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业、交通与人文因素的关系
工业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表现在经济方面主要有劳动力与市场两个问题。
(一)劳动力因素
工业劳动工资的费用对价格的影响各有不同。有的工业使用劳动力较多,同时对工人的技术水平、文化知识与熟练程度要求比较低,这样,个人工资水平不高,但是需要工人数量多。这类工业企业是趋向劳动力供应充足, 而劳动力价格又比较低廉的地方。这类企业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纺织工业就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例子,尽管现在纺织技术在不断提高,但是纺织工业与其他工业相比,仍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在美国、19 世纪时,大部分纺织工业集中东北。那时那里有大量的欧洲移民拥入,他们进入纺织工业,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可是,从 20 世纪开始,他们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工厂主为了获得较多利润,就把工厂迁往南方,在那里可雇佣低工资的工人。这说明,在劳动力供应不很充足的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往往把工厂建在工资低、劳动力充足地区。相反,在劳动力充足,而就业困难的地方, 劳动密集型工业往往把低工资的工人吸引到工厂附近。发展中国家往往属于这种情况。
工业生产中,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其产品多是体积小、价值高, 如计算机、照相机、手表等。这些工业往往称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工人需要训练与培养,有的又受传统技艺与历史因素影响,在别的地方难以形成。同时有技术的工人,由于个人财产(他们相对较富裕)、家庭、社会的联系, 生活习惯,甚至债务关系与可能引起的损失等原因,不愿迁移到他处。对这类有技术的工人为促进其迁移往往需付给搬迁费用以作补偿。然而,在较年轻的人中,其迁移就比较容易。因为他有的还未成家,个人财产与社会联系都比较少,有的甚至愿到新地方去谋求高工资或更有前途的工作的机会。相比之下美国劳动力的流动性比欧洲要大,这是因为传统习惯的原因。现在还有一种高技术工业,它们多为电子工业和尖端应用产品的生产,其工业多分布在科技人员集中、环境优雅的地方。
劳动力的数量与技术水平对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多与劳动力的价格有关,因为,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这对工资在成本中占重要地位的企业特别重要。劳动力的价格取决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影响劳动力价格的是当地的生活费用。一般是一地的生活费用越高,劳动力的价格也越高。因为每个劳动者要吃、穿、住,要往返的交通工具、养家活口,要文化娱乐活动。如果劳动工资过少,劳动者无法生活,则劳动者就要转移他处,当地只有提高劳动者收入,才能使其留下。一般城市越大,各项生活费都比较高,故工资水平也比较高。城市小生活费用低,则工资水平也较低。可是在大学城往往相反,出现例外情况。大学城由于学生在假期与学期的业余时间(如半工半读学生)寻找工作机会,以解决学习与生活费用的不足,故劳动力出现过剩而使工资水平低。因此,生活水平相对高,而工资水平却相对低。其次是劳动力的供给。过去劳动力供应充足成为吸引工业的因素,但随着机械化的进展,劳动力供应并不紧张,甚至出现剩余,故在一些国家的作用有所下降。第三是劳动立法。劳动立法的不同对劳动工资则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对待童工问题,有的国家禁止使用童工,这就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应,对提高
工资有利。反之,童工就会与成年劳动力争就业机会,使工资降低。还有, 对最低工资的规定。这要看经济情况而定,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对最低工资规定可以保证工人最低工资的收入,不致使工资过分降低。如果情况与此相反,则对提高工资不利。第四是训练设施条件。一般说来,职业训练设施往往使职工费用下降。这是由于训练费从企业转由政府负担,减少企业的支出。最后是关于劳动者的效率。在过去,认为气候条件的不利会影响劳动生产效率。由于暖气和空调的出现,则气候的影响在工业发达地区和国家作用不大。同时,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人的体力需要比以往低。现在在劳动效率方面,工人的劳动态度与热情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市场因素
市场对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很重要。市场对企业区位影响往往以市场的大小、工业企业产品特点和市场的性质为转移。
市场的大小对企业是否建在那里很有作用。一般说来,城市大、居民多、消费水平高,则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多选在那里,更多愿在大城市。因为,其产品可就地消费,减少产品运往市场的费用。前面提到的成品体积比原料大, 运输困难的和成品易于腐烂变质的产品亦多趋向于市场。在大城市,由于工业企业种类多,在那里易于相互协作、配套。例如,生产汽车配件的工厂多设在靠近汽车装配厂附近。特别是一些工业企业要取得规模效益,多愿设在大城市,这样不但可以为本城市消费服务,而且可以利用其方便的交通,把其产品运销到较远的地区。
工业产品的特点不同,其所选择的区位也不同。如其产品需要集中供应某市场的,则集中在大城市为好,如有的工业企业其产品销售的市场比较分散,这样企业也应以分散设置较为有利。例如,农业机械产品销售农村地区, 市场比较分散。加上,农业机械有的对某种作物和某地区有专用性,这样的工厂如设在大城市,则要承受地价高、投资大等不利因素。所以农业机械多比较分散,选择中等城市,而且规模也不宜过大。
市场的特点影响对港口城市比较明显。那里因为水运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而且那里又是商品的转运点,所以对某些企业有很大吸引力。海港城市往往通过水路或陆路把一些原料、半成品与成品集中到这里,经过加工,以适合国际市场需要则便于通过水运运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另一方面,它又由水路把其他国家的原料、半成品与成品运入,有的直接转运各地,有的则经加工再运往各地市场。所以对于产品加工后大量减重与增值的企业多被吸引到海港城市。海港往往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的口岸,其原料来源、产品的种类都比一般内地城市多样化,这对各类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政治方面的作用
政府从国家或国防等方面的利益出发,对企业施加各种影响以削弱企业在选择区位上的自主性。在军事工业方面,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类工业如果过分集中的话,就容易遭到敌人的袭击,使国家的安全与军事力量遭受重大损失。为此,许多国家都是采取各种措施,把这类工业分散,把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对经济效益考虑得比较少,或根本不予考虑。如前苏联在乌拉尔地区发展军事工业。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占领前苏联很大一片领土,对前苏联工业有很大破坏情况下,前苏联能抵抗其进攻,并能反攻与打垮法西斯,乌拉尔军事工业起着重要作用。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以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尽管它距欧洲千里之遥,但基于战略原因,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鼓励在犹他州发展钢铁工业。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私人企业是不会选在这个经济效果差的地区设厂。美国现在的航空和宇航工业仍然是这样,在政府的干预下,促其分散,避免过分集中。在自由企业国家,为鼓励分散,政府往往通过在贷款与税收上给予优惠条件以补偿其经济上的损失。政府影响企业选择区位的第二个理由是,为了社会福利或地区均衡发展
等。因为在任何国家与地区,总有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别,发达地区由于条件优越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水平也比较高;而落后地区由于条件差,企业不愿在那里投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甚至处于停滞、衰退的恶性循环中。于是彼此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为此,各国政府往往采取行政干预, 鼓励企业家在落后地区投资设厂,促进其经济发展。如意大利的北部波河流域工业集中,经济发达,而南部,特别是西西里岛上经济落后,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所以意大利政府就制订各种措施引导工业企业到南方去建厂,使落后的南方经济活跃起来,使地区之间不平衡现象有所减少。
政府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表现在各级政府为某种目的,禁止某种工厂选建在某些地区。或者相反,欢迎某种工厂在那里兴建。例如,有污染的工业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拒绝。美国东部新英格兰拒绝在那里建立炼油厂与大型油轮可以停泊的“超级港口”。还有,某些美国的城市在当地有影响的及主张禁酒的教会影响下,作出决定不许在其管辖范围建立酒厂。
政府对经济影响的另一途径是关税、进出口限额,以及对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政策法规。关税往往是各国为发展某种企业,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采用的有效办法,它可限制外国某种产品进口。但也有的国家为了各自发挥自己优势从商品交换中得到好处,彼此采用减税或免税的办法。如西欧各国形成的共同市场,在经济上已结成一体,并取消大部分关税。由于参加的各国都从共同市场中获得好处,现在计划到 1992 年建立大市场,那时将进一步削弱关税的限制作用。对这个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将来的发展,有人甚至提出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设想。尽管各国还有分歧,但说明各国为了经济的发展,使政治上的分割作用受到削弱。
(四)其他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其他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工业的惯性。由于早期在一地有了较多投资,工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并有了一批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尽管有些条件已发生变化,但放弃或迁移则损失太大,它们多利用其某种优势,或作些调整而在原地继续存在下去。例如,美国的俄亥俄州的阿克仑,原来是美国橡胶工业的重要基地。当时靠进口天然橡胶。可是,后来合成橡胶取代了天然橡胶,使阿克伦原来的地位发生变化。但是阿克伦地方已经形成了一批橡胶制品方面的技术力量, 现在主要成为美国橡胶制品研究、开发、科技信息的中心,其橡胶制品的生产企业大多已转往其他地方。有的地方则并不如此,英国原来专门生产煤的城市,曾盛极一时。随着时间的转移,煤层越挖越深,成本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由于石油能源的竞争,对煤的需要下降,不少煤矿被迫关闭。单一经济的煤矿城市走向萧条,失业笼罩整个城市,因此,单一经济的矿业城市如何增强其应付经济改变的能力是值得注意的。
其次是个人决策的作用。在私人经济的社会中,个人决策可能起到决定作用。例如,美国的波音飞机制造厂是世界著名的飞机制造企业,其生产的波音民航飞机销售到世界各国。该飞机的制造厂设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西
雅图,其原因是该制造厂的老板波音住在西雅图。
第三是舒适而优美的环境。在工业方面,该条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因素。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作用越来越大。舒适而优美的环境也就是一种高质量环境,这实际上含有人为的对环境评价的主观成分。在工业发达国家,空间上的问题,如与原料产地和能源产地的距离,由于运输技术的进步与效率的提高而得到很大克服,而文化方面的作用则日益显得重要。
当然,温暖的气候、充足的阳光也是重要的,这在美国工业向南方阳光地带转移就是个明证。
此外,文化方面的因素,如博物馆、管弦乐队、图书馆、芭蕾舞团、大学等因素,对受过高等教育的、收入比较高的高级职员和技术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受教育机会也是其条件之一。因为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很关心自己的子女能进入有声誉的学校学习。他们喜欢居住在大学附近。因为在那里可以获得最新的科学和文化知识,了解新的信息和有关方面的成就。
(五)工业化中所遇到的问题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都把促进本国的工业发展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之一。有些人甚至把这种认识当作解决某国家与地区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地理学家把一个国家工业所面临的问题看成是,与世界别的国家经济以及本国的社会文化等条件有紧密联系的问题。
在西欧、北美和亚洲比较发达的国家面临着工业增长缓慢的阶段,在某个地区的增长可能会以另一地区的损失为代价。社会主义国家以重工业作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基础,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现在面临着继续增长与改革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在建立自己的工业中遇到了许多障碍。
近一二十年内,西欧和北美工业发达的国家担心其经济增长困难会危及人民的高标准物质生活。它们的工业面临的问题有 3 个,即地域上的差异、市场的停滞和国际间的竞争。
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由于种种原因其在本国范围内地域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区工业高度集中,有的比较集中,但也有工业十分稀疏的地区。落后地区的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该地区的工业企业比别的地方少。为此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政策促进落后地区工业发展,并限制发达地区的企业的增加。例如,在英国,根据地区工业发展情况划分出特殊开发区、开发区、中间区、限制区四类。对在特殊开发地区建立的工业企业,按规定可以得到政府的各种支持,其中包括贷款、拨款、减税。可是,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南部和东部已划作限制区,在那里建立工业企业就要向政府购买工业开发执照,然后才能在该地建厂。西欧其他国家也多采取类似政策,并已取得一些成效。
市场停滞在于工业产品的增长依赖于国内外需求的增长。可是,在 80 年代以来,这两方面都遇到困难,因而市场呈现停滞。在国内,部分原因在于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这意味着消费者的数量影响着产品的产量。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价格提高和市场饱和,使消费者购买的工业品数量有所减少。例如汽车销售量比过去少,因为汽车的保险金、汽油费、修理费都在上涨,高级车销售遇到困难。这样,人民就转向购买经济省油的小车,也不经常为更替旧车购买新车。加上家庭购车已达饱和,于是购买新车的人不多。汽车业的停滞则影响到许多相关工业的生产。
汽车工业在许多国家不景气,还由于受到国际竞争的影响。过去这些国
家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及其殖民地没有受到竞争,但现在却受到日本及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大众化产品竞争,使原已停滞的国内市场上其所占的地位发生动摇,在国外市场上既受到其他国家竞争,也受到输入国已发展起来的工业产品的竞争。
社会主义国家大多实行计划经济。这方面,前苏联情况是个典型。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由政府全面控制和管理的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农业主要是集体所有制)。它有一个国家计划委员会制订五年的经济计划与各年度计划来指导工、农业生产等的发展。经济计划包括全国与各地区的发展目标, 以及各类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及其数量。
其工业政策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首先,计划经济把重点放在发展重工业上,特别是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工、矿山设备、车辆工业等工业部门。为了促进工业发展并大力发展采矿、电力和交通。可是,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则被放在次要地位。
其次是注意工业企业在地域上的分散。其原因是防止战争的破坏,同时希望工业在各地区有合理的均衡发展。
第三是是工业企业的区位尽量接近原料产地,以减少运输费用,这与西方工业国家工业企业趋向市场区位成鲜明对比。工业企业的生产是以完成国家的任务为主要目标,其经济效益放在次要地位。各种原因造成的亏损则由国家予以外贴,故企业缺乏主动活力。
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在过去发展工业方面有很大进展与高速度,但近期也遇到增长缓慢、轻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工业企业在生产上和经营上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非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深受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苦害,几无工业可言。在独立后,都致力于工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目前虽然取得不少成就,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缺乏方便的交通,这既影响原料的运输,也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其次,发展工业必需进口机器和雇佣外国技术专家,因为它们没有生产工业装备的工厂,也缺乏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要进口工业与交通机械设备、雇佣外国专门人才都需付出大笔资金。靠自身经济力量来支付这笔费用,负担很重,这往往需要国际的支持与国外投资。
此外,非洲国家的工业还表现了时代上的差异。现在致力工业化的国家其面临的环境与工业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初期的环境不同。那时,它们不少是靠海外市场而获得发展。可是,工业化起步晚的国家可利用的市场很少。除去传统出口的原料及其半成品外,其工业品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难以进入国际市场,而国内市场则由于购买力低亦难以发展。因此对这些国家工业化来说,实际上也是一种如何从其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进入文明工业经济的问题、在解决经济上所遇到问题时,也需要解决文化方面问题,如人才的培养、商品经济意识的形成等。
(六)交通与环境的关系
交通运输受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因素限制十分明显。在美国的东部近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地曾是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移民的障碍。在我国四川省四周有山脉围绕,进出交通十分困难,古栈道就是在丛山峻岭中开辟,多沿河而行, 蜿蜒曲折,一面高山峭壁,一面深谷急流。古有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充分反映道路与地形的关系。
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可以克服交通建设上的障碍,但是其所花费的代价则是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交通运输中重要的影响是距离与经济问题。实际上交通的发展既是建设费用与经济效益之间平衡的反应,也是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反应。
- 交通运输的历史变化。旅客对交通运输考虑的主要是速度,希望早日到达目的地。货物则是效率,既考虑所花时期,又注意费用。体积大、分量重的货物多选便宜、花费少的运输方式,质轻、价高的贵重物品则采用速度快而安全运输方式。
在早期陆路与水路相比,水路有运输量大、花费少的优点,因而在有河流的地方尽量采用水运。除了天然水道以外,往往还修建运河,开展水运。我国的大运河就是世界上时间比较早,工程浩大的一条运河。在西方则出现于 18 世纪。在英国,当时开运河是为了运输煤以满足工业发展需要。美国在
19 世纪(1825)初完成哈得孙河和伊利湖间的伊利运河,使东部沿海地区与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联系起来,对东北地区,特别是纽约与大湖区南岸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时代可以称为运河水运时代。
不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在发展运河的时候,铁路就紧接着发展起来。在英国,第一条穿过全国的铁路于 1825 年开始营业。到 1840 年全国铁路里程
就达到 3500 多公里。美国铁路建筑开始于 1830 年,尽管晚于英国,但发展
很快,到 1850 年其里程就达到 15000 公里,反而大大超出英国。铁路发展的
迅速使刚刚兴起的运河时代黯然失色,并取代其地位,使 19 世纪末到 20 世
纪中成为铁路时代。美国铁路的货运高峰出现于 1967 年,然后开始下降。货客运高峰在一些发达国家则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铁路竞争下,一些效益差的水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一些重要河流,由于运费便宜、运量大、又是工业城市集中地区,水运仍然占有重要地位。铁路运输虽然在其他交通工具的竞争下,在一些国家开始衰落,但是工业化比较晚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原来铁路很少,或根本没有铁路,故铁路不但是其主要的客货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也是当前需要发展的重要交通工具。铁路与水运比较受地理限制比较少,它对一些国家的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军队运输和国防建设也起着重要作用。
海运大体经历帆船、汽船到超级油轮三个阶段。在蒸汽机被利用到船上以前,海上船只受海流与风方影响较大,只能利用风帆促进航行。当时船体不大、运量有限。19 世纪初,用蒸汽机作动力的汽船出现,船体越来越大, 钢材代替木材,机械动力代替了风帆,加上速度提高,海船对国际贸易与人员往来起着重要作用。第二次大战后,用煤的蒸汽机被石油作燃料的柴油机取代,动力加大,出现了吨位更大的船。特别是运输石油的超级油轮可以达到四五十万吨级。现在国际货运主要仍然是靠廉价的海运,由于取得较高效益多采用较大吨位的船,这就使其货物往来越来越集中在能停泊大船的港口使国际性的运河已不能通行这么大的船只。海运虽然在货运上仍占其运费低廉与运量大的优势,但速度慢的弱点在客运上却被第二次大战后的飞机所取代。
汽车出现后,公路运输迅速发展。正如铁路取代水运一样,它在有的国家(如美国)在陆路运输中已取代铁路。公路在克服地形等自然条件方面, 与铁路相比占有优势,加上投资较少、车辆由各运货单位与个人自备,货物可以由厂家直接运到另一厂家或商店省去中间转运与装卸,故在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速度现都超过铁路。在交通繁忙的大城市之间现又出现全封闭立交式的高速公路。
航空是第二次大战后才大规模地用于交通运输上的方式。由于其速度快,只需在起落地点建立机场,中间不需要其他基础设施(只需要少量导航的设备),特别对距离比较远,中间不利于其他交通工具的地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飞机本身造价高、运载能力有限、消耗燃料多,只利于客运与价值高的商品运输,而不利于粗重商品运输。目前在距离比较远的城市之间, 特别是国际客运方面,占绝对优势。
- 运输与市场和使用者的关系。各地之间由于生产的产品不同,各种货物必然出现相互交换、互补余缺的流动。两地的距离与居民的多少影响其间的商品流动。人口越多商品流动量越大;距离越近则商品流动量越多,否则就较少。
运输费用低廉有利于商品的流通。运输费用可分为途间费用与终端费用两类。前者包括燃料、折旧费、保养与维修费及工资等。其总费用随距离而增加。终端费用包括装卸、仓储以及手续和管理费等,它与距离远近无关系, 按吨公里计价则随距离下降。
-
运输与工业区位关系。对产品销售市场范围比较广的企业,途间运输费用占重要地位。因此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往往是工业企业的理想地点。对于生产日常用品的企业,人口集中的城市是有利的,故其区位则分散于各城市,以便就地销售,其对交通条件不太注意。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交通设施各地差异较大,首都、首位城市和港口城市与其他城市由于交通条件好和人口多,对企业吸引力很大,往往造成工业企业的过分集中,而其他地方却相当稀缺。
-
运输系统。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优点。水运运费低廉、运量大; 铁路比水运费用稍高,但速度较快,运量也不小;公路运输灵活方便,在短程方面有较大优势;航空运输速度快,无需线路,有利于长途客运。因此各种运输方式可以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合理选择、布局,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除去上述运输方式外,现对运量大的特殊商品,在一定条件下,往往采取其他传输方式。如石油和天然气,现多采用埋设管道于地下的方式把其运送到合适地点。煤是固体,虽与流体的石油和天然气不同,但经破碎后与水混合成糊状也可利用管道运输。用作生产电力的燃料也可转化成电力通过导线传输到使用地点。
总之,运输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我们既需要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与劣势,也要注意技术的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对经济、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