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中期文化的特征及其分区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较早期文化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打制石器的技术有所提高,石器形状比较规整,类型比较确定,种类也有所增加,这都表明当时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较旧石器早期有

图 1—9 许家窑石器 1 .龟背状刮削器;2.3.凹刃刮削器;4.5.尖伏器; 6.喙形尖状器:7.雕刻器,8.小石钻。所提高。

正如旧石器早期文化已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一样,旧石器中期文化也有地方性差别,例如许家窑文化的石器同丁村文化的石器就大不相同。

大致说来,许家窑文化多小型石器,类型较多,加工不甚精细,小型刮削器占绝大多数(图 1—9)。丁村文化则多大型石器,石片角较大,加工较精,类型较确定,大三棱尖状器是其突出特点。

许家窑文化很明显是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北京人文化发展而来的。与许家窑文化相近的遗存,有北京周口店新洞和 22 地点,山西朔县后疙瘩峰、辽宁海城仙人洞和喀左鸽子洞等,与北京人文化系统的分布面基本一致。

丁村文化则是从匼河文化发展而来,其分布范围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与匼河文化系统的遗存分布面基本一致。

华南旧石器中期文化遗存至今发现甚少,仅贵州桐梓岩灰洞有十二件石制品,似与观音洞石器有些联系。至于甘肃镇原寺沟口和姜家湾等处的石器, 从总体特征看很难归入某一系统,但与许家窑石器较为接近而与丁村石器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