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是产生于辽宁海城的地方剧种,原名柳腔喇叭戏。主要流行于辽宁的海城、鞍山、营口、盘锦全境和辽阳、盖县的部分地区。由于当地把该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琐呐称为喇叭,故称之为喇叭戏。

喇叭戏是在辽南秧歌中孕育产生的。辽宁的秧歌在明代已盛行。辽宁大秧歌在清初有一人场、二人场、混场(多人场)。二人场中已出现了由上、下装扮演的《小两口分家》、《小两口抬水》;三人场也出现了《顶灯》、

《大逛庙》等有较强故事情节的节目,这已是二小戏、三小戏的雏形。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说、有唱,确属于戏曲形态。当时海城的牛庄为辽宁的通商大埠,所谓“西连津沽,南接齐鲁,吴楚闽粤各省悉扬帆可至”。据县志记载,清代初年就有外省商号 270 余家,而外省的民间小戏也随商路输入牛庄,久而久之就被当地秧歌会所吸收。

当时牛庄的商号,以山西人经营者最为显赫,一则他们每逢年节就由店伙组成乐会;演出家乡戏曲;二则也时请家乡班社来牛庄演出,因而流入秧歌队中的节目以山西为多,故而牛庄人把秧歌会中演出的小戏曲统称为“山西柳腔喇叭戏”。到清代嘉、道年间这种喇叭戏已发展成在各方面均比较成熟的民间小剧种,并开始在辽南各地秧歌会流行。

光绪年间,辽南秧歌受关内影响,开始上跷,喇叭戏也由地下演出改成跷上演出。地下演出的戏曲一旦上跷,演出形式必然有所改变,作为道县的桌椅,无法使用了,演员的表演也受到了多方面限制。喇叭戏艺人只好白天在跷上演出场次较少的小戏或选场,晚上落地“打灯碗”演出较大的剧目。一部分技艺较高的艺人则带着剧目加入了二人转班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种的发展,使原有喇叭戏的某些剧目和技艺逐渐失传。但留在民间的喇叭戏到民国初年又出现了新的繁荣,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剧目,并结合跷上功夫创造了一套新的身段和技法。虽然未能形成常年固定的班社,但在流行区域内,每逢年节及迎神宴会,仍有频繁的演出活动。每逢阴历四月十八在大石桥耀州山赛会上,海城喇叭戏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剧种。

据统计,海城喇叭戏存留下的剧巨有《王婆骂鸡》、《赵匡胤打枣》等50 余出。这些剧目有着浓郁的民间气息,剧中的情节和语言均有地域特点。

海城喇叭戏属于民间小戏,有些剧目上场人物虽也有 10 人左右,但从行当上讲,基本上只有生、旦、丑三行。

海城喇叭戏的唱腔来源很多,基本属于柳子腔系。骨干曲牌为“咳调”, “咳调”号称“七十二调”。伴奏乐器有唢呐、铁木梆、竹板、二鼓、扇鼓、大锣、手锣、钦、板胡等。曲牌与秧歌曲牌套用。咳调唱词一般多由八句组成,四、七句倒辙,称为“两番半”,其余曲牌多为七字句。音乐的表现能力很强,特点是火爆、高亢、活泼,节奏感强,适于载歌载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