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风古朴的喀什

古丝路上的历史名城喀什,全称喀什噶尔、突厥语意为“绿色的琉璃瓦屋”或“玉市”。她是我国古代西域著名的“城郭之邦”和最早的国际商业大都市。她被中外学者誉为“一个小小的民间艺术中心,一颗值得长期珍存的明珠”。

喀什位于帕米尔高原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其西南、西北三面临山,三山之间是宽广、平坦的绿洲。喀什气候温和,春夏之际,周围山上积雪消融,山涧河谷流水潺潺。喀什噶尔河汇百流而下,浩浩荡荡从城南绕过, 流向盆地广大地区,造就了天山以南最大的一片绿洲。喀什绿洲土地肥美, 草牧饶衍,“稼稿殷盛,华果繁多”,是塞外著名的瓜果米粮之乡。大约在2000 多年前,当地的游牧民族放弃了逐水草而迁徒,以畜牧射猎为务的生活方式,转入定居,操持农商,成为城郭之民。张赛通使西域后,随着中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兴起,喀什逐步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一个中枢城郭。以喀什为中心,可南到印度,西通中亚、欧洲,东与丝路的南道、北道衔接, 是几条通道的汇合处和中转站。当时奔波在古丝路上的诸国使者、商旅大多是相伴结队而行,规模颇大,行人驮马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东来的翻越重重雪山,西去的跋涉茫茫瀚海,行至喀什时,已是人困马乏,皮囊空空, 亟需休整养息。百物丰饶的喀什为商队的集结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清代诗人肖雄诗云:

迢遥疏勒峙边雄, 据山凭水物产丰。天使墓门千载在, 海邦商旅一途通。

从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15 世纪,在长达 1700 多年的时间里、喀什一直保持了葱岭之东商业都会的地位。来自中原的商队和葱岭以西一些邻国的行商坐贾,或集散货物,或就地交易,盛况空前。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建筑和交通也具相当规模。

古城喀什,东连平沙万里,西接葱岭百嶂,雄峙丝路的显要地理位置。西汉时称疏勒,是西域 36 国之一,国都由四座古城组成。“疏勒城”是疏勒王居住的地方,有宫室、官署、驻军和贸易集市:“磐槀城”就是东汉名将班超镇守西域时的驻地;另外还有“乌即城”和“桢中城”,也都是煊赫一时的历史名城。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护建立之后,在疏勒设侯,驻兵设防,成立驿站,保护和接待西域诸城国去中原的使者、商旅。

到唐朝,疏勒的地位日益重要。疏勒镇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公元 615

年设疏勒都督府领 15 州。后来武则天下令全国重镇府治,修大云寺,疏勒也建一座宏伟的庙宇,扩大了佛教文化在喀什的影响。五代初,大汗驻东都喀什并改奉了伊斯兰教,自此喀什便成为新疆伊斯兰教的中心。元明时,疏勒的称谓被喀什噶尔代替。到乾隆二十四年(公元 1759 年)城市规模还很狭小, 后来经过道光和光绪两代的一再扩建,喀什老城才扩展到方圆十多里的规模。1884 年新疆建省后,喀什成为南疆政治、军事重地,当局再次大兴土木, 在古城外修了一道“围城”,把城区扩大到了市郊,同时又在老城南约九公里的地方另筑一座“疏勒”新城,作为“疏勒直隶州”的州治(后为疏勒县城)所在地,此后的文书就把喀什和疏勒作为两个地名相称了。

1952 年,喀什正式置市,城市建筑面积扩大一倍。其中,中亚著名的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和阿帕霍加墓等都修缮一新,恢复了古建筑的民族特色和宗教文化的特色,成为中外学者游人纷沓而至的地方。近年来,喀什周围的名胜古迹也已陆续得到整修向国内外游人开放,其中有 11 世纪著名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墓、罕欧依古城、莫尔古佛塔和三仙洞等。

喀什,作为古丝路上一个开放名城,历来是中、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中原的文化、技艺和印度、波斯的音乐、舞蹈都滋润过这块绿洲。当地人民广收博采,创造出灿烂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中、西方文明的合成式文化。“疏勒乐”在隋唐时就风行内地,登上了高雅之堂,被列为 10 部国乐之一。闻名世界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古典巨著《福乐智慧》和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词典》都是北宋时期出自生活在喀什的维吾尔学者之手,是中外学者公认的研究中亚地区政治、历史、经济、地理、文化、语言、文字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

喀什的手工业品,种类之繁多,制作之精巧,民族、宗教文化色彩之突出,是中外学者盛赞喀什为“小小民间艺术中心”的根据。在喀什人灵巧的手下,凡金银铜铁锡、玉石、水晶、牛角兽骨、鹰翅羽毛、塑料草木都能加工成有使用与欣赏双重价值的珍品。花帽、乐器、小刀、小首饰、小玩物、小皮件、小用具样样齐备,其中不少品种历史上曾远销西亚、欧洲,扩大了中国文明在西方的影响。每当集日,“巴扎尔”上穿着各民族服饰的买卖人千腔百调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古老的土地,古朴的民风,使人如临童话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