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关系的萎缩

中国货币经济,自春秋战国发展以来,到两汉达到兴盛,随着汉帝国的崩溃,货币经济也一蹶不振,交换活动日趋萎缩。这种经济演变首先反映在金属货币逐渐退出流通环节:

西汉时,铜钱是国家收入的大项,朝廷各种支出也以用钱为主、东汉继承了五铢钱作为货币,但同时也少量使用布帛。东汉末年开始,实物取代了

① 《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注引《吴书》。

②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黄金、铜钱的地位,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谷帛取代五铢钱始于董卓之乱, 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董卓废五铢钱改铸小钱,他用洛阳、长安的铜人和坏钱作为铸材,所铸小钱,没有轮廓文章,不便使用,于是引起通货膨胀,“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铜钱在当时虽是罕用之物,却并非完全绝迹,但是统一集权的中央政府不复存在,流通的钱也很混乱,恶铸私钱甚多,魏晋南北朝各代货币使用情况如下:

三国时代,魏在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恢复五铢钱未成功,明令百姓以谷帛相交易。其后明帝恢复五铢钱成功,但使用并不广泛,除洛阳等大城市外,社会上广大地区仍是使用谷帛交易。孙吴虽也铸钱,社会上也是以布帛交易为主。《晋书·羊祜传》记载羊祜伐吴时,收割吴国百姓的谷子作为军粮,然后计其谷价,送绢偿还。蜀国虽行铸钱,社会上也是以谷帛作流通媒介。

西晋灭亡后,北方十六国各政权很少用钱,后赵石勒曾想恢复钱币,结果失败。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 495 年)首次铸行太和五铢钱。这之前的一个半世纪里,北方货币经济简直是消声匿迹了。据史料记载,太和五铢的流通范围仅在京师洛阳一地,北方各地或是不用钱,或只用旧钱。北齐、北周情形也是如此,社会上大量使用布帛交易,钱币、布帛杂用就是不错的情形。

自东汉晚期开始,谷帛充任货币的职能一直通行到唐代中叶,达五六百年之久。钱币在这样长时期内不能通行,是有深刻原因的。单从铸钱制度上看,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里,中国处于分裂割据之下,除西晋短期统一之外, 不曾有过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出现,而中国钱币铸造一直归政府管理,汉行五铢钱以来,更是严禁私铸,仅由中央政府充任唯一的货币发行者。要做到这一点,中央政府必须有较高的威信和充足的财力,而魏晋南北朝各朝均无此力量,相反却想借铸钱来弥补财政亏空,钱币成色不足,在社会上流通就会有“劣币驱逐良币”情形发生,民不乐用,加之政府无力制止民间私铸恶钱,所以难免通货膨胀发生即使有铸钱,百姓也避而不用,改采谷帛交易。从更深一层的背景来看,汉帝国灭亡后,原有的生产和交换关系遭到破坏, 城市荒芜,农村凋弊,社会退回到自然经济状态,因此作为交换经济发达的产物——钱币,自然失去原有地位,趋于萎缩。实物授受在很多领域里排挤了货币交换,不惟民间买卖如此,国家财政赋税制度也蒙上很厚的自然经济色彩。三国时曹魏行屯田制,又创设租调制以取代汉朝赋税制度,即是改货币税为实物税,让小农以自己生产的布帛绢绵等实物交税,这种赋税制度因切合自然经济之需要,历经损益而延续至唐朝。百官俸禄,也按实物计取, 甚至授予一定数量的公田作为官吏俸禄津贴。地主豪强设立的庄园,像北方的坞壁,南方的田庄,生产上多种经营,力求自给自足,所谓“供粒食与浆饮,谢工商与衡牧”,而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宣扬的那种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封闭状态正是当时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