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喜利妈妈”

每逢正月初一日,锡伯族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喜利妈妈”,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财兴旺。“喜利”是锡伯语“藤蔓”、“系”的意思,“喜利妈妈”译为汉语即为“世系妈妈”或“子孙妈妈”之意。“喜利妈妈”的牌位一般在堂房的西北角上,其象征仪标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绳,上系小弓箭、小靴鞋、箭袋、摇篮、铜钱、布条、背式骨(猪羊膝骨)、木锹、木叉、毛巾等物。其中背式骨标明辈数,即添一辈人,加一背式骨。小弓箭一般用红丝绳扎成,生一男孩挂一小弓箭,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名骑射能手;生个女孩就挂一布条,希望女孩将来成为一名纯洁、善良、贤慧的姑娘。铜钱表示一家生活幸福。木锹、木叉等表示农业丰收。要是兄弟分家,就重新拉绳, 从头挂起。制作“喜利妈妈”所用的东西要到本村人口多、辈数全的人家去找,并要邀请家族中年纪最大、子孙满堂的人来制作。因此,“喜利妈妈” 既是锡伯人希求子孙繁衍不断的象征,又是记载锡伯族家庭世系的族谱。

为什么称为“喜利妈妈”呢?这与昔日锡伯族先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形态有关。当时,男人们经常外出打鱼狩猎,妇女在家操持家务、养育并看护子女。制做并供奉“喜利”之事当然也是妇女的事情。久而久之, 妇女和挂在屋里的“喜利”一起被认为是保佑家宅平安的神灵,所以被称为“喜利妈妈”,并加以供奉。

“喜利妈妈”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挂在屋内。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大扫除后,家族中的老奶奶要把“喜利妈妈”的一头从牌位上解下来摊在炕上, 将增加子孙的标志一一系上,然后将这头系在屋内东南墙角上以便欣赏和烧香供奉。到农历二月初二日,再装入纸袋,挂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