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华南有非常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它本身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段以独石仔、黄岩洞、青塘圩和大龙潭为代表,后段以甑皮岩和仙人洞为代表。至于西樵山的细石器遗存,则可能是属于中石器时代的。

西樵山细石器遗存 西樵山位于广东南海县,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一座孤立的古火山。该山周围约 13 公里,有许多小山峰,主峰海拔 354 米。

从 1955 年以来曾在此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和试掘,发现有 20 多个地点有文化遗存,但大多年代较晚,只有火石岗、旋风岗、太监岗和南蛇岗四处可能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甚至是中石器时代的①。

在西樵山东麓,北起火石岗,经旋风岗、南蛇岗向南至张坑一带的山坡上,有许多燧石、玛■等硅质岩石料,火石岗的南坡更是燧石、玛■的丰富

②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 文物出版社,1979 年。

① 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 年第 3 期。

产地,它们是制造纲石器的理想原料。在太监岗南坡进行试掘,发现有合细石器的原生文化层,其中出土细石器石核、小石叶和石片石器。在火石岗、太监岗、南蛇岗和旋风岗也都分布着许多细石器。由此可见西樵山可能是一个细石器的制作场,也是使用细石器人民的一个文化遗址。

西樵山的细石器制品至今已发现一千多件,包括石核、石叶、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其制作方法大体上接近于陕西沙苑石器和内蒙古海拉尔松山的石器,但缺乏尖笔头式石核,也没有圆刮器、雕刻器、石镞和石钻,西樵山的三角形楔形石核和带把石核亦为华北细石器遗存中所未见。可见西樵山细石器还有自己的明显特点。

独石仔和黄岩洞 在广东和广西的丘陵地带喀斯特地形非常发育,有很多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其中育不少适于人类居住。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就是在这种洞穴中发现的,独石仔和黄岩洞都属于这样的洞穴遗址。

独石仔位于广东省阳春县城北 30 公里,洞口朝东,高出当地河面约 10 米。洞内堆积分上中下三层,均出有数量不等的文化遗物①。这里出土石器二四三件,其中绝大多数是打制的,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砧和许多石核与石片。磨制或局部磨制的仅十六件,包括石斧和穿孔石器等。此外还有骨镞、骨锥和大量野生动物骨骼,以及炭屑、灰烬、烧骨和烧石,有些地方还有大量的螺蚌壳。由此可知当时的经济主要是狩猎采集和捞取水生软体动物。

黄岩洞在广东省封开县东北 60 公里,高出当地河面 15 米①。该洞曾多次调查发掘,发现石器一二二件,绝大部分为打制的,主要是砍砸器和刮削器, 此外还有石锤和石核等。磨制石器仅见石斧和穿孔石器各一件。从制法和种类来看,均与独石仔大致相同。与石器同出的其它遗存包括人颅骨化石、大量动物骨骼、螺壳蚌壳、炭屑、灰烬等,其经济和发展水平都应和独石仔相近。

这两处遗址唯一可定为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是几件磨制石器,比例不及打制石器的十分之一,且磨制和作孔均很粗糙。这里没有发现任何陶器,也没有发现原始农业和养育业的痕迹,因此它们的发展阶段应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或新石器时代的开头。独石仔上层螺壳的碳 14 年代为公元前

12950±300 年,黄岩洞贝壳有两个碳 14 年代数据,分别是公元前 9980±200

年和公元前 9000±300 年①。但石灰岩地区贝类碳 14 年代往往偏老,这些数据仅供参考。

青塘圩和大龙潭 青塘圩原属瓮源县,位于县城西南 44 公里,后划归英德县管辖,滃江和青塘河流贯其间,该处有许多石灰岩小山,高 50—100 米

不等。山多溶洞,在朱屋岩、仙佛岩、吊珠岩和狮头岩黄岩门 1—4 号洞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①。这些洞中的堆积多数为微红色或灰色的半胶结文化层,内含大量田螺壳动物碎骨、烧骨和炭屑等,也有个别人额骨和股骨碎片。所出石器多打制,器形有斧、锛、砍砸器、刮削器、石砧、砺石等,也有个别局部磨制的石锛。同出少量陶片,有夹砂粗陶和泥质软陶两种,颜色

① 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 年第 2 期。

① 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第 144 页,三联书店。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52—53 页。

① 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

不纯,有红、灰、黑等色,表面饰细绳纹等,有的似有红赭色陶衣。

大龙潭位于广西柳州市南郊,离市区仅 1.5 公里。遗址位于龙潭山南名为鲤鱼咀的岩厦处,岩厦高 8 米,深约 2.5 米,大龙潭潭水即在前面流过。遗址长约 10 米,宽 5—8 米,面积约 60 平方米,有两层文化堆积①。上层为灰褐色土,含大量螺壳和动物骨骼;下层为黄褐色土,含大量贝壳和动物骨骼,土质已部分胶结。两层都有许多文化遗物出土。

下文化层内有两处灰烬堆积,中有烧骨、螺壳和红烧土,是固定烧火的地方。下文化层上部发现至少代表六个个体的人骨,当为墓葬。人骨踡曲, 似属蹲葬和跪葬(图 4-29)。本层石器绝大部分为打制,除石核、石片外, 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其中有三十件为近细石器的燧石刮削器。磨制石器仅石斧和穿孔石器各一件。同出骨锥、骨针、骨刀和八块陶片。陶片有红黑

图 4-29 柳州大龙潭墓葬平面图

两种,质软,饰粗细绳纹(图 4-30)。

这层的石器从制法到类型都同独石仔和黄岩洞相近,只是新出现了极少的陶片,因此总体文化特征同青塘圩更加接近。关于这层文化的年代共测过四个碳 14 年代标本,其中两个是测的螺蛳壳,分别为公元前 19070±450 年

和公元前 16610±30 年;两个人骨的标本分别是公元前 9500±150 年和公元

前 8560±150 年①。由于石灰岩地区贝类的碳 14 年代一般偏老,而人骨

的年代则是比较可靠的,故知华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包括尚没有陶器的独石仔、黄岩洞在内,大致为公元前 10000 年至前 8000 年左右。

豹子头贝丘遗址群 在广西南宁地区的邕江两岸,分布着许多贝丘遗址,其中较重要的有豹子头、敢造、西津等十四处②。位置多在大河拐弯处, 或在大小河汇合的三角咀上,依山面水,遗址高出河面 3 至 20 米不等。豹子

头在邕江大拐弯的北岸,高出水面约 15 米,地表有大量灰白色螺壳堆积,从

被河水冲刷的断崖来看,螺壳堆积厚约 3 米,其中发规许多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和动物骨骼。敢造发掘的一条探沟中发现人骨十四具,未见墓塘, 有蹲葬、屈肢葬和仰身直肢葬。有的人骨较乱,葬式不明。一般无随葬品, 个别的头骨旁有骨等。在西津发掘 144 平方米,发现人骨一百多具,也无墓塘。绝大多数都是蹲葬,发现时头骨坐于四肢骨上,上肢骨屈向胸前,下肢骨作蹲踞式,成抱膝状。此外还有少数仰身、俯身和侧身屈肢葬者。又在长塘发掘的一个探方中发现十五具人骨,也是卷曲很甚,其中两具周围撒赤铁矿粉,一具用石子围成墓塘,一具用螺壳垒成墓塘,一具手握蚌器,一具人骨上有一牛腿骨。

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大多经过磨制,但制作不精,大部分留有天然岩面或打击疤痕,器形有斧、锛、凿、刀、矛、杵等,显然比大龙潭等处的石器要进步得多。此外还有骨角器和蚌器等。陶片甚多,但无可复原者。多为夹砂粗陶,以灰褐色和红褐色为主,也有黑色的。多泥条盘筑,多饰粗细绳

① 黄慰文等:《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遗址的复查》,《考古》1979 年第 4 期;曾琪:《西樵山东麓的细石器》,

《考古与文物》1981 年第 4 期,

① 邱立诚等:《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 年第 5 期。

② 宋方义等:《广东封开黄岩洞洞穴遗址》,《考古》1983 年第 1 期。

纹,有的内壁也有反绳纹。器壁较厚重,器形大抵多直口鼓腹圆底釜和圜底钵。

豹子头曾测定七个碳 14 年代数据,其中六个系螺壳标本,测得年代在公

元前 8785 年至前 7675 年之间,显然偏早。另一兽骨的数据是公元前 3205±

300 年,似又偏晚。

甑皮岩和仙人洞 甑皮岩在广西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约 9 公里的独山的西南麓,为一洞穴遗址③。该洞高 8 米,宽 13 米,离现在山脚高约 5 米, 洞左后侧有一含水充沛的地下溶洞。洞内新石器时代堆积约分两层,中间有钙华板隔开。洞内有火

图 4-31 甑皮岩墓葬分布图膛、烧火堆和一个灰坑,洞内后部有一堆砾石和一些稍经打制的半成品。洞内还发现十八具人骨,多为蹲踞葬,也有侧身屈肢葬和二次葬的。其中有六人头骨穿孔,二人有撤赤铁矿粉的痕迹,一人随葬两件蚌刀(图 4-31)。出土石器中打制和磨制大约各占一半,打制石器有砍砸器、盘状器、刮削器、砧、杵等,磨制石器有斧、锛、矛、穿孔器和砺石,其中有不少是通体磨光者。同出骨器有鱼镖、锥、针、笄、镞,蚌器仅刀一种(图 4-32)。陶片甚多,多为红色,其次是灰陶,均有泥质和夹砂之分。多饰绳纹,也有少量划纹和席纹。器形可辨者大约有釜、罐、钵等, 还有少数三足器。发现有大量动物骨骼和螺蚌壳。其经济当以狩猎、采集为主。同出的动物骨骼中有不少猪骨,经鉴定应为家猪,这是我国最早的家畜遗存。

仙人洞在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是一处洞穴堆积,1962 年和 1964 年曾作过两次发掘。①洞内新石器时代堆积可分上下两层。下层发现烧火堆十处, 灰坑三个。出上石器中磨制与打制者大体相当,磨制石器有梭形器和穿孔器, 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另有石核和石片。骨器较多,有鱼镖、锥、针、镞、凿等,另有角凿、牙刀和较多的穿孔蚌器。陶片也较多,主要是夹砂陶, 颜色不纯,大部分饰绳纹,有的里外都有绳纹,有的绳纹上加网格形划纹, 有的在器口戳印圆窝纹。器形主要是圜底釜一种。

上层器物较少,陶器中除夹石英砂粒者外,又有夹蚌壳末者,石器制作亦略显进步。从总体特征来看,仙人洞的上下层文化大体相当于甑皮岩的上下层文化。

甑皮岩曾测过许多碳 14 年代数据,其中以螺蚌壳为标本的共九个,年代

在公元前 9360 年和前 7020 年之间;用骨骼测的两个标本,分别是公元前 7150

±250 年和前 563O±410 年;用木炭测的两个标本是公元前 7050±150 年(下层)和前 5730±150 年(上层)。仙人洞上层蚌壳的碳 14 年代是公元前 8920

±240 年,下层骨骼的碳 14 年代是公元前 6875±240 年。

从文化特征来看,甑皮岩和仙人洞下层应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磨制石器和陶器都已显著增加,还出现了家畜饲养,这是比前段进步的地方。但其经济的主要成份仍属狩猎采集这种攫取经济的范畴。这个阶段的年代,从各种碳 14 实测结果来推算,大约为公元前 8000 年至前 7000 年左右。

沿海地区的早期贝丘遗址 在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原称东兴县)临海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年。

①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翁源县青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 年第 11 期。

河口的小山岗上,有亚菩山、马兰咀山和杯较山三处贝丘遗址,前两处并经过试掘②。三处都有大量的贝壳堆积,出土石器绝大部分是打制的,其中有蠔蛎啄、砍砸器、网坠、手斧状石器和三角形石器等。有些蛋圆形或近球形的砾石上常有敲砸痕迹,可能也是砸击贝壳的工具。磨制石器仅见斧、锛、凿等,还有磨盘和石杵,但数量都很少。骨器有锥和镞,蚌器有铲,还有一种穿孔蚶壳,可能是做网坠用的。此外还有大量的动物骨骼。遗址中出土陶片不多,夹砂或蚌末,颜色不纯,有红陶和灰黑陶等,上饰绳纹,也有划纹。器形可辨的多为釜、罐之类,均为圜底。

广东省潮安的沿海地带也曾发现一些贝丘遗址,其中主要有陈桥村、石尾山和海角山三处①。这些遗址中都有大量的斧足类和腹足类贝壳,其中陈桥村距海岸稍远,仍主要是海贝堆积,以牡蛎壳为最多,另有少量淡水产的蚬和蚌,还有为数极多的鱼骨和海龟、海鳖的遗骸。陆生动物有牛、鹿、猪骨等。这些遗骸最清楚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主要是狩猎采集和捞取水生动物。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是与这种经济相适应的,以打制的为主,种类有蠔蛎啄、砍砸器、敲砸器和手斧形器等,磨制石器仅锛一种,上面仍留有部分打制痕迹,骨器为数甚多,制作精致。有斧形器、三角形刀、锥、镞、针等,还有不少经过加工的骨料。陶片多夹砂或掺贝壳末,火候甚低,多外红内灰,饰绳纹、划纹和蚶壳压印纹,有的口部涂赭红色带,器形可辨的有釜、罐、钵等,均为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