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岩、圆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
芝山岩遗址与芝山岩文化 芝山岩遗址位于台北市士林区芝山岩一带, 附近有双溪与石角溪流过,遗址即在两溪交会的地方。芝山岩海拔仅 40 米, 顶上和坡下均是遗址分布的地方①。1979 年和 1981 年,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曾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在 圆山文化层之下,发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层,因此命名为芝山岩文化。
芝山岩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但磨制不精,同时还有部分打制石器。种类有砍砸器、斧、锛、凿、刀、杵、锤、磨石、镞和网坠等。骨角牙贝器也比较发达,其中骨器有锥、鱼叉、镞和两头尖的骨针。后者可能是钓针, 也可能是网针,总之跟渔业有关。角器系用鹿角制成,有角锥和角钩两种, 后者也许是角锄。
由于遗址所在地下水位较高,不少有机质材料得以保存下来,包括木器、编织物和稻谷遗存。木器大多残断,其中有掘土棒、残木柄、残木片和残尖头器。残木片可能是桨,残尖头器经火烧后再磨尖,或可作枪头用。
编织物包括草编、藤编和麻绳等。草编系人字纹织法制成的草席。藤编发现时缠在一角锥柄部穿孔处。绳子发现两段,均用两股搓成,质地可能是麻。
在芝山岩文化层的底部曾发现两块保留穗形的炭化稻谷,在 A 区 1 号探沟的贝壳堆积层中也筛出许多炭化稻米。米粒较小,形状粗短,长约 4.2 、宽约 2.5 毫米,长宽比约为 1.7∶1,应属圆粒形粳稻。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其中以鹿类为最多,包括骨、角和牙齿等, 分属梅花鹿和水鹿两个品种。其次是猪,包括头骨、颌骨和牙齿等;再次是狗。猪、狗可能是家畜。其它还有鱼、鳖、龟和大量贝类遗骸。
根据生产工具和大量动植物遗存来看,当时已有稻作农业和家育伺养, 同时还有渔猎和捕捞业。特别是稻谷遗存的发现,填补了台湾农业史的一段空白。
芝山岩文化有一套浊具特色的陶器。在 1 万多片陶片中,90%以上为不含砂或含砂量少的泥质陶,这与壳坵头和昙石山文化正好相反。颜色不纯, 有灰黑、红、褐、橙等色。均为手制,口部慢轮修整。绝大多数陶器素面无纹,有纹饰的陶片不足 4%,主要有绳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和刻划纹等。彩陶约占 4%强,以黑彩为主,少数为橙红彩。一般饰于陶罐和陶钵上,陶罐彩纹从口到底被于全身,陶钵有的是外彩,有的饰内彩,有的内外兼施彩纹。彩纹母题主要是平行线纹、平行条纹、网格纹、圆点纹、叶状纹和三角纹等。
陶器造型比较简单,有平底、圆底和圈足器三类,一般无咀无流无鼻无把,仅少量双耳和捉手。陶器种类以罐为最多,约占全部陶片的 70%。有圜底、平底和圈足之分,其中圜底罐可能是釜。其次是钵,有平底和圜底两种。其它器物还有碗、盘、豆和器盖等。从这些陶器来看,与它以前的大坌坑文化相比有极大的区别,但其中一部分绳纹陶和刻划纹陶也许是继承大坌坑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与福建昙石山文化相比,只有豆和个别圈足罐相近,二者
① 韩康信、潘其凤:《广东佛山河宕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人骨》,《人类学学报》第 1 卷第 1 期。
的关系至少是不密切的。
芝山岩文化的年代可由两方面来推定,一是地层关系,芝山岩遗址上叠压着圆山文化的地层,表明芝山岩文化比圆山文化早。二是碳 14 测量,共得三个数据。用蚬壳测的(标本号 KSU-423)为公元前 2145±65 年(经树轮校正,下同),用木炭测的两个标本分别是公元前 1625±105 年和公元前 1535
±125 年。比起圆山文化的年代,显得偏晚。
圆山文化 圆山文化因台北圆山贝丘遗址而得名,该遗址 1953 年至1954 年进行发掘,以后发掘的同类遗址还有台北大安察土地公山、淡水河口大坌坑遗址上层以及芝山岩上层等处,现知圆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
圆山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形有斧、锛、凿、铲、镞等,有比较多的有段石锛,同时也有少数有肩石斧。同出的骨器有矛、镞、锥、针等。
圆山文化的陶器多夹细砂,棕灰色,常饰锥刺纹、戳印纹等,也有彩陶, 以红色平行条纹为主,当与昙石山文化彩陶的影响有关。
圆山贝丘曾分上中下三层采集贝壳测碳 14 年代,其中下层为公元前1910
±80 年,中层为公元前 1590±80 年。上层更晚,当已进入青铜时代。
凤鼻头文化 大约与圆山文化同时,分布于台湾西部平原的中南部和澎湖列岛的是凤鼻头文化。它是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贝丘遗址而得名的,该遗址下层为大坌坑文化,中上层即凤鼻头文化,相对年代与圆山文化处于同等位置。
凤鼻头文化可分两期,早期主要遗址除凤鼻头外,还有台中县清水镇牛笃头遗址下层、南投县草屯镇草鞋墩遗址、屏东县恒春镇垦丁和鹅銮鼻遗址等处。其特征是以红陶为主,饰绳纹、席纹、刻划坟和附加堆纹,器形中出现鼎、豆,还有盆、碗、壶、罐等。晚期主要遗址有台中县大肚乡营埔遗址、南投县埔里镇大马璘遗址、台南市永宁乡牛稠子遗址和高雄县湖内乡大湖贝丘遗址等处。其特征是灰陶和黑陶常见,常饰刻划纹、绳纹、条纹,有许多刻画符号。黑陶多磨光,胎壁较薄。彩陶以深红色彩纹为主,也有用黑彩的, 大多为错向平行线纹、网格纹和连点纹等,与昙石山文化彩陶有相近之处。
凤鼻头文化的石器中多斧、锄、镰等,营浦和垦丁等地都发 现有稻谷遗存,表明当时是以稻作农业为主要经济的。而许多贝丘遗址本身就说明捞取水生软体动物也是重要的谋生手段。
关于凤鼻头文化的年代,据草鞋墩遗址木炭的碳 14 测定,为公元前 2170
±205 年和公元前 2050±200 年,同芝山岩文化和圆山文化接近。
凤鼻头文化中的细绳纹陶可能是由大坌坑文化发展而来的,但陶器中的鼎、豆、彩陶纹饰乃至稻作农业等,则应是在福建昙石山文化等的影响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