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次培训,三次实验,一次现场会
开学前(二月下旬)用了一周时间,对实验班主任(1—6 年级 19 个) 进行了实验前的综合培训,内容是国家、省的五个文件、师所长的讲话(开题动员)、张家思主任的“省案”及其说明、省活动性德育课程实验方案、学校实验方案及其实验细则等等。重点是理解掌握“省案”和学校实验细则安排,方式是传达、讲座、讨论“答记者问”。这次培训,基本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并确定了单周二晨会(20 分钟)为明理知事部分的自学指导、双周班队会为激情与导行,评价用考核性作业、问卷等形式,在自习、夕会解决。也有的年级把导行放在指导下一课明理知事之前。这样,两周一课,16 周结束,18 周总结。第一次培训,写出了个人实验规则,制订了进度,初步备了课。
因为毕竟是第一次上这样的课,针对教师多数不会上的实际情况,全校在开学的第一周就搞了第一次典型引路观摩课。在学校重点指导下,由省级优秀教师陈怀山在五年级一班上了一个完整课——20 分钟的自学指导,40 分钟的激情与导行。题目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次观摩课,打开了局面,敲响了向实验进军的号角,将载入学校的史册。
实验的第二周,发现低年级(1—2)识字量不够,自学指导有困难。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跟踪听课后,课题组研究决定,1—2 年级的明理知事自学指导,在原来的单周二晨会基础上,增加单周班会一次。给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一、二年级中搞一节这个思路的观摩课,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
的。这是第二次观摩课。可以说,及时地解决了低年级实验的难点。期末, 低年级不但能与全校同步,更可喜的是阅读能力明显提高,朗朗读书声随处可听到。
第二周的跟踪听课,发现教师对教材掌握上、教法上、书写教案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利用周六、周日两天进行第二次培训。由校长重点讲解指导的编写意图,实验原则。以师所长讲话“省案”、指导书为基础。这次培训,及时地解决了活动性德育课程与思品课、语文课的区别和联系。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编写意图。排除了教师备课、写教案、上课的实际困难。
实验越深入,我们越是感到严格执行“省案”、把握指导书进行上课听课备课是实验控制的关键。在第 3—4 周,在 1—6 年级,以年级为单位的第三次观摩教学,听、评课的重点是执行“省案”和指导书。这次观摩研究的结论是执行“省案”要严格,指导书的把握要适度,首先是使用教材,其次才是修改和创造。在符合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可以改。提出了处理好自变量与其它变量的关系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这次观摩课为一重实验区提供了全方位现场观摩,介绍了学校实验的基本情况。
由于工作到家,实验顺利地进行着。四月份的教学检查抽测中,发现了明理、知事、激情、导行、评价这五个部分分散不紧的倾向。五月初又进行了第三次培训。这次是培训与观摩同步,内容就是教材与教法重点讲评。每册教材分析之后,跟上一节观摩课立即讲评。重点就在五个部分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如何处理得当,又一次正了方向。
实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期中考试之后,在五年级组召开了实验管理现场会,规范了实验班档案、教学记实表、教学反馈记实表、每一课的师生发言材料、查找积累的资料、师生制作的教具、图片,如何分类登记等,制止了混乱。有两大收获:一是明确方法、规范行为,实现分析、结论积累数据; 二是更有力地控制了实验变量。教师们说,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对下一步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