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口生态学
世界上,有的地方居民非常稠密,有的十分稀少,甚至是荒无人烟。另外,原来无人居住的荒野地区,在短时期内移来大批居民,城市迅速拔地而起;而有些原是人口密集,生产发达的地方,却走向衰落。这是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呢?人们选择某个地方定居,而不选择其他地方,这又是什么思想在支配着人们的决择呢?地理学家早已发现,地理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人口的分布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人口的密度,而且还通过人们在某种环境中长期生活形成的环境感知,影响人们在选择新的地方定居后的种种决择。人口的多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各地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属于人口生态学的范围。下面分别从环境影响、环境感知以及人的生产与环境的关系三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一)环境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矿藏以及交通条件等。一般说来,人口在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矿藏丰富,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其密度就大;反之,地势崎岖,气候严峻,土壤贫瘠, 矿藏缺乏,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的地区,其人口密度就小。
- 地形因素影响人口密度。人类的工、农业活动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例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是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平原地区。今天,世界上的农业区、工业区、以及大城市也大都集中在平原地区。这些事实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果把世界人口密度图与地形图相对照,就可看出,平原与人口高密度区相一致的现象。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都是我国人口比较密集地区,如江苏省人口密度达 600 人/平方公里。与此相反,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人
口最稀少的地区,人口密度仅 1 人/平方公里,两者之间的反差十分惊人。但在炎热与干旱的地区,某些地势高的局部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于人们生活,可能出现高处成为人口较集中的地方。例如,地处热带的南美洲北部的哥伦比亚,其东部的平原与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但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2%;相反,安第斯山地中的东科迪勒拉山区,只占全国面积的 1/8,但人口却占全国的 1/3 以上。波哥大高原,海拔 2600 m , 气候四季如春,是哥伦比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由此可见地形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气候因素影响人口的密度。从世界人口分布的现象来看,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温带和副热带地区,而寒带与赤道附近地区的人口非常稀少。这反映了温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过热过冷的地方不适宜人们居住,所以人口密度相当低。再从气候中的降水情况来看,降水少的地区人口稀少,降水多的地区人口比较密集。例如,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及其附近地区,温度很高,且极端干旱少雨,这里的人口密度是<1 人/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口稀疏地区之一。极地及其周围地区,由于温度太低,终年冰天雪地,所以人烟极稀。如面积达 217 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上只有 5 万人,人口密度为 1 人/43 平方公里。面积超过大洋洲(897 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洲(1400 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为-25℃左右,一月气温也在零度以下。因此,除了科学考察人员以外,是没有固定居民的大陆。 3.水文因素影响人口的密度。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工业和农业生产
更离不开水,特别是在干燥缺水的地区,水更宝贵。这些地区,有水才有生命。例如我国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围,居民点都分布在有水源的地区,那里欣欣向荣被称为绿洲。没有水的地方,寸草不生,黄沙遍野。一个地方的水源枯竭,伴随而来的是一片荒凉寂寞和废墟残迹。
在山区,村落的分布也往往受水源的限制,不仅村落的位置取决于水源, 而且村落规模也受水量制约。在平原地区,特别是在河流的两岸,常常成为城市和人口集中的地区。如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流域,都是人口密集地区。今天,城市生活用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淡水;而城市和工业又带来大量的污水。因此,世界上很多地区与城市既面临淡水资源的不足,又遇到大量污水需要处理。节约用水,控制水的污染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
-
植被与土壤影响人口的密度。植被与土壤对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更多的是通过农业的发展间接地起作用。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从植物学角度来看,是温度高,雨量充沛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植物生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可是,为什么这里却是世界上人口相当稀少的地区? 这是因为这里的土壤贫瘠,并缺乏适合在该地生长的粮食作物。所以,在热带雨林地区不少地方仍然保留比较原始的“刀耕火种”式的迁移农业,生产水平极低,难以供给较多人口的食物。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位于赤道上的爪哇岛却与众不同。爪哇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岛屿,面积不到 13 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面积约 7%,但人口却占全国 1.4 亿多人(1980)的 2/3 左右, 人口密度达 700 人/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这是因为爪哇岛上覆盖着由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起来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士壤,加上高温多雨,适宜种植高产的水稻,因而能维持大量的人口生活。在一些高寒地区,如我国西藏北部高原,人口的稀少,除了气候因素以外,也受土壤贫瘠,植被稀疏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人口增长。
-
矿藏资源影响人口的密度。自从进入工业社会时代以后,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矿产原料,所以,在矿藏资源的发现和开采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形成新的城市和居民区。19 世纪中叶,美国西部的旧金山(圣弗兰西斯科)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金山(即墨尔本)相继发现金矿,结果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移民迁往该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波斯湾周围丰富石油资源的发现与开采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的移民,随之而来的是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在沙漠中崛起。如阿联酋,在 1971 年成立以前,全国大约只有 16 万人, 其首都阿布扎比只是一个几千人的小村,除了两座钢筋水泥建筑物外,都是土坯房。可是到 1981 年,全国人口已达 112 万人,首都阿布扎比已成为拥有
- 万人口的现代化的花园城市。这就是矿藏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二)环境感知
移民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为定居地点,这是地理学家,特别是文化地理学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移民选择地区的标准,实际是对该地的地理环境的评价。这种评价就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在起着作用。不同的文化集团往往由于在某种环境中生存,久而久之就形成与当地环境紧密联系的环境感知。因此,不同文化集团就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相同自然环境。例如,说德语和说意大利语的人对某种环境就有不同反应,结果导致其分布上的差别。在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区靠近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的三国交界地区,山脉走向
东西,所以山坡分为南北。由于说德语的人以饲养乳牛为主,结果,他们选择在北坡定居。而说意大利语的人以种植喜暖的作物为主,结果,他们定居于南坡。这充分证明截然不同的文化态度的人,对有效的利用土地的环境感知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分布区。
人们对其自身居住的环境如何看待,是决定其愿否迁移他乡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可能对其家乡有不满意的情绪,而对其他地区却存在好感或充满期望,认为新的地区可以实现其期望。这样,他就会离开家乡,到别处去寻找出路。人们对自己所要选择的新的地区,按其环境感知的好坏程度,划分出不同的等级,这种对各地的不同环境感知,而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地图,称为意境地图。现在有些人利用这种办法,调查某些文化类型的人的意境地图,以了解他们对各地印象上的好坏程度,进而对人口的流动作出预测。
最近,美国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各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多是选择舒适的气候和其他合乎想象的某些自然环境特征。例如,对迁移到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移民的调查说明,那里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天气,这种令人神往的优美环境,是吸引人们向那里迁移的原因。这也是该地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根据研究,吸引美国人迁往该地区的环境特点如下:①靠近海岸的地区;
②有湖泊河流的地方;③夏季气候温和、湿度低,有各种各样的植被;④冬季气温不太低的山区。这种选择,不仅出现在美国,新西兰的移民也有这种趋势,愿到气候温和的沿海地区居住。英国人,特别是退休人员愿意到南部和西南部的海滨地区,因为那里的气候不像其他地方那样阴沉多雨。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文化集团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爱好,在他们作出迁移决择时,必然要受到他头脑中存在对自然环境的感知的影响。
影响人们头脑中意境地图的因素很多。有时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也会造成强烈的印象,特别是当人们并未到过那里时,很容易受到一些传说或宣传的影响。例如,19 世纪时,欧洲的一些农民受土地投机商的鼓弄,把美国描绘成到处是财宝,可以立刻发财的王国。结果,在一些国家出现向美国的移民热。从 1820—1920 年的一百年间,迁到美国的移民就有 3300 万人,这对美国的中、西部开发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在利用环境与征服自然方面取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这就是目前经常从新闻媒介得知的生态危机。这是由于人对自身的发展失去控制而使环境遭到破坏, 破坏的严重程度已影响到人本身,也威胁着许多其他物种的继续生存。许多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学者面对这种惊人的事实深感不安,他们大声疾呼要求人们实行自我控制,以维持自身与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虽然他们也认识到, 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很多,但是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则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否则环境条件将继续恶化。
人口的数量,即一地区的人口密度,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中世纪以来,中、西欧植被的变化情况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昔日,居住于平原与河谷的农民砍伐森林,把比较平坦的地方开辟为肥沃的农田,形成人口密集的农业区。但是,在农业地区的边缘和农业区之间则是丘陵与低山,那里生长有茂密的森林,由于不适于耕作而被保留下来。由于森林植被与丘陵地形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所以,居住在中、西欧的丘陵地区的人往往把森林这个
词视为包含着地形崎岖的地区。这地区森林面积的扩大与收缩就与人口增减密切相关。在战争、疫病和饥荒时期,人口数量下降,丘陵上的森林就向低的地方与平原区扩展;在社会稳定,人口增长时期,森林面积就收缩。在 1337
—1453 年,英法之间持续的百年战争,使人口大量减少,森林面积大大扩展。在法国,农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英国人把森林带到了法国”。在美国的东北部也有这样情况,最初的移民到达之后,就砍伐森林、开辟农田。当时,农业随着森林砍伐的速度而发展,以致于大片的森林消失。可是,从 20 世纪以来,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转向城市,森林也就向农田扩展,森林面积又在逐步扩大。
上述例子只是人口的数量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同森林面积的消长的关系, 并没发生森林环境的重大变化而影响到自身的生存。而西班牙人在古巴烧毁森林作为种植咖啡的肥料以获取利润,却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他们并未预料到大雨把没有森林掩护的裸露土壤全部冲刷掉,而留下的却是赤裸裸的岩石,非但咖啡无法生长,森林也难以恢复。
森林受到人类破坏的后果是严重的,草原也同样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某些证据表明,从罗马时期以来,由于在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的矮草草原上过度放牧,结果沙漠的面积逐渐扩大。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内蒙古南部的一些沙漠也是由于历史上不合理的开垦所造成的。过去经常说的“沙漠南移”实际上是一些地方由于不适当的大量开垦,从而助长了沙漠面积的扩大。
以上的事例充分说明,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因而给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结果形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其实,这种结论并不完全正确。拿人们的消费来说,工业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高,其消费的物质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例如,美国人均消费的能源折合标准煤计算是 10 吨/人·年(1980),
消费的肉类是 108 公斤/人·年。这个数字比发展中国家不是高几倍、十几倍, 而是几十倍。总起来计算,美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5%,而每年消耗的资源大约占世界 40%,所以,在美国每增加一个人要比发展中国家每增加一个人,对世界环境所施加的影响大得多。
(四)文化对人口的综合作用
文化各因素同人口密度、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现分述如下:
- 食物对人口的影响。在欧洲的西北部,由于气候潮湿,温度低,很不适合某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即使种植,产量也不高。但从新大陆传播来的马铃薯很适宜在这里种植。它不仅提高了欧洲的粮食产量,而且也刺激了欧洲人口的增长。如爱尔兰,在 19 世纪上半叶人口增长了一倍,达到 800 万人。
人口急剧增长,但土地很少,只能更加依赖于这种高产作物。在 1845 年,马铃薯晚疫病流行。从大陆传到爱尔兰,结果,连续三年马铃薯大量减产,引起了所谓的爱尔兰马铃薯大灾荒。结果成千上万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其他疾病,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迁移到北美洲和其他地方。虽然从那以后,爱尔兰的农业已转向乳畜业与其他经济作物,改变了单一种植马铃薯的倾向,但是,在 1921 年爱尔兰的人口只有 430 万人,大约为 19 世纪上半叶的 1/2。
- 宗教对人口的影响。宗教对人口有很大影响。以美洲为例,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加拿大),人口增长速度比较慢,而天主教盛
行的地区(如拉丁美洲),其人口增长率明显地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宗教对计划生育的不同看法有关。天主教是反对包括堕胎在内的现代人为地控制生育方法的,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赐予的,实行控制就是对神的意旨的违反。 3.习俗与思想感情对人口的影响。中国和印度都是经历过长期农业社会
的发展中国家,在人民群众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多子多福”“生子传宗接代”的陈旧观念。在印度,由于这种传统思想,一般认为女子结婚不生孩子或生得不多是不道德的,因而受到人们的歧视。在拉丁美洲,则认为家庭子女多是丈夫气概的表现。在这种习俗强烈地区,推行计划生育是十分困难的。
在国际与国内,如果各民族间存在着对抗的感情,对人口增长也往往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特别是一些小的国家或民族,他们怕人口少,将来当战士的人少,这样,面对人口众多的敌对国家或民族,他们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他们并不鼓励计划生育。美国的黑人,由于受到白人的歧视而产生一种错误的心理,认为要改变其地位,重要措施就是增加其人口,并把这看作是向白人作斗争的重要武器。
- 政治因素对人口的影响。人口的分布、迁移以及增长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公元初,犹太人被罗马人赶出其所居住的巴勒斯坦后,流落于世界各地,经常遭到驱赶,甚至遭到屠杀,而今成为流散相当广的一个民族。在近代,例如,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发动战争遭到失败,除了归还它战前所强占的领土外,还失去了一些领土,结果造成将近 1200 万说德语的人搬迁。而在这些空出的地方,又迁移来大批捷克人,波兰人和苏联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独立后,由于领土划分,需要将住在印度境内的伊斯兰教徒迁向巴基斯坦,住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教徒迁向印度,双方于 1951—
1956 年间各交换了 800 多万人口,结果,带来了 1700 多万人的大迁移。一些国家与地区由于战争与动乱而造成大批的难民流离失所,如西亚地区的巴勒斯坦和阿富汗的难民,中南半岛的越南与柬埔寨难民。
政府对移民态度不同也影响着人口的密度。海地与多米尼加是位于同一岛(海地岛)上彼此相邻的国家,自然条件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在人口密度上两国则有较大的差异。据 1981 年材料,多米尼加的人口密度 113 人/
平方公里,海地为 214 人/平方公里,海地人口密度几乎等于多米尼加的两倍。这是由于政府对移民施加限制,使海地人难以迁往多米尼加,遂使海地人口密度增大。
法律也会影响人口密度。在欧洲,从罗马法流传下来的法律规定,死者的所有继承人都有权均分其土地和财产。可是,日尔曼法律却与此不同,它实行长子继承法,即只有长子才有权继承一切财产。在 19 世纪,德国的南部沿莱茵河及其支流地区,在继承上是受罗马法影响的,实行均分财产,从而使农村的人口密度增加;而在北部地区,则实行长子继承制,未分得土地的儿子只能离开农村,另谋生路。结果使北部农业地区,人口密度比南部低。这种因素对人口密度带来的影响的烙印,今天仍然可以见到。
- 经济因素对人口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人口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说来, 经济发展快,生活安定,人口就增长得快,反之,人口增长就慢,甚至出现下降。我国在历史上就有许多这类例子,当一个王朝初建时,由于经过战乱、灾荒,人口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经过一个时期的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发展, 人口就出现很大增长。从我国近代史看,1911 年清王朝被推翻时,我国人口总数是 4.7 亿,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人口达 5.4 亿。1987
年全国抽样调查,大陆人口达到 10.7 亿。可以看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 38 年里,人口增长 15%;以后的 38 年里,人口增长 98%。两者的增长速度相差近 6.5 倍。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则增长的速度要比这数字大得多。这也说明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随后,由于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对人口增长所起的催化作用。
经济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城市生活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服务设施好,吸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这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赞比亚在 1971 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30.9%, 到 1979 年增加到 40.4%,说明赞比亚在向工业国转化。
应当看到,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可以促进人口增长,当然, 也可以抑制人口的增长。可是,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不可能很快的情况下,则在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就会遇到困难,甚至造成某些国家不得温饱的问题。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如何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根据各国的经验,必须有效地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在这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积极作好宣传工作,给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免费提供有效的避孕药品和工具,免费提供避孕手术。在法律上,消除对人工堕胎限制,承认一切合理的堕胎。
第二,用经济手段鼓励各种计划生育措施。例如,对计划外生育孩子的家庭征收较高的税额。对少生或无子女的家庭实行低税或免税。
第三,政府对要求想生孩子的家庭,严格实行有计划生育,并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计划外生育。
但是,计划生育是家庭的事,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问题,实行起来有很多困难。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由哈佛大学在印度进行过计划生育的研究。他们在印度农村向村民们宣传自愿实行计划生育,并免费提供避孕药物。这些村民虽拿了药物,但实际并不服用。在向村民们宣传控制家庭子女数目时,有个村民说:“在 1960 年,你们让我相信我不要再生孩子了。可是,现在你看我有了 6 个儿子,2 个女儿。他们都长大了,都给我钱,我现在坐在家里享清福。你们说我穷,养活不了一个大家庭。现在,因为我家人多,我富了”。还有的村民说:“富人有钱投资买机器, 我们只有投资于我们的孩子”。“没有儿子,我就无法耕种,儿子多,就不用雇劳动力,就可省下一大笔钱”。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村民缺乏教育,文化水平低,加上偏见,研究工作无法继续下去。这种情况,深刻地说明这个问题的复杂与困难。所以严重的问题还是在于农村,在于教育人们改变陈旧的观念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然,良好的愿望,正确的政策,响亮的口号, 等等,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的苦难的情况相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则面临的是另一种人口问题,即人口的减少与迅速老化的问题。例如,欧洲委员会关于人口问题一项调查报告提到其 21 个会员国人口如按目前速度下降,到 2086 年欧洲人口将只有现在的 1/2。而前联邦德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其人口出生率目前在欧洲是最低的。尽管近几十年来流入了 430 万人,
前联邦德国的人口仍在继续减少。从 60 年代中期起,它的人口出生率就低于人口更替的水平。据计算,欧洲各国要保持人口的稳定水平,每个妇女至少生 2.1 个孩子。 可是在 1985 年,低于此指标的国家,除前联邦德国外,还
有卢森堡、丹麦、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瑞典、英国和法国,根据民意测验,面对这种情况,有人认为下降是“适时的”,有人认为是“担忧的”, 赞成政府进行干预。目前,法国已在税收方面采取措施,鼓励生育。至于迅速老化问题,估计到下世纪“老年人”将占欧洲人口的“压倒优势”,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至本世纪末将崩溃,因为较少的人必须在相当长时期内赡养比现在多的老年人。可见,人口少也与人口多一样,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