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过去:在困惑中追求,充满艰辛和苦涩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盲目的教学,赢回的只会是艰辛和遗憾。教学负担重,步履艰难;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这是十几年教学实践中始终困挠着我的两大难题,同时也是其他教师普遍困惑的教学两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刨根究底,根本症结在于:一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和方法,严重脱离了现代学生的学习实际,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二是根本没有处理好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首先,从课堂教学看,教室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一般地,老师都是从进教室到出教室,一言到底。老师站在前面的讲台上,眼光盯着所有的同学,要他们谁也不能作做别的事情,只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就这样,教师讲完了,学生也就“学完了”。想想看,这样的课堂教学,老师成了什么?实质成了“转运使”。学生呢?处处被动,没有丝毫的主动权,教师讲哪里就“学”到哪里,亦步亦趋,被迫依赖教师,成了地地道道的“奴隶”自古以来,从未见到过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奴隶。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怎能创造效益?一个“转运使” 一边用手把教案搬上黑板,一边用口强行灌输,怎会不手忙脚乱,步履艰难?

其次,“源”、“流”颠倒,主体(学生)和客体(教材)脱节。

教学的目的,是要主体(学生)作用于客体(教材)取得一定的能动反映。然而,在我们的长期教学中,老师只顾自己认真备课、讲课,却忽略了主体(学生)和客体(教材)之间的关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是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是不科学的,违背了事物的认识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必须使其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从课本中得来,必须来自于“源”,不能纯从教师嘴里流出。“源”、“流” 颠倒,首末倒置的结果必然是头重脚轻根基浅,事倍功半尽是酸。

再次,老师成了“包医百病”的活神仙。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学生接受能力不一、基础不一、个性不

一、学习习惯也不一,而教学却“一刀切”,统一要求。试想,全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像教师想象的一样与教同步而行吗?诚然,教讲的速度代替不了全班学生学的速度,教师的理解也代替不了每个学生的理解。一句话,“老师包医不了百病”。

社会在迅猛发展,科技文化在腾飞,对现代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是以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个性特色、科学思维头脑和自我教育能力的,能快学习、快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战略地位。”

鉴于此,我们不得不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研讨现代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