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学实施设计与评析
(上课)
师:同学们,学习新课前,让我们看一段历史录像——(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全国欢庆的场景)。
【评: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放录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稳定情绪,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单刀直入,省时省力。】
师:抗日战争的胜利,使祖国的宝岛台湾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同学们,你们可否知道台湾为什么被日本割占和祖国分离了 50 年之久,这就是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所造成的。
(评:把台湾光复和抗战胜利巧妙连接,引出《马关条约》。打破常规, 中间突破,逆序讲授,别出心裁。先讲战争结果,再讲起因、经过、由果索因,引发悬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顺理成章,自然清新。)
师:《马关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双方的全权代表是谁?签约的地点在哪?请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回答。
生:时间是:1895 年,双方代表是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地点在日本马关。
师:对!哪位同学说说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条?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
响是什么?
生:主要内容有四条:第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第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第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师:很好!内容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设厂。
评:将条约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字,简明、精练、好懂、易记、既抓住了重点,又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师:1895 年清政府为什么要和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本课“引言”。
(评:超越课本,又回归课本。抓住课文的凤头,即从引言入手,引出甲午中日战争。新材料用新教法,独具匠心。)
生: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师:对!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中日甲午战争。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日本曾经就侵略过我国的哪一地区?
生:台湾。
师:日本侵台未能得逞,它贼心未死,90 年代的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评:以旧联新,启发思考,揭示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必不可免。) 师:日本为挑起战争还在寻找借口,请大家看课本,1894 年在朝鲜爆发
了什么起义?
生:东学党起义。
师: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起义,这时日本乘机也派兵到达朝鲜。那么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又有何举动呢?
生:继续增兵,准备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师: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又是什么呢?
生: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师:丰岛事件成为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那么丰岛又在哪里呢?(放投影《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边讲,边标出丰岛的位置及日军四路进攻平壤的红箭头。)
(评:利用投影仪,把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由静态变为动态,形象地展现了甲午中日战争时空变化,便于学生了解日军入侵中国的路线,掌握各个战役发生的经过。)
师:平壤战役中的清军指挥是谁? 生:左宝贵,叶志超。
师:左宝贵在战斗中的表现如何? 生:率兵奋战,中炮牺牲。
师:对!左宝贵还是一名清军回族将领,我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保卫祖国做出了贡献。
评:突出左宝贵是回族人,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每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的统一都作出伟大的贡献。
师:而另一位清军统帅叶志超的表现怎样呢?
生:弃城逃跑。
师:贪生怕死,弃城逃跑,狂奔 500 多里,退回中国境内,导致平壤陷落,战火逐渐燃烧到中国境内。平壤战役后的第二天,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了一场激战,即黄海海战。
师:(指导学生看图,说明黄海大东沟在鸭绿江口)黄海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乃至世界近代史上蒸汽机军舰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海战,我北洋舰队英勇奋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表现得最为突出。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甲午风云》这部影片吗? 生:看过。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课本史实并联系这部影片的画面讲一讲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事。
(评:注意利用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运用情境复现法让学生讲述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事,既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生:(故事略)
师:讲得好!这位同学把邓世昌的爱国壮举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邓世昌不愧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这正象人们给他像片上题的对联一样?“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次海战正是由于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北洋舰队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然而当权者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下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使北洋舰队失去了作战主动权。此后,日军兵分两路侵入中国。一路渡鸭绿江,攻占九连城,一路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进攻大连、旅顺。(教师边讲边标出日军两路进攻的红箭头) 在大连,面对日军进攻,清军守将不战而逃,在旅顺只有总兵徐邦道率兵孤军抵抗。结果大连、旅顺相继失陷。
师:旅顺失陷后,日军大肆屠杀我国和平居民 1 万 8 千余人,日军在旅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评:强调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憎恨日本军国主义,憎恨侵略战争,热爱和平,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思想感情。】师:旅顺陷落后,北洋舰队的海军基地威海卫军港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
目标(学生看图,教师边讲边标出日军进攻威海卫的红箭头)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顶端,同旅顺海相望,控制着渤海门户,旅顺陷落后,它显得尤为重要。1895 年初,日军一路在山东荣城湾登陆,抄袭威海卫后路,一路在海上封锁威海卫,威海卫腹背受敌。港内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曾几次要求出海抗敌,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却下令不许出海迎敌,丁汝昌向李鸿章请求突围作战, 再一次遭到拒绝,北洋舰队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结果全军覆没,威海卫溃败。
【评:甲午海战中国失利,除政治腐败外,也与李鸿章的战略失误,消极自保,有着重大的关系,指明这一点,便于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师:威海卫溃败后,水师提督丁汝昌的表现如何? 生:宁死不降,自杀殉国。
师:丁汝昌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同样也是一位爱国将领。
师: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结束,结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民族危机的加深。师:战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
潮,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哪几种方式?请同学们看书回答。 生:有四种方式。即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 师:这四种方式都是资本输出的方式。资本输出是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
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评:简明扼要地讲出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把初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举重若轻,避虚就实来诠释,化难为易让学生来掌握。
师:除此之外,19 世纪末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帝国主义列强更加认为,中国是一块可以任其宰割吞食的肥肉,于是它们争先恐后向中国扑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它们采取强占租借地,划分范围的方式瓜分中国。
师:最先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是哪一国呢? 生:德国。
师:德国的租借地,势力范围在哪里呢?
生: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师:其它帝国主义又是如何瓜分中国的?请大家看《时局图》(放投影:
《时局图》)
师:这幅图画的是中国东部的领土,这里是大海。同学们,这是一只北极熊,代表俄国,你们看这只熊身高体大,野心勃勃,一下子把它的魔掌践踏到我长城边沿,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这是一只虎, 代表英国,你看这只穷凶极恶的猛虎一扑而下,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再看德国,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这是一只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它四肢齐伸,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 将其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这时,还有一些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也在摇旗呐喊,蠢蠢欲动。同学们,此时的中国领土已被列强瓜分,中国主权岌岌可危,然而清政府的腐朽官僚还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这个手里拿着银元的就是清朝腐朽的官吏。这幅图是当时一位爱国者绘制的,看了这幅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险恶形势“不言而喻,一目了然”。这幅图即使今天看来也是触目惊心的,它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同学们,看看课本第 74 页《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就可知道这一点,直到1997 年 7 月 1 日前英国还霸占着我国领土香港!
评:利用“一图”“一表”来讲解,特别是抓住《时局图》,大做文章, 用形象、生动的描述性语言,电化教学的动态手段来说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险恶形势,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朽的清朝统治者的憎恶之情,而且调动了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危急感和耻辱感,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这样教,即使学生掌握了其基础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还学会了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一石三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师:图表中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什么?
生:新界。
师:新界是香港地区的一部分,请再看英国租界“新界”示意图。香港地区由三个部分组成,(1)香港岛,(2)九龙司地方一区,(3)新界。同学们回忆,香港岛是英国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九龙司地方一区又是通过什么条约被割占的?
生: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又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师:对!1898 年英国强迫租借新界,规定租借期为 99 年,导致香港被英国霸占。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997 年 7 月 1 日起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评:结合教学内容并恰当联系现实来讲解香港历史,特别是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而且,再一次渗透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和“一国两制的”方式统一中国的思想教育)
师: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为什么“迟到”呢? 生: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师: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侵略。1894 年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这一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美国凭借优势的经济实力提出了什么政策参与瓜分中国?
(评:适当补充 1894 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的史实,然后引出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这就为突破难点作了铺垫。)
生:“门户开放”政策。
师:1899 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扩大侵华权益。“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生:第一,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 第二,同时要求在其它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第三,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利。
师:由此可见美国获得的侵华权益最大,超过任何一个列强。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 世纪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 年美国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些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新形式,也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突出表现。师:通过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的学习,你能不能结合史实说说“为
什么说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同学们就此可以展开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很激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把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讲一讲。
生:(略)
师:以上同学回答得基本正确,但还不太完整,让我们共同分析、归纳。第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哪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生:《南京条约》。
师:《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只有结合《南京条约》并和它比较,才更能明白这一点。(放投影:《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
内容比较简表。)
师:从割地看。《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香港岛是我国南海中的一个小岛,面积约 70 多平方公里,同学们,我们杨陵区面积约 90 多平方公里,香港岛的面积近乎杨陵区面积。而《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潮湖列岛给日本,其中仅台湾和潮湖列岛面积就达 3 万 6 千平方公里,大家算算相当于多少个杨陵区?
生:接近 4 百个。
师:更不用说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还是个宝岛,它沦为日本殖民地, 更进一步说明中国社会的半殖地化大大加深;从赔款看《南京条约》赔款 2100
万元,折合白银 1400 多万两,而《马关条约》赔款 2 亿两白银,同学们看看
第 72 页注释“赎辽费”3000 万两,共计 2 亿 3 干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
年收入 9000 万两的 3 倍,按当时 4 万万人口计算,人均赔银半两多。由于清政府无力偿还,人民也被搜刮殆尽,所以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外债,所以说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开放的通商口岸看(放投影:《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图)
师:《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 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师:都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重庆、沙市、苏州、杭州,都已深入到中国内地,尤其是重庆,已深入到大西南地区。如果说《南京条约》使帝国主义只在东南沿海一带骚扰的话,那么《马关条约》已使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深入到中国的腹地,因此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马关条约》还有一点,它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样就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甲午战争后,步日本的后尘,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接踵而来,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 世纪末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瓜分的危险境地,1899 年美国又提出了“门户开放” 政策,使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的膨胀起来,所以说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中华民族危机。
综上所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评:在教师引导下,《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进行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得出《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这样做无疑会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的历史思维能力。)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讲到了一些重要年代、人物、战役。下面检查同学们掌握的情况。
(出示小黑板)这是连线题,要求学生将左边的战役名称和右边的人名用线连结起来。
(出示小黑板)《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要求学生选择卡片完成。
(评:随堂检查,及时反馈,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治疗。) 师:以上习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马关条约》,
熟记下面的顺口溜: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
(评:歌诀记忆,寓教于乐,朗朗上口,兴味昂然,既教知识,又教方法,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法很值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推行。)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又做了相关的练习,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制度落后,导致军事上的被动挨打,结果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那就是落后必然挨打。同学们,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今天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第三题。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 1888 年建立的中国近代海军由于采用英德等国的先进武器设备在亚洲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为什么在 5 年后的甲午海战中却一败涂地呢?
(下课)
(王小莉,刘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