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谈西周文化发源地问题——与许倬云教授书

倬云教授左右:前承惠赐大著增订本《西周史》,经细心拜读一遍。又荷远颁英文本巨册,至深感谢。顷得 8 月 25 日手书,谦光下逮,承命提供读后意见,敢贡一得之愚,以俟采择。大著初步综合考古文献两方面最新资料与论点,再加仔细分析,钩玄撷要,有裨于来学,沾溉无量,不待弟之饶舌。其中最基本之先周文化发源地及周人来历问题,公采用钱宾老早年之山西说及邹衡较近之光社文化说,糅合以畅论周人先世,发迹于山西,再伸展及于关中地区。此一观点,愚见期期以为不可。由于国内外尚有不少学者,仍为钱说所囿,故不惮◻缕,述其理由如下,以备商榷。

考古学界关于先周文化之探讨,从 70 年代以来,由于出土文物之丰富产生两种不同看法:一种受钱说影响,认为先周文化可能来自山西太原一带的光社文化,邹衡主之;另一种认为先周文化应来自陕西本地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尹盛平等主之。80 年代以后,新资料陆续发现,以上二说均不能取得地下遗物之有力支持,已为人所扬弃。最重要的是碾子坡遗址之发现,此一文化层面分布于泾水上游,自甘肃平凉、庆阳各地遍及六盘山陇山地带,足为文献所述早期周人居豳,提供考古学重要之实证。李峰《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一文,曾作综合性的论述,想必注意及之。大著页 35 引钱说以

为豳、邠古今字,皆得名于汾水,汾水有一条古水,古公因之得名,又据《水经·涑水注》,闻喜附近有周阳故城,汾口两岸有韩城之周原堡,万泉县内井泉百余,正合“近彼百泉”的景观,周之得名,正在此区。钱氏喜取晚出同名资料作为民族迁徙佐证,陈槃兄在其《春秋列国譔异》第七册骀及岐两条,有所辨正,如钱氏列举闻喜之姜嫄墓后稷陵,皆出后代好事者之附会, 了不足信。槃庵历举四事以正钱氏周阳所在之岐出于移殖一说之非,论证碻凿。余谓周语、周本纪具称不居戎狄之间,《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不窋故城在广川弘化县南三里。”《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三云:“庆州,古西戎地,⋯⋯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是也。”又《顺化县》下云:“不窋墓在县东二里。”公刘居豳,即唐之邠州,《元和志·三水县》下云:“古豳城在县西三十里公刘始都之处。”唐人之说,非无根据。周原出土甲骨所见地名,如毕公、密、周方诸纪载,均足证明旧说之可信,不必读邠为汾, 牵涉到山西之汾水。至于古山古水,考《水经注·涑水注》云:“汾水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故城西黄阜下。”杨守敬疏云:“通鉴:李渊入临汾郡, 宿鼓山,胡(三省)注:鼓山在绛县北,鼓、古音同,盖即古水所出之黄阜也。一统志:古水在绛州西北古山下,亦名‘鼓堆泉’。”盖古山原亦称鼓山、鼓堆,与古公无涉。我于 1981 年在山西旅行一整月,曾至绛县访碧落碑, 在夏县谒司马光墓,越中条山至盐池,涑水地区踏查所至,知非周先世活动之地,钱说纯出忖测,更证以近年泾水上游先周文化各出土实物情况,钱说已无商榷之必要。弟建议大著第三版宜从槃庵兄观点,删去山西一说,未知尊意以为然否?

又近年刘起釬论姬姜与氏羌关系一文,仍依旧说,主张周族原居泾水东漆沮二水区域。惟彼谓周出于氏,以周、氏二字音同纽,余无他证,似不可信。周与羌之关系,兄论之仍有未尽,有待进一步之探索耳。书覆,并颂著祺

饶宗颐白1992 年 9 月 10 日

(原载《二十一世纪》1992 年 12 月号总第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