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教与文化各因素的关系
宗教信仰的空间分布对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明显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也受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宗教与农业
在某些宗教中,由于教义和仪式而需要或禁忌某些产品,因而,对这些产品的传播与扩散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基督教中的圣餐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天主教称为圣体圣事。据《圣经》(新约)载,耶稣与其门徒进最后晚餐时,面对着饼和酒进行祝祷,供给他们领食,并称其为自己的身体和血, 是为众人免罪而舍弃和流出的。后世门徒举行此仪式以作纪念,所用物品, 虽各派不尽相同,但大都使用葡萄酒或葡萄汁进行祝祷,并分给教徒少量领饮。由于红色的葡萄酒象征耶稣的血,随着基督教的扩散,原在地中海地区种植的葡萄就越出阳光充足的地区,传到西欧与阿尔卑斯山以北,甚至传播到美洲与其他地区,成为世界性的一种经济作物。后来葡萄酒不单纯只用于宗教仪式,发展成一种重要的酿造业。当然,在基督教以前,希腊就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在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涅索斯(Dionysus)就声称,他在各地向人们传播种植葡萄和酿酒知识。总之,葡萄和葡萄酒的酿造向世界范围传播与基督教的扩散有着密切联系。
(二)宗教中的禁食
禁食是宗教的一项习俗,宗教禁食最严格的例子就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禁食猪肉。这种禁食对猪的饲养与分布产生极其明显的影响。西班牙与摩洛哥隔直布罗陀海峡相望,环境条件十分接近,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摩洛哥是见不到猪的,而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猪则是到处可见。这种情况在我国汉民居住区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各少数民族居住区对比也十分鲜明。
在犹太教的《旧约》中,关于禁食规定:“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 你们都可以吃。但那倒嚼、或分蹄之中不可吃的,乃是骆驼,因为例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
几千年前产生的犹太教对猪肉的禁忌,有不少学者都在考证原因。某些学者认为,猪肉受到禁忌主要是在猪肉中发现有寄生虫,食用猪肉易使人肠内产生旋毛虫病。最近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明在炎热的气候下饲养的猪很少传染旋毛虫病。一般认为“干净”的动物牛和羊,则是易传染炭疽病、布鲁氏菌病以及其他人类疾病的媒介。同时,过去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猪肉中寄生虫与食猪肉发病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大可能被检查出来。
有的学者认为猪经常躺在污泥浊水之中,弄得满身泥水,肮脏不堪,甚至还以一些污秽之物为食,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动物,因而被列为禁食。可是, 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公元前 4000—5000 年间,在美索布达米亚地区,猪是
重要的家畜。公元前 2400 年以后,猪肉才成为禁食。
猪肉列为禁食的原因,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在其文化起源一书中,从环境生态条件的变化来分析禁食猪肉的原因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中东地区,文明出现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的新月地带与尼罗河下游沿岸成为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尽管灌溉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但是,人口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人口迁向农业的边际地区,最后土地条件的恶劣使人们脱离农业,转为以游牧的方式利用土地上的野生草类。
由农业转变为牧业,只能以草为食,并且易于长途转移的动物,如牛、羊、马与骆驼等。猪不适于长途移动,因而脱离了牧民。再从猪的多种生理条件、生活习性方面观察,猪原是森林、河岸与沼泽边缘的动物。它以含有大量淀粉的块茎、根和果实为食,无法以维管束草类为食,猪缺乏汗腺,不能通过排汗以降低体温,所以不适于高温与强烈的阳光。由于农业发展,中东地区森林和沼泽大量消失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猪遇到食物短缺与气候炎热两重困难。尽管粮食可以代替猪的天然食物的不足,但在人口压力下,与人发生争食。农业的扩大使气候变旱。随着饲料的短缺,猪原来优于其他动物的特点
(肉的转化率高)下降,猪肉就成为稀有而高贵的肉类,只能成为上层人物的食品,广大农牧民已无法分享。这种生态系统的变化,反映在宗教的禁忌上,首先出现于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教中,后来,扩大到受犹太教影响的伊斯兰教的教义中,因此,禁食猪肉也成为这两种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从生态环境条件的变迁来研究其与经济、社会关系,以及导致文化思想意识的反映与反馈的观点值得重视。七世纪出现的伊斯兰教禁忌原因尚待研究。
可是,从犹太教分化出来的基督教,为什么没有继承犹太教的宗教禁忌而实行禁食猪肉,这中间的原因并不清楚。文化现象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个不变模式去套在各种现象上。可以考虑的是,基督教的兴起与繁荣已不在巴勒斯坦,而是在地中海的北岸,环境条件已有了变化。
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第 5 章中,关于禁止穆斯林饮酒方面提到,“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 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可是,在基督教中,对禁酒并没有伊斯兰教这种强行与一致的规定。有的教派,如美国的浸信会、卫理公会、摩门教以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都实行禁酒、而罗马天主教、路德宗等教派则允许饮酒。因为根据美国法律,当地居民有权决定含有酒精的饮料可否出售。这对酒的经营有很大影响。有的地方,不同社区由于各宗教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禁酒的态度上不同也给生活带来不便。
在禁食中,佛教与耆那教比较严格,如佛教出家的僧人,由于反对杀生, 不仅不吃一切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和鱼,甚至不吃已孵化或未孵化的禽蛋。他们主张素食,把杀生当作罪恶,把“不杀生”作为十善之一。
(三)宗教与捕鱼
基督教的圣经称,耶稣是星期五被钉死于十字架上的。因此,罗马天主教徒遵守该日不吃肉的习俗,以纪念耶稣的苦难。星期五虽不吃肉,但教徒可以吃鱼,这样就对捕鱼业的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沿海地区往往把捕获的鱼, 用盐制成咸鱼以运往内地,于是鱼成为贸易的重要物资。
有的宗教把鱼列为禁食。在印度、其沿海地区有丰富的鱼类资源,而印度由于食物不足,加上有素食习俗,往往营养不良。可是,渔业却不发达。
在基督教中,上面提到的实行禁酒,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派禁食无鳞鱼。当该派的传教士把南太平洋上的皮特克恩岛(Pitc-airn)居民皈依该教后, 岛上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受到了打击,因为那里人的肉食过去一直是依靠无鳞鱼和猪肉。
(四)宗教性旅游与朝拜圣地
不论民族性宗教还是世界性宗教,它们都有大量的具有重要宗教意义的圣地。在这些地方,宗教的遗迹与建筑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有的还具有奇特的环境与优美的风景。因此,涌向这些地方的人流,不仅有很
多虔诚的宗教信徒,也有不少喜爱文物与风景的游客。
在著名的圣地与重要旅游地点中,有伊斯兰教的麦加与麦地那,罗马天主教的罗马和鲁尔德斯(在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的山麓),印度教的瓦腊纳亚,日本神道教的伊势,犹太教的哭墙等等。耶路撒冷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及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地。
朝圣活动吸引大量的信徒,一方面可以瞻仰许多圣迹,另一方面教徒可以借此祈福、赎罪。伊斯兰教则把到麦加朝觐列为对教徒要求的五功之一, 教徒也把一生中能去麦加朝觐(又称哈吉)一次当作重要的心愿。在麦加, 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有上百万人参加,它吸引世界各地通过各种交通工具来的大量穆斯林。参加的男子一律换上白布朝觐衣以强调其身心清洁与在神面前的一律平等。从 12 月 7 日至 13 日,按照严格的规定参加在各地举行的仪式。完成麦加朝觐的教徒中还前往麦地那,拜谒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墓。
鲁尔德斯是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小镇。可是,这里每年却吸引来朝圣的人和游客达 200 万。据认为圣母玛利亚在该地一个洞穴中出现过,许多人到这里来是想寻求神奇的疗效。大量的人流涌来,使该镇的旅馆尽管规模都不大,然而其数量在法国则仅次于巴黎。
在佛教和喇嘛教中,一些虔诚的信徒为了表示对宗教的信仰,或为了还过去许下的愿而去寺庙朝觐进香。朝觐中不仅一路上完全步行,坚持素食, 甚至一步一磕头。到达所企求的寺庙后,朝觐者除进行朝拜外,还贡奉大量的钱财。有的寺庙,不仅宗教节日期间有大量的香客朝山,甚至终年不断, 成为这些寺庙的重要经济来源。寺庙或香客为了便利香客朝山,往往修建较好的道路。北京海淀区从北安河到妙峰山的方便山道就是为香客朝山修的。在欧洲,中世纪修筑的路和桥中,有些就是为朝圣用的。僧侣不但维修这些道路,还每隔一定距离修建有住所。现瑞士的圣戈特哈德(st. Gotthard) 山口,那些过去为招待香客的住所保存至今。
(五)宗教与职业
宗教与职业的关系在某些宗教中十分密切。在印度教中,由于继承过去婆罗门教的影响,实行种姓制度,各种不同种姓的社会地位不同,其从事的职业也不同。处于低级种姓的人被认为是不可接触的阶层,其从事的职业也认为属于低级下贱的。因而。只能干些脏活、重活,如制草业等。尽管印度现在法律上取消歧视性种姓制度,但长期的影响在社会上仍继续存在。
犹太教的信徒,由于被罗马帝国驱赶出巴勒斯坦以后,他们流浪在欧洲各地,一方面受到当地政府的压制,另一方面又受基督教的排挤,不许他们从事农业等经济活动,只限于在城市从事商业、手工业和高利贷。由于长期从事这些活动,加上其宗教与民族的联系,使得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才能很快超过其他宗教与民族而成为行家。到资本主义时代,贸易与金融的发展给犹太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在现令世界的各种重要企业家与金融资本的银行家中占重要地位。
在我国,伊斯兰教除在西北少数民族集聚地区,教徒主要从事农业外, 在东部汉族占优势地区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聚居于城市中。由于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汉族有较大差别,以及在旧社会时受到一定歧视,在就业方面实际存在着偏颇,在城市中有许多穆斯林从事牛、羊的屠宰,经营各种小型饮食业。
(六)宗教与政治
在一些国家不同的宗教与教派可以和平共处,也有一些国家各教派之间互相争执,成为影响国内团结甚至造成动乱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印度独立时,由于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彼此对立,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宗教集团,无法在一个国家内共同生活,结果出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共和国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在英国的北爱尔兰新教徒占 63%, 天主教徒占 35%,信奉新教的都是英国移民,而信奉天主教的大多是当地原有居民,所以,在爱尔兰独立时,北爱尔兰仍属于英国。现在北爱尔兰的重要城市贝尔法斯特市中两种宗教的教徒很少往来,各自在其所属的社区活动,学龄儿童也上不同的小学。由于经常出现冲突与动乱,实际上该城市已分成两部分。这种矛盾也成为英国和爱尔兰两国之间重要分歧之一。这种情况,在世界上还有黎巴嫩、塞浦路斯、菲律宾、斯里兰卡。在历史上,由于宗教问题引起的战争有许多次。最重要的如为维护基督教名义而发动的十字军东征,自 1096—1293 年近 200 年间,共发动了 8 次大的战争。基督教和伊
斯兰教为争夺耶路撒冷地区展开激战,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从 1980
年起,持续 9 年的两伊战争,其中也反映了伊斯兰教的教派中的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矛盾。
现在,虽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政教分离,但仍有不少国家规定某一宗教为国教。信奉伊斯兰教的各国,多以伊斯兰教作为国教,有的把《古兰经》作为其法律依据。在挪威,宪法规定新教作为国教,教堂中的牧师与公务人员同样都属于政府雇员,由政府支付工资。在意大利,天主教是国教, 天主教徒占绝对多数。在政治上,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占重要地位,是意大利的执政党。
(七)宗教与语言和教育
在一些国家宗教与语言和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在欧洲中世纪时《圣经》是用拉丁文写的,宗教仪式多采用拉丁语,所以拉丁文对欧洲有着重要影响。后来,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颁定的英译本《圣经》,这对英国文字语言的统一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马丁·路德把《圣经》译成德文,对德语的发展同样有重要贡献。《古兰经》对阿拉伯语言的规范化也起着突出的作用。在英国正是由于把《圣经》翻译成威尔士语,才使古代的凯尔特语得以继续存在。
在教育方面,特别是基督教起着重要作用。至今,在一些国家中,教会办的大、中、小学仍占重要地位。欧洲大学的起源也与教会有着密切关系, 如欧洲建立最早的大学——巴黎大学(12 世纪)就是在教堂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北部以研究法律著称的波隆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都是在主教批准下建立的。在早期的大学中,神学是重要的教学与研究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