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恒

王 恒 - 图1王 恒 - 图2王 恒 - 图3卜辞人名,于王亥外,又有王 。其文曰:“贞之于王 。”(《铁云藏龟》第一百九十九页及《书契后编》卷上第九页)又曰:“贞王 恒 - 图4之于王 。”

王 恒 - 图5王 恒 - 图6王 恒 - 图7王 恒 - 图8王 恒 - 图9王 恒 - 图10王 恒 - 图11王 恒 - 图12王 恒 - 图13王 恒 - 图14王 恒 - 图15(《后编》卷下第七页)又作王 。曰:“贞王 王 恒 - 图16□。”(下阙,《前编》卷七第十一页)案 字即恒字。《说文解字》二部:“王 恒 - 图17,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古文王 恒 - 图18,从月。《诗》曰:‘如月之恒’。”案,许君既云古文王 恒 - 图19从月,复引《诗》以释从月之意,而今本古文乃作 ,从二从古文外,盖传写之■字,当作 。又《说文》木部,“王 恒 - 图20, 竟也。从木,王 恒 - 图21声, 古文王 恒 - 图22”。案:古从月之字,后或变而从舟。殷墟卜辞,朝莫之朝作王 恒 - 图23(《后编》卷下第三页),从日月在 王 恒 - 图24间,与莫字从日在王 恒 - 图25间同意。而篆文■,不从月而从舟。以此例之,亘本当作王 恒 - 图26。《曶鼎》有 字,从心从 ,与 篆文之 从 者同,即王 恒 - 图27之初字,可知

王 恒 - 图28王 恒 - 图29王 恒 - 图30王 恒 - 图31王 恒 - 图32一字。卜辞 字,从二从 (卜辞月字或作 或作 ),其为王 恒 - 图33互二字或恒字之省无疑。其作王 恒 - 图34者,《诗·小雅》:“如月之恒”。毛传:“恒,弦也。” 弦本弓上物,故字又从弓。然则 二字确为恒字。王恒之为殷先祖,惟见于《楚辞·天问》。《天问》自“简狄在台喾何宜”以下二十韵,皆述商事

(前夏事,后周事)。其问王亥以下数世事曰:“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昬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贞子肆情?眩弟并淫, 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此十二韵以《大荒东经》及郭注所引《竹书》参证之,实王亥、王恒及上甲微三世之事。而《山海经》、《竹书》之有易《天问》作有扈,乃字之误。盖后人多见有扈,少见有易,又同是夏时事,故改易为扈。下文又云:“昬微遵迹,有狄不宁”,昬微即上甲微,有狄亦即有易也。古狄易二字同音,故互相通假。《说文解字》噦部, 逖之古文作逷。《书·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尔雅》郭注引作“逖矣西土之人”。《书·多士》:“离逖尔土”。《诗·大雅》:“用逷蛮方”。

《鲁颂》:“狄彼东南。”《毕狄钟》:“毕狄不龚”。此逖、逷、狄三字异文同义,《史记·殷本纪》之简狄,《索隐》曰:旧本作易。《汉书·古今人表》作简逷。《白虎通·礼乐篇》:狄者,易也。是古狄易二字通。有狄即有易。上甲遵迹而有易不宁,是王亥弊于有易,非弊于有扈,故曰扈当为易字之误也。狄易二字不知孰正孰借,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

(孙氏之騄说)。盖商之先自冥治河,王亥迁殷。(今本《竹书纪年》:帝芒三十三年,商侯迁于殷。其时商侯即王亥也。《山海经》注所引真本《竹书》亦称王亥为殷王子亥,称殷不称商,则今本《纪年》此条,古本想亦有之。殷在河北,非毫殷。见余撰《三代地理小纪》。)已由商邱越大河而北, 故游牧于有易高爽之地,服牛之利,即发见于此。有易之人乃杀王亥,取服牛。所谓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者也。其云“有扈牧■,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者,似记王亥被杀之事。其云“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者,恒盖该弟,与该同秉季德,复得该所失服牛也。所云“昬微遵迹,有狄不宁”者,谓上甲微能率循其先人之迹,有易与之有杀父之仇,故为之不宁

也。“繁鸟萃棘”以下,当亦记上甲事,书阙有间,不敢妄为之说。然非如王逸章句所说解居父及象事,固自显然。要之《天问》所说,当与《山海经》及《竹书纪年》同出一源,而《天问》就壁画发问,所记尤详。恒之一人, 并为诸书所未载。卜辞之王恒与王亥,同以王称,其时代自当相接。而《天问》之该与恒,适与之相当。前后所陈,又皆商家故事,则中间十二韵自系述王亥、王恒、上甲微三世之事。然则王亥与上甲微之间,又当有王恒一世, 以《世本》、《史记》所未载,《山海经》、《竹书》所不详,而今于卜辞得之。《天问》之辞,千古不能通其说者,而今由卜辞通之,此治史学与文学者所当同声称快者也。

(《观堂集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