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板书)
先要问: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生: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打下的粮食、织的布基本是给自己用,不是为拿到市场上出卖。与这种经济不同的是商品经济。人们种的粮、织的布主要不是为自己用,而是要拿到市场上卖给别人。所以这两种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尽管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但同时也还存在商品经济, 只是它的比重很小,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得到很大发展。为什么在这时候发展了?还记得明朝前期朱元璋为恢复发展农业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生:
垦荒屯田、按亩纳税、兴修水利。)
由于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到明朝中后期农业有了新的发展。
当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不仅种植面积比以前扩大了,在岭南还出现了三季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明朝后期还从外国引进了一种现在很多人仍很爱吃的粮食作物——白薯,当时被叫做甘薯。甘薯的家乡在美洲,经吕宋(今菲律宾)传入我国,并在福建、浙江种植。随后人们发现种一亩甘薯的收成竟是种一亩谷子的 20 倍,甘薯开始被大面积种植。同一时期美洲的烟草也通过吕宋传入我国的福建、浙江。那时,你若到全国各地走一走,就会发现棉花已遍植天下。在江南,你还能看到成片成片的桑田。这都说明明朝中后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已超过前代。
以前曾经讲过元朝的手工业者被称做什么?(生:匠户。)身份类似工奴。明初政府下令改革工匠服役制度。怎么改?(生:纳银代役。)这样激发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使明朝中后期的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了。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是:生产规模比以前扩大了。河北遵化有的冶铁作坊的冶铁炉高一丈二尺,一炉就能装 2000 多斤铁矿砂。再有分工比以前细了。据记载在景德镇要制成一件瓷器,一般都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分工越细,产品的质量也就越好。还有手工业品的产量比以前提高了。我们学过元朝时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她是哪儿的人?(生:松江。)到明中后期,她的家乡几乎家家都纺织织布,以至于民间都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指导学生看课本第 59 页):“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明中后期的手工业发展也超过了前代。
农业、手工业都比以前发展了,农民手中的粮食多了,手工业者手中的产品也多了,他们自然就要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卖,这样促进了什么的发展?
(生:商品经济。)
大量农产品、手工产品涌入市场变成商品,全国就有 30 多座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镇。如其中的北京,它不仅是明朝的都城,工商业也十分发达。
你们都知道前门大街现在是著名的商业区,这个商业区就是在明朝中期形成的,那时叫正阳门外大街。全国各地来京经商的商人大部分住在这一带, 所以商店、旅馆、酒楼、戏院越来越多,并发展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此外,北京还有很多集市,比如离我们学校很近的一个地方叫缸瓦市, 当年是专卖缸瓦的集市,如今集市没有了,可名字还一直保留下来。请大家说一说。(生:米市、猪市、花市、灯市、羊皮市等等。)
除北京外,课本上还提到一些城镇。请阅读课本节 59 页第二段。(请一位同学朗读)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些城镇有什么特点:(放映投影片“明朝中后期部分城镇分布草图”)请看这是一幅明朝中后期部分城镇分布草图(指图)这是长江,这是北京、苏州、杭州、松江、景德镇、成都、武昌、扬州, 这些城镇大部分位于江南还是江北?(生:江南。)这就是说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地方在哪儿?(生:江南。)明朝中后期我国东南沿海曾遭什么人骚扰?(生:倭寇。)所以外贸发展是断断续续的。当时有很多著名港口:(看课本)广州、福州、泉州、宁波(即明州)。大批丝绸、瓷器等商品从这些港口出口到日本、南洋等地,换回来的主要是白银,白银大量流入,使白银在国内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后,交换日益频繁,货币需要量越来越大,到明朝后期无论大城镇还是穷乡僻壤,做买卖几
乎都用白银当货币。可见明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也比以前发展了。商品经济越发达,买卖也就越多,商品需要量也就越大,这下可忙坏了那些生产商品的人。
在著名的丝织业城市苏州附近有一个水乡小镇叫盛泽镇,那时你一走进这镇子,听到的全是织绸机的响声,镇上一座石桥上还刻有这样一幅对联:
(投影)“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晴天时本无浪,可织机声音之大就好象翻起千尺波浪似的,风把巨大的织机声送向远方。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生产繁忙的盛况了。在生产过程中,谁都想让自己织出的丝绸卖个好价钱,于是生产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传说这镇上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姓施名复,家里就夫妻二人,每年养几筐蚕,然后妻子纺纱,丈夫织绸,由于蚕种选的好,每年都比别人能多缫出好多丝,缫下的丝粗细均匀,很有光泽,织出的绸子质量非常好,拿到市场上人们争着出高价购买,于是积下一点儿钱。施复想再添张织机,可没地方搁,事有凑巧,他的邻居因为连年蚕桑经营不好,正想把自己的两间房子卖了,这下可帮了施复的忙。又过了约 10 年的功夫,他就有家产数千金,又买了一位邻居的一所大房子,在里面放了三、四十张织机。生产经营规模到了这种程度,他们夫妻俩就可以不干活了,要出钱雇人干活。雇哪些人?刚才说过的他的邻居因为经营不好要卖房子,如果他再破产,什么也没有卖了, 要活命就得出卖什么?(生:劳动力、手艺。)这就成为被雇佣者,于是产生了雇佣者与被雇佣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们说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那么这种生产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得到了发展?(生:商品经济)。
有的同学可能想,刚才讲的是传说不足信。但史书上确实记载,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有很多象施复那样的人。在苏州城象施复那样的人家被叫做机户,他们放织机雇人干活的地方叫机房,他们雇来干活的人叫机工。(边讲边出示活页式板书)机工们干一天活拿一天工资。如果没工作了,天一亮就要站在桥头来待雇。他们往往是成群结伙,伸长脖子站在桥头,眼巴巴地盼着有人来雇。如果等到早饭后还没人来雇,这一天的工作也就没什么指望了,只好回家挨饿。所以他们过的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朝不保夕”的生活。这些机工实际上都是靠出卖什么为生的无产者?
(生:劳动力。)在苏州这样的机工有几千人。
在机房里出卖劳动力的是机工,出资金雇人干活的机户,这就是课本 59 页上写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生: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又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生:资本主义性质的。)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产生了。请同学们注意,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处在萌芽状态,叫做“资本主义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