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后期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地方差异

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也分布着丰富的仰韶后期遗存。它们同伊洛—

—郑州地区的仰韶遗存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都有喇叭口尖底瓶、带咀罐、直筒形罐、篮纹发达等;它们有相似的发展规律,如彩陶减少而篮纹和附加堆纹增加,红陶减少而灰陶增加等:它们的发展阶段也基本上是同步的,都可划分为两个较小的阶段:前段在陕西是半坡晚期类型,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是西王村类型,在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是大司空类型,它们同王湾二期

① 《江苏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考古》1959 年第 9 期。

① 罗家角考古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 年。

① 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8 年第 4 期。

的前段或秦王寨类型是基本同时的(图 3—2);后段在陕西是泉护二期,在晋南豫西是庙底沟二期,在冀南豫北是台口类型,它们同王湾二期的后段是基本同时的。

但是,各地仰韶遗存又有很明显的差异。从陶质陶色来看,河南、河北细泥陶较多,黑陶和灰陶较多;而陕西、山西细泥陶

图 3—2 仰韶后期地方类型的分布

1.半坡晚朗类型;2.西王村类型;3.秦王寨类型;

4.大司空类型;5.海生不浪类型。

少,灰褐陶较多;从陶器纹饰来看,河南、河北彩陶较多,素面陶较多, 同时有一定数量的篮纹陶;即山西、陕西彩陶极少,素面陶也较少,篮纹和附加堆纹甚多,并有一定数量的绳纹。就是豫北、冀南同伊洛——郑州地区, 彩陶花纹也是很不一样的。前者多豆荚纹、细腰纹、双钩纹和竹叶纹,后者多带状网格纹、∽纹、X 纹等。器形的差别就更大些。陕南关中地区器形比较简单,仅宽平沿盆和绳纹罐较富特征。晋南豫西多直筒罐、斝;伊洛—— 郑州地区多鼎、豆已如前述,而冀南豫北则基本上无鼎、豆和尖底瓶,那里较富特征的器物是敛口彩陶钵和折腹彩陶盆等。

应当指出,上述地区在仰韶前期的文化面貌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但其差别不如后期明显,且发展趋势不同:前期是差别越品来越小而统一性越来越大,后期是差别越来越大。这种内部分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仰韶文化基本特征的逐渐消失,最终导致了仰韶文化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