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1 世界各洲人口数及所占百分比
洲 名 |
人口数(亿) |
占世界人口(%) |
---|---|---|
亚 洲 |
26 |
58 |
欧 洲 |
7.54 |
16.8 |
非 洲 |
4.86 |
10.8 |
北美洲 |
3.66 |
8.15 |
南美洲 |
2.54 |
5.67 |
大洋洲 |
0.23 |
0.5 |
1981 年的人口统计。
看,会认为西藏人口稀少,江苏人口过密,同时,也会想到西藏土地在供养人口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其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西藏地区是海拔平均4000m 的高原和山地,耕地只限狭窄的南部河谷地区等,实际耕地面积很有限;高原上的草场,由于干寒,产草量很低,单位面积的载畜量也很有限。相反,江苏位于长江入海处,有大片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开辟成的水网农田的生产力很高,所以有效的耕地面积远远超过西藏。因此,改用其他表示人口密度的方法,其中有:生理密度(physiological density)与农业密度
(agric-ultural density)。而把前面以面积计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arithmatic density)。
生理密度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这个数字反映了人口对生产食物的土地的需要和人口与食物的生产的关系。埃及的生理密度大体上是 1475 人/平方公里,而数学密度是 42 人/平方公里。日本的生理密度
大体是 2380 人/平方公里,而数学密度是 315 人/平方公里。这种差异反映出许多国家的国土大多是不适于农业的土地。
农业密度是一项表达人口与农业,特别是食物产量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指标。它是表示一地区内总的农田数与农民数的比例。这个数字充分表现出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多采用机械,使用劳动力比较少,农业密度就低。农业密度低说明每个从事农业的人口能供养较多的非农业人口,说明可有更多的劳力从事其他产业。
农业密度与生理密度之间的差异可从表 2-1 中反映出来。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