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宗教生态学
宗教生态学研究的是宗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包括宗教的自然观、宗教的起源、圣地、寺庙、宗教节日等方面的问题。
(一)宗教的自然观
宗教的特征之一就是维持人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思想上的平衡,也就是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因而,自然环境对各种宗教有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并起着不同的作用,它表现在自然同神与人的关系上十分明显,所以,也就出现各种宗教的不同自然观。
第一种是把自然界看作是神的体现。因而,人把自然界当神来崇拜,把自然界视为神圣不可侵犯。这种把人附属于神化的自然界的观点,是原始的部落宗教的特征。宗教就是在人和自然界之间起调解作用。其宗教仪式往往多以各种方式进行祈祷和献祭,以祈求自然的赐福,并安抚主宰自然力的神以实现降雨与驱逐旱灾,消灭地震,结束瘟疫和洪水等灾害。例如,加拿大东部的印第安人中的米克马克人(Micmac)与奥吉布瓦人(Odjibwa)仍保持其原始的部族宗教。他们把其所捕获的动物看作是具有神的力量,因而他们对这些动物的尊敬也夹杂着恐惧。他们把狩猎当作一种神圣的活动。对狩猎有严格的约束,对动物过量的捕杀要进行严励的制裁。他们相信,如不严格约束,动物可以进行报复,例如让疾病流行,使人遭到惩罚。
第二种自然观则认为,超自然的神不仅统治着自然,而且也统治着人。人和自然居于同等地位,二者都必须听从神的吩咐与安排。从这种观点出发, 人与自然界应当是相互合作的生态关系。例如,对农民的从事耕作是受神的委托而照顾土地,因而要求农民像服务于神一样来管好土地,不要破坏自然系统。在基督教中的本笃会(本尼狄克派)就持这种自然观,他们强调人在世界上是作为神的仆人,要照料好自然。
第三种自然观是把神放在人之上,而人又在自然之上。起源于西南亚的基督教与犹太教认为,神创造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动物、植物以及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圣经》中的上帝赐福给挪亚中提到,“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赐给你们,如同蔬菜一样。”在旧约诗篇的 115 篇中提到“天是耶和华的天,地,他却给了世人。”可见圣经已说明,大地及万物给予人类是上帝的意旨。这就意味着充分利用自然就体现对上帝的尊敬。因此,就鼓励人们去开垦土地,排干沼泽、砍伐森林、建立聚落。在中世纪时,西多会的神甫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组织许多大量砍伐树木、排干沼泽等工程以开辟农田,建设新的农业地区。一些学者则认为,西方社会由于这种自然观与技术目的论相结合,在近代以空前的速度和巨大的规模改造自然。结果,使西方社会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与环境污染。相反,东方一些宗教和许多崇拜自然的原始宗教,在信仰中却包含着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应与自然处于和谐之中,因而,这种自然观并不威胁生态平衡。但是,另有一些地理学家对这种说法持不同意见,认为这与现实并不相符。例如,在印度,寺庙附近虽然保留着成片森林,可是, 火葬却用了大量的木材,很多山地则成为童山秃岭,就是在信奉原始宗教的地区,有的一方面用祭祀来抚慰森林之神,另一方面却采用刀耕火种向森林进攻。因此,这种相互矛盾现象说明,文明本身就是人力超过自然的实践, 宗教的自然观只能影响实践,但无法完全扭转这种实践。还有一些生态学家
指出,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经中也包括有对环境的关心。例如,在利末记中提到,耶和华指示农民,土地在耕种“第 7 年地要守圣安息”“不可耕种田地”,“遗落自长的庄稼,不可收割⋯⋯”。
宗教的自然观也反映在环境感知上,并影响人们对待自然灾害的方式, 例如,对待洪水、暴风雨和干旱等灾害,各宗教的态度并不一样。印度教和佛教往往教导信徒接受这类灾害而不是设法防止,把这种灾害当作天经地义和无法避免的事。在基督教中,更多地把水旱灾害看作是反常的事,是可以防止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基督教徒要采取措施来克服灾难。然而,有时基督徒也把它看作是对他们罪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信徒们认为只有通过忏悔来防止未来的灾害。
(二)宗教的起源
某些地理学家曾从宏观的角度去寻找地理环境与一神教的起源的关系。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那里的居民是靠游牧为生的牧民,经常赶着牛群和羊群到处迁移。在本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辛普尔(Ellen Churchill Semple)就论证过,这些沙漠地区的居民由于其环境的极其单调而产生一种心态,容易接受统一的观念。辛普尔相信,晴朗的沙漠,碧蓝的天空,清晰的星体在天空中进行着有规律地运转,重复地出现。在沙漠中星象观察,可使人得到一种启示,似乎有一种支配力量在制约着这个有序的系统。因此,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辛普尔在其《地理环境之影响》一书中认为,沙漠居民“因其环境单调而具有统一的印象”“即不免倾向于一神教”。
关于一神教的起源,持可能论观点的地理学家对辛普尔解释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与农业社会不同,可能与此有关。因为在沙漠游牧人的部族或氏族社会中,掌握统治权的都是男性,而且亦多实行专制统治,因而,他们认为,中东的一神教中掌握全权的男性的神可能是, 世俗社会中游牧社会的男性首领在神学上的反映。与游牧社会相比,农业社会则往往是与女性的神相关,这可能与妇女体现生育有关。由于男性与女性在早期的畜牧与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不同,可能影响着当时处于原始阶段的宗教思想意识。
有的地理学家发现,早期的游牧民恰好生活在当时文明发达的边缘地区。从历史经验看,这些学者认为,边缘地区,而不是在文明发达的中心地区,往往出现新的思想,因为在文明发达中心地区思想已根深蒂固,社会结构已定型,故不利于创新。
总之,对早期一神教的产生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很少,无法肯定说出其起源的时间与地点,甚至,现有的资料也还不能证明第一个一神教者是否是游牧民族,因为有的沙漠的居民是信奉多神教的。
(三)圣地、寺庙与环境
宗教往往把景观中某些地点或自然物赋予特殊的意义而加以崇拜。其中有些具有独特的自然特点,如河流、山岭、岩石,有些是与宗教的历史事件相联系的地点。这种地点称作圣地。在印度,恒河具有特殊意义,意为“由天堂而来”。在印度教中被认为是圣河,佛教徒视该河的水为“福水”。据传印度教的神湿婆为拯救大地,截断河水,让它流入自己的眉梢,再分七条溪流淌下。恒河两岸皆为朝拜之地,有大量寺庙。其中的瓦腊纳西,每年有几百万印度教徒在此朝拜,聚集在河边沐浴以祈求涤除罪恶。有很多印度教
徒死后在此火化,以为这样灵魂可以升天。
在伊斯兰教中,最神圣的地点是城市而不是景观中的自然物。麦加在该教中具有重要意义,那里是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该城中最重要地点是克尔白, 其意为“立方体形的房屋”,它指的是麦加圣寺中的一座方形石殿,用金线绣着《古兰经》经文的黑锦覆盖。据伊斯兰教传说,该殿由使者阿丹依照天上的原型而建成的,在石殿壁上镶有传说为信者易卜拉辛遗留的黑石。穆罕默德于公元 630 年进占麦加后,清除原殿内的偶像,改为清真寺,从此成为该教朝拜的中心。
在其他宗教中,当作圣地的自然物有基督教的约旦河,日本神道教的富士山。基督教徒常用绿树来庆祝圣诞节,在墓地种植常绿树以象征生命永存, 这反映基督教过去崇拜树木的遗风。佛教崇拜在印度桑奇的嘿睹波。嘿睹波是一直径 30 多米圆形建筑,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
一些宗教寺庙的所在地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佛教的佛祖释迦牟尼在法尔古河南岸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故我国的佛教寺庙多离开城市, 建立在山林中。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靠捕鱼为生的渔民,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中经常遇到各种风险,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他们只能祈求神灵的保护。因此,传说中的“海神”天后娘娘就被当成渔民的保护神,供奉天后娘娘的天后宫就十分普遍。在过去,我国经常遭受水、旱、虫等灾害,因此, 这类神庙的分布往往与这类灾害的频繁出现的地区是一致的。例如,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介绍我国的八蜡庙,龙王庙和刘猛将军庙的分布都集中在黄河下游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长江流域较少,而福建、广东、广西几乎完全没有这类庙宇。这充分说明蝗灾多的地方这类神庙就多。龙王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如八蜡庙与蝗灾关系一样,也是华北地区较多,其目的也是祈求神灵保佑免除洪水与旱灾。1949 年以后科学知识普及,水利事业发展,人们不再去求龙王保佑,龙王庙等也就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
(四)宗教节日
宗教的节日与环境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犹太人所居住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其农业的生产活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很深。谷物在秋季种植,他们对秋冬降雨是否充分十分关心,所以他们的新年与赎罪日全在秋天。犹太教的其他三个节日,如住棚节(庆祝一年最后的收获)、逾越节(在春季,农民奉献新收割的第一批谷物,牧民在牛产仔时奉上一个小牛仔。同时, 也庆祝其离开埃及。)、五旬节(庆祝谷物收割结束)也都选择在不违农时的合适时期。
在世界性宗教中,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正式节日有的已改变其原来与环境的联系。例如,基督教中的复活节在不同地区,赋予不同的含意。在南欧,复活节是愉快收获的时节;在北欧,复活节与农民经过严冬,期望新的一年种植的春季来临相结合在一起。在地中海以外地区的基督教徒,则没有放在秋季以庆祝收获的节日。美国与加拿大的感恩节为基督教徒填补这个空缺。在南半球,那里的基督教的节日则与环境缺乏联系,他们的复活节是在秋天,而圣诞节则在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