆柱的柱洞,当系架设屋顶之用。西壁偏北, 当系寝卧之际,称为“奥”的角落,此处壁上有小龛,当系置放物件之用。靠南墙中部有一凹下的椭圆形小火坑,是“灶”的地方。房内北部有路土, 可能出口在北边。

深穴作圆形,直径都在 5 公尺以上,深 2 公尺以上。有一个椭圆形居住

遗存,口径 7.8—9.5 公尺,坑壁最高处有 3 公尺。房间的面积是浅穴的三四倍,深度加一倍。出入口是一条向南斜坡走道。坑底北壁下有一半圆形浅火坑,是炊食及取暖之所。坑底偏南有一条隔墙的墙根,分居室为南北两半, 中间有一宽 1.2 公尺的小门,以资互通。这是外堂内室的雏形了。居住遗址

附近还有很深的深穴,或为长方形,或为椭圆形,长方形的口部为长 1.6—

2.4 公尺,宽 0.7—1.05 公尺,椭圆的直径 1.3—1.95 公尺。有深穴,深达 9 公尺,尚未到底。深穴坑口规整,四壁也颇光滑,并有对称的脚窝。这种深穴,有的可能是水井,有的可能是储物的窖穴。因为口部甚小,出入不方便, 必非居住之用(考古研究所,1962:73—78)。

左:F4 平面图 1.大柱洞 2.小柱洞 3.窖穴 4.灶右:F3 平、剖面图 1.大柱洞 2.斜住洞

图 46 河北磁县下潘汪西周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基

河北磁县下潘汪发现的西周房基,也都是半地下穴。其形状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长方形房基两座(图 46),其中之一的面积是 3.98 公尺×2.47 公尺,穴深 1 公尺。穴地上涂草泥。经火烧硬。在房内和墙外发现大小柱洞

十六个,分布并不成规律。中间偏东有一大柱洞,直径 22 公分,深 38 公分, 可以植入不小的木柱。房基四周各有一小柱洞,西北西南又各有小柱洞。这一组柱洞足可撑起屋顶。灶坑在东南角,挖入土墙。北墙根的地面有一个圆穴,内存工具,大约是储物的窖。另外一座房基,略成圆角的瓢形,长 3.4

公尺,宽 2.13 公尺,深 0.84 公尺,房内地面也经火烧,坚实光滑。东部有

两级台阶,应是出入口。柱洞九个,中间一柱洞最大,直径 18 公分,深 14

公分。西南与西北角有斜支的柱洞。圆形房基三座。其中一座直径只有 2.5

公尺,门向东北,有台阶,中心柱洞直径 16 公分,深 8 公分。穴壁经修饰,

涂有黄土细泥。另一个圆形土穴,直径 2.65 公尺,坑壁残高 1.16 公尺,原来的深度可能还深些。南墙有门,门外经土坡斜入门内。室内靠东壁有小灶, 并有一陶瓮,半埋在地面下,当是水缸,或粮缸(河北省文物管理处,1975:

99)。类似的屋室遗存,在北京刘李店、邯郸邢台寺、洛阳王湾、沣西张家坡等地西周早期以至东周初期的遗址,常有发现(图 47)。遗址内常有简单的生活用具及工具出现,淬西张家坡的土穴遗址附近就有手工业作坊出现。大概这种土穴是西周农民工人的住所(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9:188

—189)。

由柱洞的大小及部位推测,土穴的上面应是四阿式的或圆锥式的木柱草顶,房屋低矮简陋。现存西周文献史料中,没有对于平民居室的描述。《左传》襄公十年,贵族讥微贱人家为“筚门闺窦之人”。筚门是柴扉,闺窦是在夯土墙上凿壁透光,上锐下方,甚至没有窗框。这是春秋中叶,一般贫户的屋室情形。西周浅土穴在地面与屋顶之间,也很可能有一段土墙,作为“闺窦之处”。战国时代的情形,有比较清楚的描写,可借来推想西周时代一般贫户的生活。据《庄子》“让王篇”:“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以这一段文句来悬想半地下穴的情形,虽不中亦不为远:小小土室,柴扉零落,用桑树的树干作为门轴,上面是草束覆蔽的屋顶,破了底的瓦罐放在夯土墙中,当作窗户,用破麻布或破毛毯塞在门缝窗缝里挡寒气,也挂在二室之间,稍为分别内外。下雨天,屋顶漏水,地面也因为是挖掘在地面以下,进水是免不了的。大致由新石器时代以至战国,最差的居室,就始终停在这个水平之上(许倬云,1976:519)。在西周,大致是最穷的人住这种半地穴的居室了。

图 47 西周晚期房屋的平面、剖面图

地面上的建筑,以夯土为最重要的建筑方式。中原的黄土,土质细密, 加力压紧,就可坚致。《诗经》“大雅·緜”形容周人在岐下建都的情形, 已在本书第二章引述:先用绳子量划地基的直线,然后运“版”来筑堵,建筑宗庙与宫室。运土的小车轧轧的响,夹杂着投土入版的轰轰声,版筑时的咚咚声,削平土墙上凹凸不平处的砰砰声。近百座宫墙都在夯筑,鼓声不绝, 让工人跟着节奏工作。

岐山凤雏村出土的大型建筑遗存,大约正是周室在未至岐下建都时的宗庙或宫室。“緜”诗中描写的建筑工作,也许就包括这一座房屋的工程。本书第二章,已对这座早周宫室的遗存,有了详尽 的介绍。若以假想的复原来看,凤雏村的甲组建筑遗存是一座四边可以走通的大院落。前面有门塾,两边东庑西庑,各有八间小室。中央是堂,面对着前庭,堂后面经过廊道穿越后庭,而连接后面的内室三间。墙是夯土坚筑,堂室都在筑高的房基上,房基也经夯实。房屋是用复杂的柱网,构成高耸的屋架,在中堂是一个四阿的屋顶,两庑是两厦的屋顶(所谓两坡悬山顶)。整座建筑,格局规整,前中后三进,左右对称,堪称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的早期典范(图 48、49、50)(傅熹年,1981)。

图 48 凤雏村西周甲组建筑基址复原图方案 1

王恩田用凤雏村建筑遗址来比对古籍中材料,斑斑可考。凤雏村的宫室占地南北深 45.2 公尺,东西广 32.5 公尺。按古籍中所用的名词,这座宫室建筑由屏、门、塾、中庭、大室、东西庭、寝、

图 49 凤雏村西周甲级建筑基址复原图 方案 2

图 50 凤雏村西周甲组建筑复原鸟瞰图 方案 1 及 2

闱、东西厢、阙、庑共十一个部分构成。大门外的一道短墙,应即《尔雅》“释宫”的屏或树。屏与门之间的地步,“释宫”称之为“宁”,又称为“著”,

《诗经》“齐风·著”,那位女郎吩咐情人等候的地方,即是门屏之间的著。屏外的广场,则是大庭,也可称为外朝,是大朝会时聚会的地方,平时则任人通行。大门两侧有柱,当然也就有屋顶覆被。门道中间有三个柱洞,当是安置门扉及门所用。门塾是门旁两侧各有房三间,与《尔雅》“释宫”相符, 也是《仪礼》“士冠礼”、“士丧礼”举行卜筮的地方。中庭即是门内的大院子,金文中屡见“中庭”,是举行册命及赏赐的地点。中庭北有三组台阶, 东为昨阶,西为宾阶,均见礼经。东西各二组台阶则是侧阶。那座大堂则是大室,是整个建筑的中心,也是礼仪活动中最主要的地点。堂后两个小庭, 亦即所谓东西庭。堂后的一排房屋,可隔为三间或五间,是即“前堂后寝” 的寝,如系宗庙,自然不是燕处之所,而是“荐新”的地方。金文中也有在宗庙的寝举行“乡礼”的记载(如师遽彝)。寝的两侧,北墙上升两个小门, 称为闱,妇人出入经此便门,东西两厢各有七间房门,或称厢,或称■,是待事之所。东西两列房舍,最南一室,突出门塾之外,据王氏假定,当是对峙双阙的位置。中庭及堂四周围绕的回廊,则称为庑,也是宫室宗庙建筑常见的部分(王恩田,1981:75—77)。凤雏村甲组遗址的东边已发现宽大的宫墙遗址,足见甲组位在东侧。甲组的西边发现了乙组建筑,甲乙两组之间有墙隔开。乙组的前堂基础更具规模,比上述甲组的前堂更大,两侧前方则并无房屋。如按传统“庙在寝东”的说法,上文描述的甲组建设,应是宗庙, 而发掘报告尚待发表的乙组建筑,应是先人居住的寝宫。凤雏房屋的规模广大,其出土卜骨似为王室文书;由此两点推测,凤雏村的遗址群大约是周代早期的王家宫室(尹盛平,1981:13,15)。

离凤雏村遗址二公里半的扶风召陈村,也出土了一群大型建筑基址(图版 32)。遗址范围很大,现在还只整理了一小部分。遗址也当是王室宫殿, 时代为西周中晚期,正可接续凤雏村早期遗址的线索。召陈村建筑遗存,至少可以有两组前堂后室的组合,及一个单独的大堂(尹盛平,1981:13)。现在发表的资料是这一座单独的三号房基,是一座高台建筑,夯土台基高出地面 70 公分以上,房基面积 22 公尺×14 公尺。房基上有四排柱础,础底是

大块卵石,础径约 1 公尺,可见其原来支柱之高大。中室是方形,以中柱为

圆心画圆形,可以通过八个柱基,而且中柱特别粗大,直径达 1.9 公尺。由此推测,这一间大堂的中堂部分,在四阿顶的上面另有一层重叠的圆屋顶, 当是金文中所谓太室(图 51、52、53、54)(尹盛平,1981:17;周原考古队,1981;傅熹年,1981A)。

召陈村遗址有几处卵石铺成的散水面,是没有排水暗沟以前的排水设备。召陈建筑群出土的瓦种类很多,有板瓦及筒瓦,都有瓦钉或瓦环以固定其位置。不仅召陈有瓦,客省庄、洛阳王湾、北京董家林等地都有泥条盘筑拍制的瓦片;客省庄更有尚未烧制的瓦坯(图版 33、34)。凡此均说明了西周中期至东周初期,建筑用瓦,已相当普遍。大致西周以前房顶用草,西周早中期可能开始在屋脊等重要部位用瓦,西周晚期以后则大部分盖瓦了(周原考古队,1981;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9:186—187)。最近在扶风云塘的西周灰窖中,又发现大型陶砖,体积是 36 公分×25 公分×2.5 公分,

质地坚硬,与陶瓦同样的陶质。砖的反面四角都有乳钉,据推测可能是用来贴在土墙外面,以保护墙面。这是西周砖块的第一次出土,更增加了有关西周建筑的知识(罗西章,1980)。

上文介绍了简陋的半地下居住穴及复杂的宫室宗庙建筑群。两者的中间,应有普通的平房。只是至今西周考古资料中还缺这一环节。最近商丘出土的平房,属于商代早期。这一批九座房址,

图 51 扶风召陈西周建筑遗址各建筑外观示意图图 52 召陈 F5 复原设想平面之一

图 53 召陈 F5 原状初步设想──四阿瓦屋

图 54 召陈 F3 遗址复原图之二──上层圆顶

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在地面夯筑一个台基,略略高出地面,四周是斜面, 作为散水用。夯土台上则是三间排房,中间高于两侧的边间。土墙是先挖墙壁基槽,顺槽用草泥垛成墙壁,内外壁修平,内壁面抹一层草泥,表面用火烧烤,成为红色,然后再涂抹黄色泥浆,各间并不互相通连,都各自向外开门。屋顶先用原木为檩,用芦苇束作为屋椽,紧密叠压,上面再加涂草泥屋面。以其中一座排房为例,中间的面积是南北宽 3.3 公尺,东西长 5.4—5.8 公尺,内有短墙,隔出西北一间小间。东南角是长方灶坑。地面都用草泥抹涂再经火烧硬。东西两侧间,都只有东西长 2.6 公尺,南北宽 2.3—2.7 公尺, 地坪低,面积小,估计其屋顶也比正室为低矮。

第二类房屋无夯土台基,只在地面用黑色草泥土垛成墙壁,地面也经火烤。第三类房屋是一座建在生土上的圆形小房子,直径仅 2.6 公尺,但室内有灶、坑,显然也是居住用的建筑(考古研究所等,1982:49—54)。商代的建筑不能当作西周建筑。然而商周的窖穴居住形式并无大改变,西周宫室建筑则大有进步,西周的平民居住的平房,应在商代这个形式上有所改进, 却也不见得有很大的变化。

北方用夯土及垛泥建屋。东南潮湿,土质又不够坚致,泥屋未为适宜。因此长江流域至今有木结构建筑的传统。在湖北荆门、圻春等地都曾发现西周木构建筑的遗迹(图版 35)。兹以圻春毛家嘴的木构建筑为例。这批遗存在水塘底部发现。在 5000 平方公尺的范围,发现了两处遗址。一处有三组房屋,每组都为八公尺长,四、五公尺宽。木柱成纵列及横列排列,相距二、三公尺。另有几十根细木柱,及一节木板墙,地上有大块平铺的木板,并有木制楼梯的残迹,当是成组的木构楼房(考古研究所等,1962A)。

西周房屋的内部陈设,大致以席与几为主。室内设席,是以登堂入室都须去屦。古人量度房间面积,也以几筵(席)为单位。一筵九尺,《周礼》所谓“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周礼注疏》:41/15

—16)以《尚书》“顾命”为例,堂上铺设的情形,门内设屏风与幄帐,靠南的窗间设蔑席黼纯(桃枝竹制的席,饰以白黑杂绘)、华玉仍几(饰彩玉的凭几);西面是厎席缀纯(镶边的蒲席)、文贝仍几(饰以贝壳的几); 东边是丰席画纯(彩色为画的莞席)、雕玉仍几(刻玉的几);靠北边的是笋席玄纷纯(黑边的篾席)、漆仍几(漆几),陈设不外是一些竹席蒲席,

即使天子御用,也不能说是舒服。室有幄帐,则大约不但西周有之,晚至春秋战国甚至秦汉,都有此设备。室外更不用说,必以帷帐为幄了(许倬云, 197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