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形头和采珍珠

踢形头是满族入关前后十分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把猪皮或熊皮缝成圆球形,内填绵软之物,或将猪膀胱灌鼓做囊成为现在足球大小的形头。比赛时,双方队员身穿旗服,足蹬靰踢形头和采珍珠 - 图1,并把靰踢形头和采珍珠 - 图2浇水冻硬,球场设在江河冰上或空旷之处。球场上划有三道横线,各有一名裁判立于线上,每位裁判手持一根木杆或秫秸。开赛时双方队员列队于线上,一方开球,另一方则横立于线上阻挡,其情景如同现在足球比赛罚任意球时所立的“人墙”。开球后, 一方向另一方冲击,对方则极力阻挡,比赛激烈,表现了满族剽悍、机智、灵活的民族风格。比赛齐始后,哪方把形头先踢入线内,裁判手中的木杆或秫秸落下即为胜者。这项体育活动源于满族先祖的狩猎活动。当他们射获猪、熊、虎等野兽后,认为这是神灵所赐。于是就将兽头供奉在树桩上,围着树桩饮酒吃肉,载歌载舞,并将剥下来的兽皮缝成圆球踢蹴追逐。两个部落相遇,则用这种兽皮球角逐分出胜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几乎每年春天都要举行这种比赛。对胜者往往赏以银两等物,并设宴欢庆。这样,踢形头这项体育活动在满族群众中广泛普及,并深受群众喜爱。

“采珍珠”也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活动。珍珠,满语称之为“尼楚赫”, 满族认为它是幸福和光明的象征。很早以前,满族的先民就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采集珍珠。今天,满族群众中不但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关于珍珠的传说故事,而且还有许多模仿采珍珠内容的儿童游戏和体育活动,“采珍珠” 便是其中之一。

采珍珠体育比赛的规则比较简单。比赛有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六至七名队员。比赛场地一般长 30 米,宽 15 米;中线两侧各划三条线,依次划分为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每队有一名队员站在得分区充当“渔网”, 手持一个直径 30 厘米、高 40 厘米的网兜,每用兜接住本方队员投来的一个球即得一分。每队有两名队员充当“蚌”,手持球排站在封锁区内,拦击对方投向“渔网”的球。其余队员充当“采珠人”,在水区进行进攻与防守。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得分多者为胜。“采珍珠”对抗性强,又有很大的游艺性,深受满族群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