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诸因素在农业中的作用
以上我们论述了人们的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诸因素对农业的制约。现在,我们讨论文化与经济方面对农业活动的地域分布的影响。对食物的偏爱,宗教的禁忌、政治影响和关税限制,农业土地利用政策等等人文因素对农业的分布都有某种影响。
(一)食物的偏爱
在欧洲的地中海地区,人们对乳制品的偏爱不象西欧那么深。这种生活习惯对美洲等地区的农业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拉丁美洲,曾沦为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乳品业并不发达。相反,美国、加拿大,甚至澳大利亚等的情况却不相同,那里曾是酷爱乳制品的西欧人的殖民地,乳制品业也被带到那里,结果在农业中乳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饮料方面的偏爱则是影响作物分布的另一明显例证。英国人喜欢喝茶,美国人爱饮咖啡,他们之间的差异引起了茶叶与咖啡种植的地区差异。由于英国原殖民地印度与斯里兰卡距原茶叶产地中国较近,结果,印度和斯里兰卡成为茶叶生产的基地, 以供应英国的需要。而处于西半球热带高原的哥伦比亚与巴西由于距美国比较近,集中生产咖啡比较有利,这就促进咖啡种植园在那里发展。在东半球, 印度尼西亚曾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人也像美国人一样喜欢饮咖啡,因而在印度尼西亚未发展茶叶生产,而成为咖啡生产国。这不仅说明人们对饮食的偏爱制约农作物的空间分布,也显示了地理、历史和政治因素作用于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二)杜能的农业区位
人文因素影响农业分布最典型的事例,是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1783—1850)所提出的农业区位模型。德国人杜能并不是专业学者, 只是北部麦克伦堡平原上的一个农场主,由于他关心农业收益与对土地利用的好奇心,引起他设想,在理想情况下,农业对土地利用的模型。在 1826 年,他发表了《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在这一名著中,他提出当时条件下农业合理布局的模型,即“杜能环”的农业区位理论。在该理论中,他假定: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它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在其区内自然条件到处一样,宜于作物与植物的生长。在孤立地区内,除马车作为运输产品的唯一手段外,别无其他运输手段, 农产品单位距离的运费到处都是一个标准。区内中心城市是区内唯一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也是工业品的唯一供应地。区内平原上均匀地分布着具有同等技术条件的农民,他们根据市场的价格、劳动者工资及资本的利息固定不变, 运输费用与所运输的产品的重量及距离成正比。这样,不同地点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所产生的运费差,决定距中心城市不同距离内的农产品纯收益的大小。一定地方所选定生产的农产品,应当是获得最高收益的那种产品。随着与该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运费增高,使该农产品纯收益就下降,超出一定距离后,该农产品就让位于比它收益高的其他农产品,于是,农民就调整其生产方向,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按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将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的 6 个农业圈:
第一圈:农业自由带,其距市场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如鲜奶和蔬菜。
第二圈:林业带,主要生产木材,是供应城市体积大、不宜远运的燃料
带。
第三圈:作物轮作带,该带内作物每 6 年轮回一次。6 年中有二年种稞麦,余下 4 年种土豆、大麦、苜蓿和野豌豆各 1 年。这样,中间就不需要有休闲地。
第四圈:谷草轮作带,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每 7 年轮回一次。 第五圈:三圃轮作带,每年有 1/3 的土地休闲。此外种燕麦及稞麦。三
年一个轮回。
第六圈:畜牧带,生产牧草,放养牲畜,实行粗放式经营。在该圈以外就是未耕的荒野。
如果我们把 6 个圈与大部分城市相比,就会发现,在杜能时代,为城市提供木材和燃料的第二圈森林带已不存在。这反映进入工业社会后一切都已发生了变化。当然,在现实中,也有些城镇仍然处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地理学家 R.J.霍尔瓦思(Ronald J.Horvath)于 1969 年对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进行的研究发现,尽管当地的种族和环境与欧洲不同,但是亚的斯亚贝巴的周围的情况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有明显的一致性。特别是城市的建设,其周围是一圈油加利树所构成的比较宽阔,而且彼此相连的林带,其位置与作用与《孤立国》一书提到的森林带相似。
有人根据现实情况对杜能的模型加以修改,其分带的情况如下: 第一圈:市场园艺业与栏饲业地带;
第二圈:乳品业地带;
第三圈:牲畜育肥业地带; 第四圈:商业谷物业地带; 第五圈:大牧场业地带; 第六圈:非农业地带。
这种修改后的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城市为中心的周围地区,而且也可以运用于较大规模的地区,如区域级的,国际级的模式。
在区域级的土地分带上,我们可以以美国的全国性情况为例加以剖析。首先,我们以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为起点,向西经纽约、费
城、匹兹堡、克利夫兰直到芝加哥,即从东北部海岸到五大湖南面的城市比较集中的工业区作为美国科迪勒拉山系以东地区这个“孤立国”的“中心城市”。接着我们既可以看到“市场园艺业带”,“乳品业带”,“牲畜育肥业带”,“商业谷物业带”以及“大牧场带”的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可是, 这种排列由于地理与运输等条件影响并不完全与修改的杜能模型一致。最突出的是市场园艺业带,它不是在这个“中心城市”的周围的东北部,而分布于以佛罗里达州为中心,并向大西洋海岸和加勒比海岸带有一定延伸的狭长地区。这是由于在蔬菜等的生产上为了充分利用气候优势条件而被吸引到南方,方便、快速的交通系统与冷藏设备为距离市场遥远而引起的长途运输提供了可能。“乳品业带”的分布与“中心城市”紧密相连,但是,其离“中心城市”的远近则有分化,近处是集约化生产市场需要的鲜牛奶,而位于苏必利尔湖以西与以南及离“中心城市”远处则是粗放式的乳品业地区,它生产奶酪、黄油等奶制品供应“中心城市”。在“乳品业带”的南方则是“牲畜育肥业带”,大约在圣路易斯城所在纬度以北地区,是与生产玉米、大豆相结合的集约式的牲畜育肥业带;圣路易斯城所在纬度以南直到与市场园艺业带相连的地区,则是采用牧场放牧的粗放式的“牲畜育肥业带”。在粗放
式“乳品业带”与粗放式“牲畜育肥业带”以西,从北达科他州到堪萨斯州的南北方向地区,则是商品谷物业带。再往西就是“大牧场业带”。从以上现象中可以看到,杜能的农业区位模型在现实的地域中受气候、土壤、地形、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而被扭曲,但是,一定程度的同心圆状地带分布仍能明显地体现出来,这说明其模型的理论基础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从大洲与全球范围的宏观上来看,杜能模型中围绕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分带现象也是明显的。例如,对欧洲 30 年代的农业生产,有人以小麦、黑麦、燕麦、玉米、土豆、甜菜与牧草八种作物为基础的平均产量的指数为 100, 则英国东南、比利时、荷兰与丹麦为中心的地区指数为 150 以上;法国南部、
意大利北部、波兰中部、瑞典南部、英国西部与北部这一圈的指数为 100 左
右;而地中海各国、前苏联西部、瑞典中部以北的指数为 70 左右。这充分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是从中心地向外逐渐下降的。如果以西欧与美国东北部作为一个“孤立国”的“中心城市”,可以看到乳品业与牲畜育肥业带紧靠“城市”;向外为谷物业带;再往外是分布在美国西部、亚非干旱地区的畜牧业带。当然,世界,甚至一个地区并不是杜能所假定的只有一个中心城市的封闭地区,也不是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所均匀分布的平原地带,特别是随着各种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农业生产的分布发生着很大变化。例如,阿根廷的牛肉生产,早期由于肉类易于在运输中腐烂变质而受到限制,但是在长距离运输的冷藏船出现以后,就使阿根廷的牛肉生产走向国际市场,在世界上占有了重要地位。
在我国,杜能模型也有所表现。例如,我国各大城市的四周的农业布局大致是:近郊区的蔬菜、鲜奶和禽蛋业;远郊区的粮食和养猪业;粮食和果木业则分布在更远的郊区。由于我国有计划商品性经济的发展,全国性的地域性生产,专业化生产蔬菜等方面亦开始出现。如北京市过去蔬菜生产绝大部分由近郊区供应,所以在八九月出现缺菜的淡季,冬、春两季只靠冬储白菜、萝卜,尽管在暖房里生产些鲜嫩蔬菜,但量少价高。所以蔬菜品种单调的情况突出。如今,利用张家口地区气温低,夏季蔬菜收获的旺季推迟到 8
月,恰好补充了北京 8 月份蔬菜淡季供应的不足。在冬季利用四川的成都平原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气温,蔬菜可以继续生长的气候优势,借助交通方便条件,成为北京,甚至很多北方城市的冬季蔬菜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