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9-6 我国各省市区前两名城市人口规模

(据 87 年统计,万人)

省市区

省区中心

第一城市与人口

第二城市与人口

首位度

北 京

北 京

546.9

上 海

上 海

711.1

天 津

天 津

431.4

河 北

石家庄

石家庄

98.7

唐 山

98.0

1.00

山 西

太 原

太 原

148

大 同

74.0

2.00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 头

93.6

呼和浩特

60.5

1.55

辽 宁

沈 阳

沈 阳

341.1

大 连

161.9

2.10

吉 林

长 春

长 春

155.7

吉 林

97.1

1.60

黑龙江

哈尔滨

哈尔滨

232.8

齐齐哈尔

101.8

2.29

江 苏

南 京

南 京

197.2

徐 州

75.2

2.62

浙 江

杭 州

杭 州

104.9

宁 波

52.0

2.02

安 徽

合 肥

合 肥

66.9

淮 南

65.5

1.02

福 建

福 州

福 州

83.2

厦 门

36.0

2.31

江 西

南 昌

南 昌

100.3

萍 乡

40.4

2.48

山 东

济 南

济 南

125.7

青 岛

119.9

1.05

河 南

郑 州

郑 州

106.5

洛 阳

69.7

1.53

湖 北

武 汉

武 汉

310.7

黄 石

43.0

7.23

湖 南

长 沙

长 沙

103.0

衡 阳

44.6

2.31

广 东

广 州

广 州

271.8

汕 头

51.3

5.30

广 西

南 宁

南 宁

66.0

柳 州

56.1

1.18

四 川

成 都

重 庆

217.9

成 都

161.4

1.35

贵 州

贵 阳

贵 阳

93.8

六盘水

32.8

2.86

云 南

昆 明

昆 明

114.4

个 旧

20.8

5.50

陕 西

西 安

西 安

182.3

咸 阳

31.2

5.84

宁 夏

银 川

银 川

31.4

石嘴山

24.3

1.29

甘 肃

兰 州

兰 州

112.1

天 水

22.9

4.90

青 海

西 宁

西 宁

52.7

格尔木

5.5

9.58

新 疆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

98.6

石河子

30.1

3.28

西 藏

拉 萨

拉 萨

10.6

日喀则

2.0

5.30

首位度是指一地区内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以此代表该城市在地区内所占规模的程度。小;原来比唐山、淮南人口少得多的石家庄和合肥都已超过原来的第一大城市;只有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的差距在拉

大。总的说来,行政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在城市布局上,1949 年以后,由于注意到西北、内蒙古与西南少数民族与边远地区的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仅加快了原有城市的发展速度,而且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这使我国城市在地域分布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以 1987 年城镇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看,新疆达 27.5%、甘肃为 14.84%、青海23.7%、西藏 8.9%、宁夏 23.71%,内蒙古 27.42%。由此看来,除了西藏与甘肃两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数,其他省区都超过全国 17.88%的平均数。这说明西北地区在全国各省区中,城镇化水平并不低。由于工矿业的发展,在新的交通线上出现了不少新的城市。其中著名的有新疆的克拉玛依、青海的格尔木, 甘肃的白银,宁夏的石嘴山,内蒙古的海勃湾与四川的渡口等等。

从时间上来看,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在 50 年代,我国工业的规模多是

大、中型的建设项目它们多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中,县城发展较慢。从 6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初,工业的布局强调分散,发展五小工业,因此,县城的发展速度加快。70 年代末以后,我国工、农业与过去相比都有较快的发展, 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与此相应的是中、小城镇得到发展,小城镇与集镇发展的速度超过大、中城市。1987 年统计,县辖镇达到 9121 个。总人口达 23665 万人,市建制的城市达 381 个,总人口 26114 万。两者相比,

大、中城市人口只比小城市多 2449 万。

由于我国实行开放搞活与加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在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在内)、沪宁杭地区、京津唐地区、辽宁中部地区出现大、中、小城市以及建制镇和乡镇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已开始形成各级城市相互协调的城镇群体。这几个地区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