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文化

发现与分布 昙石山文化是因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的发现而得名的。遗址位于闽江下游,是一个高出江面 20 余米的长形土岗,旁边是闽江的冲积平

原。1954 年至 1965 年对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②,1974 年又进行了第七次发掘

①。昙石山有三个文化层次,中下层是贝丘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上层属青铜

时代。一般认为昙石山文化仅指中下层的文化遗存。

现知昙石山文化主要分布于闽江下游及沿海一带,经过发掘的重要遗址除昙石山外,还有闽侯庄边山下层、溪头下层①和福清东张下层等处。在闽西北的清流、光泽和闽东的霞浦等地也发现过类似昙石山文化的陶器,当是昙有山文化影响所及的范围。生产工具和经济 昙石山文化的生产工具有

石器、骨器和贝制器物(图 4—40)。石器大多经过磨制,但精磨的很少。器形

图 4—40 昙石山文化的工具和武器 1—4.石锛;5.石镰;6—8.蚌铲; 9.骨笄;10—16.骨镞; .18.石镞:19.陶网坠;20.21.蚌刀;

22—24,陶纺轮。有锛、斧、凿、铲、镰、刀、钺、镞等。锛的数量最多, 一般为长方形,横剖面呈梯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后者是昙石山文化中特有的形制。没有发现有段石锛,只有个别的有脊石锛。过去认为有段石锛是福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值得商榷。骨器主要有镞、凿、锥等。所谓贝制器,主要是牡蛎壳磨制而成,有的有两个穿孔,似可作铲用。陶质工具有纺轮、网坠和圆陶片等。

从昙石山遗址发现的动物遗骸,经鉴定有印度象、叶猴、棕熊、虎、狗、猪、牛、梅花鹿、水鹿等,水生动物有鱼、蚬、魁蛤、牡蛎、小耳螺等,爬行动物有鳖。但因未分层次,不知是否都属于昙石山文化。溪头下文化层出土的动物遗骸有象、水鹿、家狗、家猪、鳖、蚬、魁蛤、牡蛎、小耳螺等。有些偶蹄类动物头后骨骼有烧烤痕迹。结合生产工具来看,当时应有一定的农业,饲养猪、狗等家畜,同时进行狩猎和捕捞大量水生动物。

陶器的制造 在昙石山曾发现了一个烧制陶器的窑场,在一个 10 多平方米的范围内便发现七座陶窑,均依缓坡而建,窑门朝东或东偏南,大多保存较好。均为无窑箅的横穴窑,窑室直径 0.7—0.8 米,深 0.5—0.6 米, 上口略收呈袋形。窑内壁已烧成青绿色,至为坚硬,窑底有 2—3 厘米厚的灰

烬夹木炭块,火口旁则堆着 3—8 厘米厚的灰烬。火膛在窑室前方,平底拱顶, 斜坡通向窑室。有的窑火膛与窑室之间用大石封口。为解决没有窑箅的困难, 每个窑的窑室内均放置若干截尖锥状体的陶器作为支垫。像这种无窑算的陶窑,在我国史前文化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

昙石山文化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约占 80%,其中又有夹粗砂和夹细砂之分,颜色多灰色,其次是红色或红褐色,并有少量黄陶和黑陶。一般用泥条盘筑,口沿轮修,晚期有用快轮拉坯者。陶器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刻划纹、戳印纹和镂孔等多种,也有少量彩陶。有的是红陶绘深红彩,有的灰陶带把壶于细绳纹上也画麻点状红彩。

陶器造型以圈足器和圜底器为主,有个别三足器(鼎),未见平底器。一般无咀无流无鼻无耳,仅有个别的角状把手。器形主要有釜、豆、圈足盘、

② 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苏秉琦:《石峡文化初论》, 均载《文物》1978 年第 7 期。

① 以上年代均据达曼表进行树轮校正。

① 杨式挺:《谈谈石峡发现的栽培稻遗迹》,《文物》1978 年第 7 期。

壶、杯等,也有少数鼎、簋、罐和器盖。圜底扁腹釜、圈足豆盘和圈足壶, 是这个文化中数量最多并最富特征的器物。这里的炊器主要是釜,也有少数鼎,没有甑、甗一类器物,说明谷物类粮食有限,一般不会蒸食干饭(图 4

—41、42)。

图 4—42 昙石山文化晚期的陶器

1—4.杯;5.16.17.簋;6—8.豆;9.10.15.壶;11.鼎;12.13.釜;14.

罐;18.勺;19.碗。

埋葬习俗 昙石山第六、七次发掘共发现墓葬三十五座,溪头第二次发掘发现墓葬四十二座。两地墓葬的分布都比较密集,并有不少叠压打破关系。两处墓地都各分为两片,片与片之间相距 6—15 米不等,说明当时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假定每片墓是某个氏族在一定时期的死者,则整个墓地至少是属于胞族的。假如一片墓只是一个家族在一定时期的死者,则整个墓地可能属于某个氏族。

墓葬的排列不甚整齐,方向确有一定。溪头较早的墓头朝东南,较晚的则头朝西北,正好相反。昙石山多数头朝西南,少数头朝东北,另有几座头朝西北或东南的。无论成年人或小孩的墓塘都是长方形竖穴,边缘不甚整齐, 个别的有二层台,没有发现葬具。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也有个别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侧身直肢的(图 4—43)。

图 4-43 昙石山墓

24 平面图

较早的墓大约只有半数有随葬品,较晚的墓绝大多数有随葬品,每墓随葬品的数量也有增长。随葬器物以陶器为多,釜、豆(簋)、壶为最常见, 少数墓随葬石锛、石镞、陶纺轮等。M18 是溪头出土器物较多的墓,墓塘长2.4、宽 1.35 米。死者为一 42 岁左右的男子,头朝西北,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均放置在死者左侧,排成一排,计有陶釜九件,壶四件、豆、碗、杯各二件,簋、尊各一件,共计二十一件陶器,另在脚头随葬石铸一件。大多数墓随葬器物仅一、二件或三、四件,看来社会内部已发生财富的差别,只是这种差别还刚刚露头,也很有限。

昙石山文化的居民 根据对昙石山部分人骨的研究,比较接近于蒙古人种中的南亚类型,并具有一部分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特征①。男性平均脑量 1521 毫升,女性 1485.6 毫升。男性身高仅 163.5 厘米,远低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居民的身高,而与河宕西樵山文化居民的身高比较接近。

昙石山 M13 中一位 50 岁左右的男人拔除了上颌两个侧门齿,由此可知闽越的先人也有拔牙的风俗。古文献中虽没有闽越拔牙的记载,但有与闽越关系极为密切的台湾先民拔牙风俗的记载。例如《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三国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中,就说到夷州人俗,“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夷州就是台湾。清《台海使槎录》载:“哆啰社成婚,男女俱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以矢终身不易”。过去在台湾南部恒春垦丁寮和鹅銮鼻石棺墓中均发现过拔牙的人骨,证明历史记载不虚。而台湾土著居民多为越人后裔,放福建史前居民有拔牙习俗也是情理中事。

① 杨式挺:《试论西樵山文化》,《考古学报》1985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