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寻找走出粮食困境的办法,陈云对发展化肥情有独钟
1960 年秋预计,当年全国粮食产量剧减,将从 1958 年的 4000 亿斤减为
2870 亿斤,人均占有粮食将从 612 斤降为 430 斤,还低于 1952 年 570 斤的水平。陈云对粮食情况深感忧虑。在提出进口粮食渡过难关的同时,他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发展化肥工业,促进粮食增产上。
陈云对发展化肥促进农业增产非常感兴趣。1957 年陈云曾经研究比较过国外农业增产的途径,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苏联和美国为代表,人少地多,走的是扩大耕地面积之路,一种是日本和联邦德国为代表,人多地少, 走的是扩大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陈云感到,中国虽然国上面积大,但是人口也很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得很,农业增产只能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年恢复时期,陈云把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希望放在土改上,后来又对发展农业互助合作寄予了很大希望。因为那时候国家要恢复经济、要搞工业化,农业投资不可能搞很多,只能尽可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尽可能合理组织各种生产要素来提高生产水平。经过几年实践,陈云认识到,这些辽只是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1957 年,陈云提出,发展化工和水利事业,可以对农业增产起很大作用,
其中发展化肥是农业增产最快、最重要的一条,年产 100 万吨化肥,只要 10
亿元投资,可增产粮食 300 万吨即 60 亿斤。同样增产这么多粮食,用开荒的
办法,需要投资 15 亿元开 3000 万亩土地。
1957 年以前,陈云觉得发展化肥希望不大。苏联为中国设计年产 7.2 万
吨的化肥厂,需要建设 5 年才能投产,国内还不能制造设备。农用肥料主要
只能是靠养猪积肥。到 1957 年的时候,情况变了。化肥厂的重要机器和部件, 比如高压反应筒和高压压缩机,都试制成功了,只缺一些特殊钢村。化肥的原料是煤炭、硫铁矿、百膏和食盐等,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都可以供应。
1957 年 2 月化工部提出大量发展化肥的意见以后,1 个月前才成立的、陈云当组长的中央财经工作五人小组就同化工部多次研究,并召开了各机械工业部门的会议,准备从当年下半年开始,经过一年半的试制,做出成套设备的标准设计, 1959 年大批制造,1960 年装配,然后大量投人生产。发展化肥,促进农业增产的思想还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
1959 年和 1960 年在化工部的技术指导下,开始建设了一批年产 800 吨
和年产 2000 吨合成氨的小型氮肥厂。到 1960 年底,年产 800 吨的厂已经建
成投产 20 多个,其中 5 个生产比较正常;年产 2000 吨的厂已经建成投产 7
个,其中 3 个生产比较正常。
陈云原来对年产 800 吨到 2000 吨的小化肥厂很感兴趣。他曾派人到几个小合成氨厂了解了情况。
1960 年 7 月 21 日,陈云在北戴河对化工部领导说,“现在看来,小合成氨厂有两大革命,第一,不需要氨加工,而用氨水直接施肥,这样就可大大节省硫磺或其他原材料;第二,这些小设备各省市都可以制造,便于推广。”但是,小化肥厂设计还没有过关,当时已有人批评小化肥厂“太娇气”,
碰不得,像王孙公子,像林黛玉。陈云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也很担心,他鼓励大家进一步改进,不要怕失败。他叮嘱化工部每个月向他报告一次关于小化肥厂的工作情况。陈云设想大量地、普遍地建设小型氮肥厂,觉得小型氮
肥厂需要的重要材料比较少,设备制造比较容易,省属机械厂就可以承担制造任务;适合农村分散的条件,易于满足各地方对氮肥的普遍需要,有利于调动各级地方以至某些人民公社发展化肥的积极性;建设的时间短,发展快。他夸奖说:看来 800 吨是好的,将大化小,照葫芦画瓢,这是别人没有干过的,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绝顶聪明的,应当得“勋章”。
1960 年 9 月间,陈云不顾病体,前往天津、河北视察, 10 月间又视察河南、安徽和江苏,所到省市,陈云同各省市的书记、省市长,都作了详细的交谈,对粮食减产情况了解得十分深入,对粮食减产的严重性作了重要阐述,并对各省市的负责人提出了农田水利建设和小化肥厂建设问题。
在这次视察中,陈云对当时小化肥厂的建设情况,以及已建的南京、上海、芜湖等地的建厂过程,用的哪个厂生产的设备和零件,是否好用,大化工厂如何帮助小化肥厂的建设,都了解得很具体详尽。
10 月末陈云去了上海,随同考察的王耕今回到北京,把跟随视察的情况和陈云的指示向国家计委党组写了报告,但报告中对陈云讲水利的东西讲得多,却没有讲小化肥厂的建设。计委主任李富春看了这个报告后批示:“按陈云同志指示办。” 1961 年计划中就列了治理里下河的水利项目,解决了里下河的排水问题。治理海河、黄河及淮河的工程也陆续进行。
陈云回京后,看了王耕今写给国家计委党组的报告,没有说什么。他的秘书周太和对王说,报告没有写小化肥厂的建设,陈云可能对此不很满意, 王耕今也感到这确是一个失误,但报告已送上去了。
随着对情况更深入的了解,陈云对小化肥厂的看法也有了改变。
当时,小型氮肥厂的建设和生产,在技术上还没有过关。即使是 8 个生产比较正常的小型氮肥厂,由于设备的质量不好,技术操作很难掌握,事故比较多,生产也辽不稳定,实际产量还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原料和动力的消耗都很大。小化肥厂技术要完全过关,还得作很大的努力,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反,年产 2.5 万吨或 5 万吨合成氨的大型氮肥厂,不论建设和生产,
在技术上都已成熟。大型化肥厂那时全国共有 6 个,分别设在大连、南京、吉林、兰州、太原、成都。这些大厂都已经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生产,而且一直很正常。建设这类大型厂的需要的各种主要设备和配套设备,除个别以外,国内已经试制成功,并且正式生产。到 1961 年底,可以争取制成 3 套年
产 2.5 万吨合成氨所需要的设备。
同时,大型氮肥厂可以节约劳动力,可以集中使用技术力量,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在这些方面,大型厂比小型厂都要优越。
当时也有人主张上一些年产 1 万吨化肥的中型厂。陈云对此也作了一些了解,经过比较,陈云认为,中型厂在技术上不如大型厂成熟。1959 年底在北京建成并投入生产的年产 1 万吨合成氢的中型厂,生产一直不稳定,产量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是由于氨加工的技术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氨的损耗比较大,而且成品容易分解,不易保存。
陈云感到,经过 1 年多实践的检验,证明自己当初关于小化肥厂建设的一些设想还缺乏充分根据。小型氮肥厂虽有它的优点。但是,由于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过关,还要继续试验,不断改进。在没有完全过关以前,不应该大量地:普遍地建设。
1961 年 3 月 4 日到 8 日,陈云听取化工部的工作汇报。谈到小化肥厂的
生产技术一直没有过关时,陈云讲,我们本来是想搞小的经济,可是搞了许多都没有搞成,反而不合算。小的可以继续实验,但不要搞大多项目了。
当时化工部准备推广 1 万吨的中型化肥厂,要陈云定夺、签字。陈云说中型厂技术上也没有过关,还不能立即大量推广。
这样,只能选择上大型化肥厂。陈云拍板:大的过关了,搬的是外国的技术。现在搞大的和老太爷一样,稳稳当当,我们要的就是实际,大化肥厂无非设备、材料多要一些,可以先搞一批,从进口方面解决。
陈云说,要把试验研究同推广分别开来。一方面试验研究要敢想敢说敢作,经验教训是要的,老头子头发白了就是碰钉子碰出来的。另一方面,具体做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摸着石头过河,推广必须是成熟的东西。
1961 年 4 月 4 日到 10 日,陈云在杭州召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化肥小组和有关部委及地方生产部门一些人士。
陈云在座谈会一开始就讲,真正增产粮食还要靠化肥和水,中央一致意见是多搞、快搞化肥。把加速发展氮肥工业列为工业支援农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个座谈会就是讨论为实现这个任务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氮肥厂的规模是搞小型的,还是搞大型的?第二个问题,氮肥厂建设的部署, 是把现在已经铺开的十几个点全部列入年度计划齐头并进,还是集中力量分批进行,每年建成 20 万到 25 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
在几天时间里,总共开了 6 次会。陈云鼓励大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说:你们不要怕讲话,有些人讲话不痛不痒,怕犯错误。讲话总是要有些机会主义或盲动主义的,讨论问题一边倒不行。不要怕左或右,如果有人说你们右了,我来承担;将来要开除党籍,就找我好了!
经过详细砰究讨论,会议提出了化肥工业发展的方针性意见:在 1962
年到 1964 年这 3 年年,氮肥厂的规模应该搞大型的,建设的部署应该是集中
力量,每年建成年产 20 万到 25 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
1961 年 5 月 16 日,陈云为中央化肥小组起草了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报告汇报了杭州座谈会关于发展化肥工业的方针,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重要建议。
在氮肥的品种问题上,这个报告建议,由于硫酸的资源和产量的限制, 在某些地区硫酸根还容易破坏土壤结构,不宜于过多地生产硫酸铵;碳酸氢氨和尿素还在小规模试生产阶段,也不能大量推广;在今后两三年内应该主要生产硝酸铵。
在化肥工业布点问题上,报告建议,应该尽先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粮食的高产区布点,然后分期分批在其他地区布点。
这样布点,就要把经济作物的分散产区和粮食的一般产区的氮肥工业建设加以推迟,即使是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粮食的高产区,也要分成若干步骤来进行。这同全国各地都希望普遍地发展氮肥工业的要求,是有矛盾的。但是按照当时材料、设备和技术力量等条件,只能这样做。
陈云指出:过去的经验证明,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势必把有限的材料、设备和技术力量分散使用,使建设期限拖得很长,不能按期形成生产能力, 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实行集中力量、分期建设的方法,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缺点,大大加快建设速度。
陈云在报告中还提出,为贯彻执行上述方针,争取大型氮肥厂建设计划的全部完成,建议采取如下几条重要措施:
第一,进口重要材料。
陈云指出,建设一个年产 5 万吨合成氨的厂,包括自备电站、自备焦炉、
硝酸铵加工设备等在内,需要各种重要金属材料共约 1 万吨。这些材料,目前国内生产不足,或者不能生产,必须从国外购进,应该列入国家年度进口计划,并确实保证所需要的外汇。这是能否完成今后 3 年氮肥厂建设的关键。
据当时化工部计算,一个年产 5 万吨的合成氨厂需要的重要材料,约需
要外汇 320 万美元,5 个厂共需 1600 万美元。进口这些重要材料建设氮肥厂, 比进口粮食有利得多。320 万美元只能购买 4.5 万吨粮食,很快就吃完了。而用来购买重要材料建设一个年产 5 万吨的合成氨厂,生产的化肥每年可以增产粮食五六十万吨。
为了组织这些重要材料的进口,陈云建议由化工部、一机部、外贸部成立专门的进口小组,决定进口的详细货单,并进行其他各种准备工作,争取于 5 月底 6 月初派人出国订货,根据品种规格成套分批定足。进口重要材料的数量,除保证本年度的需要外,要逐步做到有一年的储备。这些进口的材料,由化工部设立专门仓库保管,保证专村专用,以便氮肥厂的设备制造和建设工程能够按计划进行。
第二,定点制造设备。
力保证氮肥厂设备的正常生产和成套供应,过去制造氮肥专用设备的工厂,应该继续担任原定的制造任务,同时必须由一机部指定一批工厂,给氮肥厂制造通用设备(如制氧机、冷冻机、鼓风机、阀门等)和各种电气设备, 以避免氮肥厂所需要的通用设备不能保证供应或者不能如期供应的现象。
陈云在报告中还建议,在定点制造以后,化工部和一机部负责供应专项材料,制造厂就可以按期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供应,并不断地提高质量。另外,原来由三机部所属工厂承担的制造氮肥设备的任务,仍应由三机部继续承担,几年内不变。
第三,成套供应氮肥设备。
氮肥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协作关系很复杂。为了保证氮肥厂建设的顺利进行,陈云提出,必须按照大型合成氨厂设计文件中的设备清单,组织设备的成套生产和成套供应;同时,必须扩大氮肥设备的成套供应的范围,即除了要保证氮肥主要生产设备和全部辅助车间的设备能够成套供应以外,还要保证有关的洗煤、炼焦、电站、交通运输和公用工程等所需要的设备,都能够成套供应。
陈云在报告中建议,国家计委把大型氮肥厂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全部成套设备列入计划,由一机部成套总局负责保证供应。氮肥设备的配套产品, 凡不属于国家和有关部统一分配的机电产品,以及需要向市场采购的五金、电气器材(所谓三类物资),应由物资总局、商业部分别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供应。在氮肥设备实行全部成套供应,并把这些供应关系固定下来以后, 大型氮肥厂的建设单位可以不再参加全国机电产品的订货会议。
第四,保证国内材料的供应。
建设一个年产 5 万吨合成氨厂所需要的各种金属材料共约 3 万多吨,其
中由国外进口的将近 1 万吨,由国内生产供应的约 2 万多吨,陈云在报告中提出,这些国内生产的材料,应该由一机部和化工部按照每年氮肥厂建设的需要计算数量,经国家计委核定分配指标,列入年度计划,确保供应。制造设备的材料要提前半年预拨,专料专用,直拨到厂,以便尽早制造设备。供
应的材料,特别是铸造生铁,必须是合乎规格的,以保证设备的质量。第五,消除配套设备制造中的薄弱环节。
当时全国对制氧机、冷冻机、压缩机、高压阀门、中压阀门、大电动机的需要量很大,但是产量少,供不应求。这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薄弱环节。陈云建议,为了不致因为保证氮肥厂建设的需要,而使其他部门的建设
受到影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扩建原有企业和加强新产品的试制,在两三年内提高这些设备的制造能力。这一工作,由一机部提出具体方案,报请国家计委审查批准后实施。
第六,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 “大跃进”中,化肥厂建设贪多图快,盲于冒进很厉害,陈云为此提出,
以后建设大型氮肥厂,除了做好设计计划任务书,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以外, 必须按照先材料、再设备、后土建的次序进行。首先必须组织好重要材料的进口和国内材料的供应;在材料供应完全落实的基础上,组织设备的制造和成套供应;然后,再安排工厂建设进度,组织上建施工。陈云说,根据过去的经验,这样做,不但不会推延建设时间,反而会加快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中央不久就批准了这个报告。
1961 年 5 月 5 日,为了具体落实杭州座谈会的建议,陈云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确保氮肥厂建设和生产所需物资问题。他还督促化工部组织人员出国考察进口材料,要求在材料上船到卸车入库各环节都要派专人负责。
在外汇奇缺的情况下,他及时拨给了进口所需要的 1600 万美元外汇。后来发现一些重要材料漏订,陈云又很爽快地同意化工部补订。
由于及时明确了化肥工业的发展方针,周密组织化肥厂的建设和生产, 化肥工业迅速发展,在粮食生产恢复和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