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教的扩散

在上述宗教中,除原始的自然宗教外,都不同程度的经历过从起源地向外扩散过程。这些宗教今天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其历史的扩散过程, 也反映了其过去兴盛与衰落。

(一)民族宗教的传播

与世界宗教相比,民族宗教局限于本民族的范围。究其原因,民族宗教多受宗教的教义、社会背景、政治等影响,成为地区性的宗教。犹太教的教义认为,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因而该宗教只限于本民族,而不向其他民族宣传,也不接受其他民族皈依,它尽管分布于全世界,但其教徒不出本民族,所以犹太教是民族宗教,只是由于受其他民族的歧视与驱赶才扩散到各地。

再如日本的神道教,由于该教所崇拜的是天照大神,并认为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这样,就把对宗教崇拜与天皇的崇拜联系在一起。因此,天照大神就不是各民族之神,而是日本民族之神,不可能成为其他民族的宗教。某民族如果接受天照大神就意味着接受日本天皇的统治,所以,其他民族就难以接受日本的神道教。日本神道教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去其国教地位,现在只作为民间宗教而存在,崇拜的天照大神与天皇的联系已中断。印度的印度教与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有密切联系,因此,印度教就被打上深刻的民族烙印,其传播受到很大限制,现其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印度境内。

(二)世界性宗教的传播

与民族宗教相比,世界性宗教其所以能超出该民族的范围,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有宗教本身的理论素质、宗教组织、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三方面的原因。

  1. 与宗教教义的关系。在宗教中人与神、灵魂与肉体、天堂与地狱、生与死、善与恶等一切基本命题都需要予以答复。世界性宗教在其经典和教义中都分别从神学观,生死观和伦理观方面给予解答。在神学观方面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最高主宰,在生死观方面,要求人们追求死后的天堂,在伦理方面要求人们接受神的慈爱和恩典。这些都在佛教的《大藏经》,基督教的《圣经》与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有所表达。它在统一信徒思想,巩固宗教组织,推动宗教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与宗教组织的关系。在宗教组织方面,世界性三大宗教都有庞大的宗教专业人员,修建寺院、庙宇和教堂,世界性三大宗教就是依靠这些专修的宗教设施进行宗教研究,并向教徒进行传教,以及组织教徒进行宗教的各种仪式,以巩固和扩大宗教的势力和影响。在这方面,罗马天主教的大量的神职人员和组织系统最为完整,在其宗教的发展上起着突出的作用。例如,在

《圣经·马太福音》第 28 章要求门徒去传教中提到:“⋯⋯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日”。

  1. 与政治的关系。世界三大宗教所以能成为世界性宗教还与政治有关。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由于得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的政府的支持宣布为国教,因而自上而下积极推广。伊斯兰教也是采用政教合一手段,因而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而迅速传播到欧、亚、非三洲。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成为国教,为其传遍欧洲打下了基础。后来,基督教在世

界各地的传播又与殖民主义者在各地的殖民活动有密切联系。

(三)扩散方式

从那些起初是地区性的宗教,后来转变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来看,其扩散方式可归纳为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种类型。

  1. 迁移扩散。迁移扩散一种是通过移民将其信仰的宗教传播到迁移的地点;另一种是通过派遣传教士,把某宗教传播到新的地点。
  1. 通过移民的迁移扩散:这是一种随移民使宗教扩散到新的地区,其最明显的例子是美洲的某些宗教的兴起。拉丁美洲原是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地,也是两国在美洲移民的地区。罗马天主教随着移民被带到该地区。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则是原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等信奉新教的欧洲国家,向北美洲移民,因而把新教带到那里,与南部拉丁美洲在宗教的分布上界线十分鲜明。以美国本身而论,其宗教分布与移民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美国人, 虽然主要是欧洲新教国家的移民,以信奉新教为主,但是在美国也有一些地区却以天主教的势力为主,其原因各不相同。如路易斯安那州,由于过去是法国的殖民地,法裔的集中地区,他们信奉天主教;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等州,居民的一部分是从北部原来信奉天主教的加拿大迁去的,而另一部分是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等国家的移民从海上进入沿海城市,并向周围地区转移,结果信奉天主教的人数占了优势。美国西南部与墨西哥接壤的各州, 由于墨西哥移民的增加,因而成为美国天主教势力最大、面积最广的一个地区。

在世界上,移民扩散宗教的最突出的例子是犹太教。由于该宗教不向其他民族传播,故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则完全是犹太人迁移的结果。据记载, 我国犹太教也由于其移民于北宋时传到开封,并建有寺庙。当时,称该教为一赐乐业教,这个词是以色列(Israel)的译音。

  1. 通过传教士的扩散:宗教通过传教士扩散的突出例子是基督教在殖民地的传播。殖民主义者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为了政治和宗教上的原因,各殖民国家和宗教机构派遣大批传教士到这些地区去进行传教活动,例如,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为向印第安人居住地区传教,大肆建立教堂,到 1632

年修建的教堂竟达 70000 多处。并把天主教定为正宗宗教,强使印第安人与黑奴入教,结果,教堂遍布。教会还掌握着教育与文化大权,对社会生活实行严格控制。为了巩固天主教的控制地位,排斥当地的原始宗教,教会还设立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名义监禁,甚至烧死不信或怀疑天主教教义的人。

  1. 扩展扩散。在扩展扩散中有等级扩散与传染扩散两类。
  1. 等级扩散:宗教的等级扩散是在地区上越过较小的集镇与广大的农村,先把教义传播到较大城市,而后从较大城市往小集镇或小城市传播,最后扩大到城镇周围的农村。例如,早期的基督教在南欧的传播就属于等级扩散。早期的基督教多集中在城镇,而广大的农村暂时为空白,是非基督教徒的居住区。这种情况在语言学中留下痕迹。如拉丁文中的 Pagus 乡下)是由Pagan(非教徒)和 peasant(农民)两个词的词根合成,这说明非教徒与农民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近几百年来,等级扩散在基督教中也表现在先让一些国家的领导或部族的首领接受洗礼,而后通过他们再向其他阶层的人扩散。

  2. 传染扩散: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通过传染扩散方式扩散的。自唐开始,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从阿拉伯和波斯来我国经商的人

日益增多。当时广州是通商大埠,外商的人数以千计,他们的聚居地称“番坊”,并建有礼拜寺。而后留居在中国的商人与汉民通婚,并长期接触,因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日益增多,其分布地区逐渐向其他城市与附近地区扩散。

(四)宗教传播中的障碍

宗教的传播也如同其他文化特征一样,表现为随着与起源地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的趋势;同时,宗教在传播中也受到自然与文化方面的因素的阻碍。宗教本身同样也会对其他文化特征的传播起着不同的障碍作用。在美国西部摩门教集中在犹他州,它不仅影响其他宗教在该州的传播,甚至也阻碍烈性酒和香烟在该州的销售。印第安人对待基督教的扩散则表现在削弱其影响与阻滞其速度上。虽然美洲各地的印第安人部落接受了基督教,但他们中间的不少人,并未完全放弃其原来的宗教信仰。他们在生活中,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原来的宗教。

在接受外来宗教上,特别是我国在接受基督教上,充分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基督教的阻滞作用。基督教在我国的传播共有 4 次。第一次是唐朝, 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景教(又称聂斯托里教),由波斯经陆路传到我国。从唐太宗开始经 6 位皇帝重视,景教在我国各地得到一定发展,甚至有传教

士在朝廷和军队中任职。可是,到唐武宗时遭到禁止,使流传 210 年的景教被禁绝。

在元朝时,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建立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交通与人员的往来。除了景教再次由西亚传入以外,蒙古人还把罗马天主教引进我国,元帝国还与罗马教廷发生关系。罗马教廷派传教士来华传教, 设教堂,建教区,使天主教在中国有了较快的传播。当时元朝的统治者称基督教为“也里可温教”,“也里可温”在蒙古语中是“福缘之人”的意思。虽然在一些地方有教堂,但信教的多为蒙古人。结果,随着元朝的灭亡,基督教又一次在中国消失。

16 世纪,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海上往来增加,教皇又派遣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和汤若望等就是著名的传教士。他们通过与上层人士的往来活动传播宗教。清朝初期,一些来华的传教士由于帮助办理外交、绘制地图、制造枪炮、管理历法等活动取得一定地位。康熙帝时,有 28 个城市设立教堂,

教徒达到 15 万人。但是,由于教皇反对中国人祭祖、祭孔,康熙乃下令禁止其继续在我国传教,并驱逐传教士,断绝与教廷的来往。

第四次是鸦片战争(1840)失败后,清廷被迫实行开放,允许传教士传教。于是,各国传教士纷纷来华,基督教在我国虽比过去历史时期有较快发展,但由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矛盾,仍受到各种抵制。加上教会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勾结,对人民的欺压,引起人民反抗,例如,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到 1949 年,天主教徒在我国约有 300 万,新教徒约有 100 万,教堂总

数达 3 万多个。

与佛教和伊斯兰教相比,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顺利,它反映了中国的儒学文化及中国传统思想与基督教的一些矛盾。中国文化尤如一道坚固的城墙使基督教难以进入。例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 sin, 当时中国的传教士在翻译时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后译为“罪”,这是从中国流行的佛教教义中借过来的。可是,罪这个词与基督教原义并不符合。sin 在基督教中是指人顺从自己的私欲而违背上帝意旨的言论、行动与思想

的总称。基督教的经典认为,由于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在伊甸园中受蛇的诱惑偷食了上帝禁食的果子,因而违背上帝意旨被赶出伊甸园。由此而构成的原始罪过,称为原罪。这种罪一直传下来,故整个人类都有罪,而人不能靠自己力量而不犯罪,这只有求“主”基督进行救赎。这与儒家早在孟子时就提出的,并为以后普遍接受的“人之初,性本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概念是不一致的。因此,接受儒家这种概念的人不仅对“原罪”的概念难以接受,而且也难以理解。一个是要保持人的善的本性,一个却要经救赎以恢复人的本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鸿沟。还有,中国把蛇与龙看作是同类,一般称蛇为小龙以示尊敬。由于龙处于与皇帝相等的地位,并作为帝国的象征,因而,蛇亦往往也是崇拜的对象。可是,在伊甸园中,蛇诱惑亚当和夏娃违反上帝意旨则受到咒诅,变成最坏的东西的代表。再有,西方来的传教士,尽管他们在其他地区的传教是“无往而不胜”,自称为在传播“福音”,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则被当成不敬祖先的人,既不是征服者, 也不是优等人,而是“文化低的粗人”。利玛窦等传教士虽然学汉语,穿儒服,认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礼节习俗,并编出一套“耶儒合流论”,通过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在明末清初一些上层人物中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在与中国的祭祖、祭孔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时,仍被驱逐出境。可见,宗教的传播反映了文化的扩散中的吸收与渗透的屏障作用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