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与“视野融合”

迦达默尔认为,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有限的,因而理解必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都必须受传统和成见的制约。这意味着,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下,处在某种“境况”之中。迦达默尔将其称之为“阐释境况”。“阐释境况”决定了理解的范围是有限的,即有一定的“视野”。“视野”

(Horizont)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尼采和胡塞尔引进哲学的,用来表示思维受其有限的规定性制约的方式以及不断扩展的规律性。在迦达默尔那里,视野标志着人从他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视野就是视觉的区域,这区域包容了人从某一特殊的、占主导地位的视点所能看到的一切。”①“视野”主要指人赖以理解事物的“前判断体系”即从传统和成见中接受的经验和知识。这种前判断是对意义和真理的预先期待。每一种视野都对应于一种前判断体系,即理解的预先结构。视野的不同,前判断体系也不同。迦达默尔认为,尽管每个人的视野不同,但决不会有封闭的视野,随着认识的丰富,人们的前判断体系发展了,视野也就改变了,反之亦然。

在迦达默尔看业,“人类生存的历史运动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决不会完全束缚于任何一种观念,因此,决不可能有封闭的视野。毋宁说,视野是我们悠游于其中,并随着我们而移动的东西。”①事实上,视野是不断形成, 不断发展,不断扩展的,永远不会固定下来。理解者和他所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野。文本总是展示了作者原初的视野(亦称“初始视野”),而对文本进行理解的人也具有现今的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野(“现今视野”)。两种视野之间存在着各种差距,这种由时间距离和历史条件造成的差距是任何理解者都不可能消除的。理解不可能像古典阐释学所要求的那样,抛弃自己的视野而置身于异己的视野,也不能把理解对象简单地纳入自己有限的视野。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野必须向理解对象开放,并进入他所要理解的文本的视野并随着理解的深入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我们在与过去接触,试图理解过去的文本时,总是同时也在检验我们自己的视野,即检验我们的“前判断”(成见)。在理解中,我们的视野将不断与被理解对象的视野相互结合,相互交融,因此,理解过程被迦达默尔称之为“视野融合”的过程。视野融合在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之间架设了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使二者能够最终达到一致。

视野融合后产生的新的视野,既包容理解者的视野,又包容了文本的视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的格局,但它同时又超越了二者的视野,形成一种全新的视野。理解既不是理解者完全放弃自我,而是从自我出发,不断扩展和丰富自己原有的视野,并与文本的视野合并,形成一种过去与现在、文本与理解的自我意识、传统与现代经验相互交流的新的意识整体。因此,理解是一个同化过程,它不要求我们把自己有限的视野强加给文本,从而导致将文本“现代化”的结果,而是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一个扩大了的自我。另一方面,理解者又必须超越自我的有限视野,才能从文本中接受一个异己的视野。同化就是理解者通过理解活动扩展自己的意识内容的过程。

① 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 286 页。

① 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 3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