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舍利塔之谜

“舍利”是古印度梵文之音译,又译为“设利罗”、“室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最初是指佛祖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形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头。按照佛教传统的说法,有三种不同颜色的舍利子,即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和赤色肉舍利。释迦牟尼圆寂后,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修建了据说有他的舍利子的塔,称之为舍利塔,中国也有不少。沈阳市原有辽代佛塔数座,现存的一座叫“无垢净光舍利佛塔”,耸立在皇姑区塔湾街一土崖上,是一座 13 层密檐式建筑。那么,是否所有的舍利塔中都藏有所谓的舍利子呢?50 年代沈阳市政府拆掘的崇寿寺白塔揭开了这个谜。

崇寿寺白塔原位于沈阳市北关小北门外,因有倒塌的危险,1954 年 4 月, 沈阳市政府责令文物部门拆除。塔基下 3.69 米处有一地下砖砌券顶圆形小

室,直径 2 米多,门向南,以砖密封;内砌一神案,案上有一带盖石函,函

长 37 厘米。打开石函,内有一铁函;打开铁函,内又有一铜函;再打开内为一银函。银函内放一十分精致的立方体小银亭,亭内有一小瓷葫芦,内装数百粒沙粒和小珍珠,这就是所谓的“舍利”。根据石函盖及周围的文字可知, 此塔建于公元 1107 年,距今有 870 多年。此外,在第一层檐塔中心的一小室

内,发现一长方体带盖石函,函内一铁函,铁函内放着两套共 7 个小盒,其中一套是四层盒套放,外两层是铜盒,第三层是银盒,最后一层竟是长宽不到 2 厘米的小鎏金盒,盒内放有 120 颗粉白状小粒,根据第一层铜盒盖上“佛舍利子,乾统八年,三月廿三日”的字样可知,这些小粒当属佛舍利子无疑。另外一套是三层盒,外为铁盒,中为铜盒,里为银盒,内放“舍利子”178 颗。除少数珍珠外,大多数是沙粒。原来上述小颗粒并非真的佛骨,不过是替代品而已。至此,所谓崇寿寺白塔中舍利子之谜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