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丧葬习惯

新疆锡伯族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锡伯族固有的丧葬习惯。锡伯族先民笃信人有灵魂,而且不只一个。人死后其灵魂并不消失,有的转生为他人或物再度来到人世;有的则永驻阴间,不时也游弋于故居。因而,锡伯人对死者的葬丧格外虔诚、细致。一般老人病危或临终时,家中的亲人尤其是儿女不得离开,因为老人不能死在炕上,咽气前要由儿女抬到屋中央临时搭的床上。老人咽气之后,家人马上烧香、烧纸钱,禁忌其亲属嚎陶大哭。这时要强压内心的悲痛,默默抽泣。家人为死者行洗礼,修剪手脚指甲、剃头、洗脸。死者要口含铜钱,手里也拿钱。为死者穿上寿衣、寿鞋后,家人立即开门,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出去。西屋设灵床,灵床头朝西,脚朝东,锡伯人的灵床很讲究,四周要围上颜色鲜艳的绸子,床上铺两条早为死者准备殉葬的褥子。褥子不仅要色彩艳丽,用料质量要好,而且两条褥子颜色要协调。下面铺的褥子要比上面的略大一些,能对上面的褥子起到衬托的作用。枕头为绣花枕头。寿衣也很讲究。在民间,准备寿衣常常是老人的一块心病。人一上了岁数,老年妇女细心地为自己和老伴挑选称心如意的寿衣料,并且亲自精心缝制。妇女的寿衣外有长夹袍,深兰色绸子面;内有颜色较浅的衣褂子和绸子裤;穿白袜子黑绣花鞋。男子的寿衣有白衬衣和穿在白衬衣外的颜色较深的长夹袍,最外面有马褂、绸子裤,穿白袜黑布鞋(过去穿一种用布做的马靴)。寿衣忌用毛皮、皮革、缎子。遗体的安放姿式,男仰面卧,直肢;女左侧卧,屈肢。脸上蒙以蚕织中或白纱巾。灵堂及灵床布置妥当后, 四处派人向亲戚朋友报丧。

死者头前放一供桌。上面供点心、油饼、水果和一只囫囵煮熟的雄鸡. 并点上一盏长明灯。上供的雄鸡不能用刀宰,要用锥子刺其头部致死。死者

的脚后放一张饭桌,是为祭奠死者和向死者告别的亲友斟酒及点长明灯用的。在死者头上蒙“蒙脸纸”,身上盖“陀罗被”。地上放一个瓦盆,供烧纸钱用。举丧期间,在死者脚后的饭桌旁,死者的一个子女准备纸钱、水酒, 跪着伺候亲友们向死者告别,其他子女、女婿、儿媳身穿白色孝衣跪在两旁守灵,在吊唁时,还要请喇嘛念经,同时还请吹鼓手在门前吹奏乐曲。若亡者年龄不满 60 岁,则奏哀伤之曲。如死者年龄 60 岁以上,则奏欢快的乐曲, 因为这种丧事叫“喜丧”。

出殡时,要用连环花圈和红幡为灵魂引路。所以,人死后,家人便赶忙制做引魂幡。引魂幡为两杆,一杆用纸做,锡伯语称“弗多”,制做上有特定的式样。“弗多”由各种颜色的纸扎的花和纸灯笼组成。死者年纪越大, 辈份越高,其花色就越多,死者辈数到几代,“弗多”的纸灯笼就有几个。如是中青年去世,“弗多”就呈一色自。另一杆引魂幡用布制做,锡伯语称“方子”。“方子”由一块黑布和一块红绸子或红布组成。上面为黑色三角布,下接长 2 米左右,宽 30 厘米左右的红色绸带。丧家将两个引魂幡系在长棍上,插到庭院大门口。

亲友向死者告别,迸灵堂后在死者脚后下跪,磕三个头,此时伺候在小桌旁的子女将纸钱递过去,亲友边哭边烧,哭诉哀情。纸钱烧完后接过死者子女递给的两杯水酒(水里渗进烧酒),将水酒洒在已烧尽的纸钱上,以示向死者告别。

死者入殓前,将死者脸上的蒙布揭开,子女们最后看一次死去的亲人, 再由亲人为死者洗最后一次脸,然后将遗体同殉葬的褥子一起抬到院中入殓。“大殓”是把遗体放入棺内,停放在堂屋中央或在正门之外临时搭盖的丧棚里。对死者的“房子”(棺材)锡伯人也是很讲究的,“房子”是须画上日、月、星晨以及山川草木。举丧期一般为三天,锡伯人忌在死者故去的第二天或第四天等双日出灵,也严禁午后出灵。停尸期间忌猫、狗跨越尸体。举丧期,子女及媳妇们不能梳洗,也不能在灵堂的炕上或椅子上坐卧。每天举行数次哭灵仪式。

远亲近邻一听到噩耗就纷纷前来帮助做棺材,缝制孝衣,准备送葬时的食物,直到出殡。

送葬前夕,生者要向死者告别,称“辞灵”。辞灵过程中,有吹鼓手以笙、管、笛、萧、锣、钗等乐器吹打着哀伤的乐曲。辞灵人的多少标志着死者后代人丁多少,亲属关系如何,邻里感情深浅等。

安葬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完毕。灵柩一般用马车拉,灵车一出门, 死者的长子把烧纸钱用的瓦盆摔碎,并引火烧纸钱。灵车在门口停顿须臾, 前来送葬者按辈分年龄一一前来哭祭一番,表示与死者最后离别,然后驱车前往墓地。

灵车到墓地后,将灵枢放人当日挖好的墓坑中,死者的家人揭棺盖整理死者的头部,揭掉蒙脸的白布,然后盖棺钉板。先由死者的长子撤下第一锨土,随后大家手捧黄土为死者掩埋。土垒成坟头后将引魂幡插入坟头中间。安葬完毕之后,家人在坟头前设供桌,摆设供品举行坟头祭奠,同时要

把死者生前喜爱的东西和常用衣服放在坟前烧掉,并焚化用箔纸做的金银元宝和纸钱。

锡伯族幼童死亡则置野外,让飞禽走兽食之,让其灵魂尽快升天转世回生。未成年的青年去世,其棺材都是有盖无底。男巫、巫婆以及因特殊原因

凶死者进行火葬,火葬者的配偶死后也要进行火葬。

锡伯族还实行合葬,即夫妻二人死后将两个棺材埋入同一墓穴中,以男左女右为排列顺序,妻棺略低于夫棺。尸体的放置姿式,男为仰身直肢,女为左侧卧屈肢面对大夫。夫棺的右侧棺墙和妻棺的左侧棺墙各凿一小孔,意让两个灵魂相互往来。

锡伯族每一个姓氏下属的每个家族都有一个固定的墓地。墓地以近靠村庄一方为上,坟墓从上辈往下辈排。因笃信灵魂不死,锡伯人认为人去世后, 其灵魂在另一世界如同在人世生活一样继续存在,故对死者坟墓的安排仍保持氏族和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坟墓的排列次序与族谱一致,以示同姓亲人彼此照应。

死者的家人为死者服孝的孝衣用白布制做,长达脚面,男女孝衣均在右袄系带,左右两边开权。孝衣分为“四十九日”孝衣和“百日”孝衣。死者的直系亲属(子、女、孙子等)穿“百日”孝衣,妻子要守孝 3 年不得改嫁, 守孝期间家人不参加娱乐活动,不穿鲜艳的服装,不拜亲访友。

死者死后四十九日举行祭奠仪式,请亲戚朋友参加。这天死者的妻(夫)、兄弟、姊妹、侄子女、外甥女等脱孝衣,称“脱孝衣”仪式。亲友们还为失偶者送腰带、衣料,意为他(她)为死者尽到了最后责任,表达对死者亲属的慰问。同时亲属及亲戚朋友带着丰盛的食物到墓地进行祭奠,由服孝者为死者烧纸钱,将脱下的孝服晃三下。

死者死后一百天也举行一次祭奠仪式,这天是儿子、儿媳、孙子及未婚子女们脱孝衣,请近亲来参加,亲友们为脱孝者送礼物。到这时,整个葬礼才算结束。