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市景观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在各种文化景观中,没有像城市这样最集中、最突出地反映了人类文化特征的。在这里,自然界几乎完全被人类所清除,几乎全都是人为的产物。它表现了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各个文化发展时代的建筑艺术。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也给他们带来不同影响,形成不同的感知。
(一)城市景观
从整体上或从外貌上看,城市景观反映着不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差异。例如,在美国很多城市的共同特征是城市中心的建筑物最高,离开中心区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在高度上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建筑物高度反映了工业化以来物质文明的发展。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使建筑物可以向高层发展,电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高层建筑物的出现。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高层建筑到现在不到 100 年,楼高就从不到 100 米的 20 多层上升到芝加哥的 500
米 169 层的卢普区大厦(1981)。在建筑材料上也有很大变化,铝、玻璃、塑料已广泛使用,并取代了部分钢材和混凝土。可是,欧洲很大的城市,如伦敦、巴黎的情况则与美国不同,城市中心与其边缘的建筑在高度上没有美国那么突出。其中心地区大多是七、八层高的建筑。几十层的高楼是很少的, 或完全没有。有的城市虽然有高层建筑,但并不在中心,反而在城市的边缘。这是因为欧洲城市出现的时间早,建筑物已形成了大体均一的高度。同时, 城市中有很多有名的历史建筑,人们不愿破坏已形成的景观,更不愿让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来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在城市的边缘(如西柏林)建造许多高层建筑,但其用途不像美国在城市中心那样把高楼用作银行与各企业的办公用房,而是作为公寓。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景观外貌在高度上的文化差异。
在城市的整体布局上,特别是城市中心的布局上,则反映的文化的时代差异更为明显。我国首都北京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政治中心。封建王朝时把皇宫放在城的中心位置上,其他重要建筑则以此为轴线的原点来安排。它体现封建皇帝居于一切之上,由他主宰天下的意志。法国巴黎的中心是明星广场凯旋门,它有 12 条大道从这里辐射出去,加上附近的下议院柱廊、军功庙等重要建筑物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后拿破仑时代的战功与伟绩。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个轴及其交汇处成为城市中心,而国会大厦的居于高处,这也体现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此外,城市的景观也反映在街道的格局与建筑物类型上。街道布局在美国多以棋盘式的占绝对优势,即使在地形起伏的圣弗兰西斯科也是采取这种形式。其实,在城市中最早发现采用这形式的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城,而后才逐渐向西方传播,到达希腊和罗马,又通过罗马传到欧美及其他地方。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城市规划部门普遍采取的街道形式。
但是在古老的城市中,由于历史原因,往往是不规则的,有时是很奇特的。旧的街道不但不规则,而且比较窄,对现代化的交通是严重阻碍。为了交通方便,对旧的街道采取拓宽取直的办法。新式的道路在有的城市仍不能满足汽车日益增多的需要,甚至出现高架的立体道路。由街道格局所形成的街区有长条形、长方形和方块形。在街区内还出现较窄的小巷。在美国商业街区与住宅街区界限明显,可是在欧洲住宅区与商业区界限不明显。许多商
店的店主就住在店的上面。
建筑物类型来说,各种文化的城市也不同。在美国城市,除摩天大楼以外,私人住宅多是有草坪的单门独户的单层或两层房屋。在欧洲城市,最高建筑往往是教堂的塔尖,住宅多是左右相连的多层楼房。在我国城市,高大的建筑多是行政部门的办公大楼。过去居民居住的单层房屋组成的四合院巳逐步让位给多层的或高层的公寓式楼房。
(二)城市景观的感知
城市中有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及其组合,加上街道的格局等组成城市空间上的景观。可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存在的城市印象与空间真实的景观并不完全一致。这种存在于头脑中的城市印象,称为“意境地图”(mental map)。其不一致是由于感知的选择过程造成的。
人们对周围客观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不完全接受,需要经过一个选择过程,有的信息接受了,有的则抛弃了。例如,当一个人感到饥饿时,他对街上的食品摊与铺面中的饭店、餐馆比较注意,对其他商店则可能视而不见。这就是一种选择。人们对客观信息选择以后,就进行分析、评价,并且以此作出自己的决策。其整个过程无不受人的经历、价值观和愿望所左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城市会产生不同的感知,同一城市中的人也不会产生相同的感知。一个住在城市的人,习惯于城市的生活。他对繁华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可供选择的各种商品很习惯,甚至把逛商品、溜大街作为一种欣赏与乐趣。如果他到了农村、他会对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感到寂寞、枯燥,无法呆下去。反之,一个农村的人到了城市,有的也会感到烦燥、忙碌、神经紧张而受不了。在同一城市不同集团的人由于生活状况的不同,对城市感知并不相同是很明显的。例如美国城市中的黑人青年,他们活动范围多在其民族聚居区,到其他市区由于没有私人汽车,多乘地铁,对地面情况很少了解。所以,他们的活动的范围有限,除其所住地区外,对其他市区很少了解。相反,对白人来说,他们也很少去黑人聚居区,这地方在他们头脑中则是个空白。
对城市景观来说,人们最容易感知而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路、界、节点、区和路标。路是指人们经常走的路线,如街道、高速公路。他们就是经常往来于这些路上。对街道两边的商店、建筑物等久而久之形成印象,这些路一条条连结起来就成其意境地图的框架。界是指各区之间的边界。界有自然的, 如河流、岸线、高地、也有人文的,如街道、高速公路、甚至某种建筑物。这些界是表明人们对城市的视域范围,有了范围对所接受的城市景观的信息就可以在区位上有所控制。节点是重要的汇合点。如交通上的交汇点,这种交叉口有环形的,有十字交叉的,或有各种立交的。区是指性质比较均匀的小区,如种族性的、民族性的聚居的地方;也有功能性的,像中心商业区、住宅区;甚至更专业性的,如专门出售旧车的小区。路标就是景观上的明显参考点。因为其在形状上、高度上、颜色上,或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而给人以特殊印象,成为重要的参考点。如我国北京的天安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伦敦的圣保罗教堂等,都是有重要历史意义并表现特殊建筑风格的参考点。甚至各个城市都表现出统一风格的麦克唐纳快餐店门上的标志也会作为人们的路标。人们往往就是根据所接受这五个方面的较深刻的印象来构成各人头脑中的意境地图。
根据美国洛杉矶的调查,各种景观与各社会集团给人的印象与形成的意
境地图有很大差别。如在所调查各类人员的资料上看,高速公路给人印象深刻,而没有高速公路的区则接受的信息等于空白。在西林(Westwood)和北岭(Northridge)这些高收入的社区中的居民,尽管其社区不在市中心地区, 可是他们却在意境地图上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洛杉矶的面貌。相比之下一些墨西哥人的移民区就差得多。这是因高收入区的居民的文化水平高、流动性大, 工作、娱乐,社会活动使其对洛杉矶有较多了解。而墨西哥来的移民往往因为语言的障碍,其工作范围、社会联系网都受限制,所以在其意境地图上有很多空白区。由于他们的意境地图的简单与不准确,也加重了他们的社会孤立与就业机会的限制。因此不准确的与简单的意境地图既是孤立的产物,又是其继续孤立的一个原因。因为人们不会对其未到过的地方产生印象,也不大会进入未形成参考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