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指导思想——尽量体现“双主体”的教学特色。
所谓“双主体”,即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对教师而言,应是引导式的教,对学生而言,是探求式的学。“引导——探求”是“双主体”教学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方式。具体到本节课,每段内容都是由教师用问题的形式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讨, 师生密切配合来完成的。朱老师不断用富有启迪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一节课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深浅层次不同的近 30 个问题,成功地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除齐答外,学生个别回答问题达到29 人次,占全班学生的 60%以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朱老师曾成功地创造了以“双寓”——寓理于情、寓情于理为特点的历史教学风格,并把这种教学风格发挥到极致,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既给人以美的感受,又启发理性的思考,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但是, 许多老师认为:朱老师以前的课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课堂,课能否上好,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修养,尤其是文学功底及语言表达能力。朱老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反思,并开始进行新的探索,开展了体现“双主体”
特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教改实验。本节课也是出于实验目的进行的一次尝试。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实验呢?下面结合本节课内容谈三点想法。
- 让学生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欢乐和学习成功的欢乐。
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篇文章的题目。他认为,把劳动的欢乐、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给予儿童,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到这种欢乐,让他们作为教师自我表现的观众和听众显然是不行的,必须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理、适度的表现机会。“学习的愿望只能跟学习的成功同时俱来”(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不断刺激和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的愿望,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本节课的内容中,许多是同学们在影视文学作品中耳濡目染,略有所知的,再加上课前预习的作用, 老师若视学生为无知,絮絮叨叨,学生定会觉得寡然无味。朱老师正是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参予者,学习的主人。观察朱老师的课堂,常呈现出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这也许正是其根本原因吧!
-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要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就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历史是文化的基础,一个人应该有历史思维能力,不论他的职业是什么,都会使他具有必要的广阔视野,帮助他在偶然事件的背后看到真正重要的东西,学会把当代发生的事件看作是历史长河的一部分,即已经过去的、现在正发生的和将来要发生的历史事件总体的一部分。”(莱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第 20 页)对“历史思维”,前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莱纳的定义是:历史科学内容范畴内的创造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同前引书,第 35 页)。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须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上设计教学,采用具有研究因素的教学方法和带有问题情境的认知性习题,而且需经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才能显示出效果。本节课中,根据莱纳对历史思维特点的概括,设计了几个带有研究性质和问题的提问:
-
探究历史现象发生的各种条件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北伐战争是否可以进行?”“北伐战争应怎样地进行?”“为什么北伐军能够取得节节胜利?”
-
正确描述社会现象或事件,正确地规定现象的本质特征:观察漫画
《快乐的聚宴啊!》,分析其中人物的身份和漫画中揭示出的社会现象。
-
探索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在北伐节节取胜的大好形势下,革命志士深感忧虑的问题有哪些?”
-
从史实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原因。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问题性习题,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过多。本课只是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了几个问题,以便于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使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 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受到自我教育。
课堂上,正面教育极易让学生睥睨为说教,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历史课的思想教育,绝不能游离于历史知识之外,而求寓于其中。可课堂容量有限,能否把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延伸到课外呢?当然可以,关键在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之间搭好。朱老师的作法是:将故事性很强的部分课文, 留给学生去读,下节课再给他们机会讲。这也就是她为什么没有在课堂上描
述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原因。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更好地突出重点(武昌之役),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和讲述的自我学习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